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襄的藏品 王世襄的人品和学品——读《明式家具研究》随感

2017-06-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做学问是要下苦工的,只有劳于读书,方才逸于作文;只有深入其中,方能得其精神.搞研究工作,更是如此.     近日,翻阅王世襄先生所著的<明式家具研究>,

    做学问是要下苦工的,只有劳于读书,方才逸于作文;只有深入其中,方能得其精神。搞研究工作,更是如此。     近日,翻阅王世襄先生所著的《明式家具研究》,叹服的,一则是老先生对明式家具见解的独到与深刻,填补了国内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更甚的,则是先生在其中所下的工夫之深,可见用力之勤、用心之切、用情之真。

    王世襄先生已经过世了,时于2009年,寿至95岁,几近期颐。

"京城第一大玩家"     回顾先生这一生,可谓曲折跌宕,艰辛不易;然观其学问研究,则是百花齐放,各自争春。人言王世襄先生是"京城第一大玩家",玩出了学问,玩出了水平,所玩皆为绝学,诚不虚也!

    王世襄,号畅安,祖籍福建福州,1914年生于北京,高祖、祖父、父亲皆在朝为官,门庭显赫,家学渊源,书香传世。     王世襄先生从小爱玩,玩蛐蛐、鸽子、老鹰,他似乎对一切小动物都珍之、惜之、爱之,其天然秉性可见不凡。

据说,在燕京大学,他竟然偷偷带着蛐蛐进课堂,后被教授发现,请出室外。     先生诸如此类的趣事轶说,若是广说开来,数日不尽。

不过,先生的玩,究竟是与常人不同,他玩出了成果,一一体现在后来所出的著作《明式家具研究》《髹饰录解说》《中国古代漆器》《竹刻艺术》《说葫芦》《明代鸽经 清宫鸽谱》《蟋蟀谱集成》《中国画论研究》《中国鼻烟壶欣赏》《中国古代音乐书目》等中,令人惊叹,从而感悟世间无一不学问,只在有涯无涯间。

    2003年12月3日,荷兰王子约翰·佛利苏专程到北京,为89岁高龄的王世襄先生颁发"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这是该奖项第一次对中国人发放,可见先生之学识造诣,非比寻常。

启功先生曾言,王世襄先生的每部作品,"一页页,一行行,一字字,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注脚",启功先生无虚言。

痴迷家具,被戏称"柜人"     王世襄先生做学问,除了家庭良好的条件、自身的天赋外,与他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百折不挠的毅力也是分不开的。     先生做《明式家具研究》,积攒二三十年的功力,才写出这样一部煌煌巨著,可见扎实。

    为了收集古代家具,他遍访乡野民间、古玩商家,京郊周边县市,无不一一走遍,各类节假日和周末休息,他都骑着自行车外出寻访。

他的自行车后座上,绑缚一个能承重一二百斤的大货架子,见到合意的家具,就赶紧买下来带回家。如果人家不卖的,他就一而再、再而三上门求购;还是不卖的,他就千说百求,费尽多少好话,让人家允许他拍照下来,或者勾勒出图形大概。

    王世襄先生对古典家具的着迷,实在近乎疯狂,乃至家中塞满大大小小各种样式的家具,没有多余空间了,最后连自己都直接睡在一个大立柜中,乃至被笑称"柜人"。

    先生将身上财物都用去购置家具了,家中常见窘境,好在他有一位贤良淑雅,又知他、爱他、随他,一心为他的妻子袁荃猷,因此,先生方可自在玩他所玩的,做他所爱的各类研究工作。

"我负荃猷"苦思念     王世襄先生一生的成就,实在与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分不开,乃至2003年,相伴60多年的袁荃猷先生离世时,王世襄先生痛心疾首,直感这一辈子对妻子关心不够,说"对不起"太轻,因此写作一篇《我负荃猷》的文章,兹以纪念。

    就在《明式家具研究》书中,所绘线图数百幅,都是出自袁先生之手,忆及她酷暑严寒画至深夜情景,王世襄先生即便是在90岁高龄,依旧是"苦苦思念,无以偿报之痛",先生用情之艰深卓绝,令人感怀。

    听一位同样痴情明式家具的友人谈起,曾经,王世襄先生被邀去美国鉴赏古典家具,对一款三足香几不甚欣赏,认为不美。

然而,在友人看来,这款三足香几,似蜻蜓点水,纤细典雅,应是难得的藏品。     后来,友人分析说,对于这款香几的鉴定,与材质、造型、做工都无关,应该从王世襄先生的心中喜好入手。

王世襄先生对妻子袁荃猷先生至爱之深,而袁先生的体态略显圆润丰满,因此判定王世襄先生必定是钟情于唐宋风格的杨玉环型,而不喜玲珑纤细的赵飞燕型。     这虽是趣话,但也并非全无道理,可巧又增加了对王世襄先生品性的了解,反而更增敬意。

    做人、学问,从来不分家,人品如学品,人生至王世襄先生的境界,也是少之又少了。因此,感叹又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