国画大讲堂吴悦石 国画大师吴悦石访谈

2017-07-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偶然在同行的纸媒上见得一文,题为<重估国学的价值>,颇有感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一个民族历史创造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寄托. 中华民族泱泱

偶然在同行的纸媒上见得一文,题为《重估国学的价值》,颇有感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一个民族历史创造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寄托。 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根本,而国学则是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庄子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它的某些内容,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意义,然而它的合理精神,却超越时空的界限而亘古常青。 而一个不能与传统和解的民族,始终是处于无根状态的。

当我们的青少年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但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当我们的大学生能考出令人咋舌的托福高分但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甚至连中文写作都做不到文通字顺;当大多数人们可以读懂蒙娜丽莎的微笑,却对寥寥几笔的白石虾云山雾水;习二胡的学生也永远不如习钢琴的多,而在每年的美术大展上,写意简笔花鸟画的展出比例不到5%,因此,我们是否应该沉下心来?想想。

几个月前,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吴悦石、崔如琢、郭石夫中国画作品展中,当我们的眼睛乍然看到那么多更笔墨、更洗练、更含蓄、更阳刚的凸现中国民族气质的真正意义的中国画作品时,顿觉清亮。 而当得知吴悦石老先生不仅仅在阔笔写意上造诣非凡,而且在收藏、古文、鉴赏等方面均深藏不露时,我想,不能错过。

就这样在CCTV陈勇先生的引荐下,终于百闻不如一见。 吴老先生十岁开始习国画,一生传奇,年少时便师从一代宗师王铸九,随后又成为了著名国画大师董寿平入室弟子,当过劳模,学过遗传学,下乡十载艰辛,旅居国外数十年,做过北京画店的鉴定员,穿行在全国各地书画文物单位,终得以成。

冬日的午后,斑驳的阳光里,清茶两杯,伴随古琴铮铮,闻着墨香,花梨木,紫檀的芬芳,我沉醉在一位国画大师的写意人生里。

国画 国画 最近看到一个数据让人深省,据说写意简笔花鸟画的展出比例不到5%?作为这个领域的大家,您怎么看? 这事出有因,回顾近100年的中国绘画史,大写意一直都处于领导地位,从赵之谦到吴昌硕,再到齐白石是鼎盛时期,但文革过后就剩下了一个李苦禅,还只活到83岁,如此一来,大写意没有了旗帜,就轮到李可染是画山水的,后来南方出了个陆俨少,西边出了何海霞,都是画山水,在那个阶段没有人画大写意花鸟能超越他们。

随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又出了个"中国画穷途末路论",危言耸听,众说纷纭的结论就是:中国画的惟一出路是向西方学习,由此,西画各种流派进入中国。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人物画开始发展。人们逐渐用西画的标准来画中国画,背离了中国画最基本的要求。 您今年5月的画展盛誉有加,您对此画展的状况如何看? 坦白说,我觉得还不到时候,不到火候,所以在没有认识到大写意真正是什么的时候,这样的画展或许流于形式。

其实这只是一个小的展示,与同行能有一个交流的平台,真正合适的时间我想还是在我65岁或者是70岁的时候,目前不易盲动,必须得在发展的轨迹,认识上,时机上斟酌,现今中国传统文化在逐渐的回归,我想国画妙的地方,一旦深入不是语言文字可以表达的。

古今画坛中,大师者以石为名的画者居多,是"石"字于画者有特别的涵义么? 前人赋予这个字很丰富的涵义,石不能言最可人,石虽丑陋能千寿。

"石"不是冷冰冰的,它被赋予了文学性,是人性化很强的东西。 国画是什么时候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就这样走进了您的生活,而且一画就是50年? 这是一种缘分,我当时有三十个同学,可坚持下来的画成的就那么一两个人。

我七八岁开始涂鸦,没别的,就是敢画,而且画好就往墙上粘,临摹白石老人的画,很像那么回事。我那时也就跟桌子一般高,有一回,一个荣宝斋的朋友来做客,觉得很不错,说,拜我为师吧,于是,在我知道大写意是怎么回事之后,就被介绍到王铸九那里,王先生收徒严格,必须有两名介绍人,还要看两年才收。

记者:您认为您是属于那种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后质变的那种画者还是顿悟的那种? 我其实是属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其实是笨人。

那时王先生有功课,很严格,每周一首律诗,一首绝句,还要填一首词,我只是老老老实实的把老师交待的事情,踏实的去做了。把首都图书馆的有关书籍全看了。一丝不敢油滑,否则晾你一回,你下回就不敢了。

画魂 画魂 在下乡的十年里您是怎么兼顾学绘画的? 那是很凄凉的一段日子,吃不饱,还要作人生中最苦的活,没有灯,就是拿破报纸反复写,写黑了,用水写。劳动时间比别人长,累完一天,想看书,一行都看不下去,三年后,我从事技术的工作,有时间画了,也可以读书笔记了。

笔墨解决不了,自己可以拿些鸡毛,一根荆条,自己绑画笔,古人何绍基,黄庭坚都曾用鸡毛笔做画。 您那时就认定您会一直走这条路? 我因为从小学的系统,确实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给人在精神上的陶冶,无论人物花鸟,还是其他,正气和骨气是中国画自古来的内涵与精髓。

如今您如何定位这十年对您一生的影响? 其实读书的人都知道,很多古人都曾经受困苦卓绝历练的过程,沉淀而出,这对人生是非常宝贵的,得有正确的认识,那十年,我不灰心,我很乐观,因为我读过历史。

这是我人生的一部分,但是我也没有看得有多重,当时注销城市户口,开除公职,都承受了,高,我也没什么,低,就更没有什么了,我想那时做过社员,已然是人生的最低谷了。

您海外定居16年,可是您的画风一丝洋味都没有,为什么? 因为我在西方各个不同类别的展览馆,博物馆,见到了大量的非常丰富的西方文化,对比之下,当你对自身民族的东西了解越深,你就会变得越坚定,越纯粹。

我16年的最大心得就是,我的作品在不断的提纯,而我更深刻的热爱传统文化。 您认为,您是在什么时期有了画成的感觉? 五年前吧,也就是我55岁的时候,我在这方面的认识终趋成熟,在此之前还是一个学习消化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只有那时,我突然感受到一种境界。

即使当年我一沉16年,可觉得还是不够,我想,我还能再沉十年。70岁时,会有不错的沉淀。

给大家作个汇报。 偶然在同行的纸媒上见得一文,题为《重估国学的价值》,颇有感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一个民族历史创造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寄托。 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根本,而国学则是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庄子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它的某些内容,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意义,然而它的合理精神,却超越时空的界限而亘古常青。

而一个不能与传统和解的民族,始终是处于无根状态的。 当我们的青少年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但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当我们的大学生能考出令人咋舌的托福高分但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甚至连中文写作都做不到文通字顺;当大多数人们可以读懂蒙娜丽莎的微笑,却对寥寥几笔的白石虾云山雾水;习二胡的学生也永远不如习钢琴的多,而在每年的美术大展上,写意简笔花鸟画的展出比例不到5%,因此,我们是否应该沉下心来?想想。

几个月前,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吴悦石、崔如琢、郭石夫中国画作品展中,当我们的眼睛乍然看到那么多更笔墨、更洗练、更含蓄、更阳刚的凸现中国民族气质的真正意义的中国画作品时,顿觉清亮。

而当得知吴悦石老先生不仅仅在阔笔写意上造诣非凡,而且在收藏、古文、鉴赏等方面均深藏不露时,我想,不能错过。就这样在CCTV陈勇先生的引荐下,终于百闻不如一见。 吴老先生十岁开始习国画,一生传奇,年少时便师从一代宗师王铸九,随后又成为了著名国画大师董寿平入室弟子,当过劳模,学过遗传学,下乡十载艰辛,旅居国外数十年,做过北京画店的鉴定员,穿行在全国各地书画文物单位,终得以成。

冬日的午后,斑驳的阳光里,清茶两杯,伴随古琴铮铮,闻着墨香,花梨木,紫檀的芬芳,我沉醉在一位国画大师的写意人生里。

国画 国画 最近看到一个数据让人深省,据说写意简笔花鸟画的展出比例不到5%?作为这个领域的大家,您怎么看? 这事出有因,回顾近100年的中国绘画史,大写意一直都处于领导地位,从赵之谦到吴昌硕,再到齐白石是鼎盛时期,但文革过后就剩下了一个李苦禅,还只活到83岁,如此一来,大写意没有了旗帜,就轮到李可染是画山水的,后来南方出了个陆俨少,西边出了何海霞,都是画山水,在那个阶段没有人画大写意花鸟能超越他们。

随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又出了个"中国画穷途末路论",危言耸听,众说纷纭的结论就是:中国画的惟一出路是向西方学习,由此,西画各种流派进入中国。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人物画开始发展。人们逐渐用西画的标准来画中国画,背离了中国画最基本的要求。 您今年5月的画展盛誉有加,您对此画展的状况如何看? 坦白说,我觉得还不到时候,不到火候,所以在没有认识到大写意真正是什么的时候,这样的画展或许流于形式。

其实这只是一个小的展示,与同行能有一个交流的平台,真正合适的时间我想还是在我65岁或者是70岁的时候,目前不易盲动,必须得在发展的轨迹,认识上,时机上斟酌,现今中国传统文化在逐渐的回归,我想国画妙的地方,一旦深入不是语言文字可以表达的。

古今画坛中,大师者以石为名的画者居多,是"石"字于画者有特别的涵义么? 前人赋予这个字很丰富的涵义,石不能言最可人,石虽丑陋能千寿。

"石"不是冷冰冰的,它被赋予了文学性,是人性化很强的东西。 国画是什么时候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就这样走进了您的生活,而且一画就是50年? 这是一种缘分,我当时有三十个同学,可坚持下来的画成的就那么一两个人。

我七八岁开始涂鸦,没别的,就是敢画,而且画好就往墙上粘,临摹白石老人的画,很像那么回事。我那时也就跟桌子一般高,有一回,一个荣宝斋的朋友来做客,觉得很不错,说,拜我为师吧,于是,在我知道大写意是怎么回事之后,就被介绍到王铸九那里,王先生收徒严格,必须有两名介绍人,还要看两年才收。

记者:您认为您是属于那种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后质变的那种画者还是顿悟的那种? 我其实是属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其实是笨人。

那时王先生有功课,很严格,每周一首律诗,一首绝句,还要填一首词,我只是老老老实实的把老师交待的事情,踏实的去做了。把首都图书馆的有关书籍全看了。

一丝不敢油滑,否则晾你一回,你下回就不敢了。 画魂 画魂 在下乡的十年里您是怎么兼顾学绘画的? 那是很凄凉的一段日子,吃不饱,还要作人生中最苦的活,没有灯,就是拿破报纸反复写,写黑了,用水写。

劳动时间比别人长,累完一天,想看书,一行都看不下去,三年后,我从事技术的工作,有时间画了,也可以读书笔记了。笔墨解决不了,自己可以拿些鸡毛,一根荆条,自己绑画笔,古人何绍基,黄庭坚都曾用鸡毛笔做画。

您那时就认定您会一直走这条路? 我因为从小学的系统,确实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给人在精神上的陶冶,无论人物花鸟,还是其他,正气和骨气是中国画自古来的内涵与精髓。 如今您如何定位这十年对您一生的影响? 其实读书的人都知道,很多古人都曾经受困苦卓绝历练的过程,沉淀而出,这对人生是非常宝贵的,得有正确的认识,那十年,我不灰心,我很乐观,因为我读过历史。

这是我人生的一部分,但是我也没有看得有多重,当时注销城市户口,开除公职,都承受了,高,我也没什么,低,就更没有什么了,我想那时做过社员,已然是人生的最低谷了。

您海外定居16年,可是您的画风一丝洋味都没有,为什么? 因为我在西方各个不同类别的展览馆,博物馆,见到了大量的非常丰富的西方文化,对比之下,当你对自身民族的东西了解越深,你就会变得越坚定,越纯粹。

我16年的最大心得就是,我的作品在不断的提纯,而我更深刻的热爱传统文化。 您认为,您是在什么时期有了画成的感觉? 五年前吧,也就是我55岁的时候,我在这方面的认识终趋成熟,在此之前还是一个学习消化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只有那时,我突然感受到一种境界。

即使当年我一沉16年,可觉得还是不够,我想,我还能再沉十年。70岁时,会有不错的沉淀。给大家作个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