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领导者之一胡适照片

2017-09-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文化运动领导者之一胡适照片这幅图就是胡适的人物图.作者很巧妙地将胡适这个人栩栩如生的展现在画面上,它大面积运用水彩画来表现人物的轮廓,使充分展现他的身姿,整个

新文化运动领导者之一胡适照片

这幅图就是胡适的人物图。作者很巧妙地将胡适这个人栩栩如生的展现在画面上,它大面积运用水彩画来表现人物的轮廓,使充分展现他的身姿,整个画面的背景与胡适人物的色彩有着鲜明的对比,更突显了人物形象。

胡适图片

我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就会发现,作者笔下的线条时而苍劲有力,时而温柔而富有弹力,画面干净清晰,并没有多余的笔墨痕迹,这也充分体现出作者的深厚功力。在色彩选择上,作者挑选了大面积的橘色作为底色,用黑色来填充整个人物的衣服颜色,粗犷中却不失细心认真。虽然作者笔下的胡适只穿了一件全黑的衣服,但能一眼就看穿胡适这个人。这也体现了画家深厚的作画功底,用简介的色彩展现强有力的画感。再来,看人物的面部表情,胡适微带笑容,手中拿着书,畅游在书的海洋,能够感受到他此时十分享受。贯穿整个画面,整幅画都给人一种舒适自在的感觉。虽然橘色给人一种冲击感,但在此幅画中并没有感觉很是突兀,是一幅成功的作品。

胡适,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来改为胡适,字适之,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哲学家。他先后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并且在他导师杜威的帮助下获得了博士学位。胡适一生有很多文学作品,在193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后参加新文化运动,并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之一。

民国著名诗人胡适作品有哪些

胡适,这个名字是从达尔文文学中提到的典故得来的,字适之。他是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胡适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有众多文学作品。胡适的作品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论学近著》、《淮南王书》、《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等。

《胡适文存》集

《白话文学史》是胡适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颠覆了文言文的正统,规范。胡适讲述了白话文将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始一段新的里程碑。胡适以全面全新的思路和框架结构,揭露了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白话文学》打破了前辈文学史中狭隘的框架,把视线延伸到更广的文学领域,提高了中国文学史的内涵,它以全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审视了中国古代文学。

胡适的作品,另一本代表作《胡适文存》。这本书一共有四本四册,《胡适文存》在1927年被推选为新文学十部杰作之一,并且排在第一位,这本书当时有很高的销售量,被选为畅销书。《胡适文存》表达了胡适思想的所有精髓,一代代青年人都被它所影响,如梁实秋、张爱玲等,他们都把《胡适文存》作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之一。

直到胡适逝世以后,他的很多作品被后人发现后一直出版并且销量很高。由此可见,胡适的作品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欣赏、阅读,那会提高我们的文化内涵。

胡适与钱穆的恩怨始末

钱穆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有学者甚至称他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钱穆还与陈寅恪、陈垣、吕思勉一起被称为“史学四大家”。胡适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大力提倡白话文,宣传个性解放。

钱穆照片

钱穆和胡适这两位学术大师一直在斗来斗去,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两位的恩怨情仇。钱穆与胡适二人的不和,根本原因是在于两人的第一次见面。那个时候,钱穆还没有出道,只是苏州中学的一名老师。有一天,胡适受到苏州中学的邀请前去演讲。来演讲之前,一位叫陈天一的老师向胡适推荐了钱穆,并对胡适说,如果去了苏州中学,一定要见见钱穆。

演讲当天,胡适看到了坐在第一排的钱穆,于是便让他上台就座。当时钱穆向胡适请教两本讨论《史记·六国年表》的书,因为钱穆自己找了很久都没找到,这才向胡适请教。但是没想到这个问题胡适也答不上来,整个现场气氛不免有些尴尬。当时出了这么一件事后,胡适由于尴尬下午就离开了苏州,两人之间的不和谐也是就此开始了。

后来钱穆来到了北大历史系教书,这与同在北大任职的胡适就要无可避免的发生正面冲突了。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关于老子出生时间的问题。钱穆与胡适都有自己的看法,两个人都不肯想让,在众人面前争得面红耳赤。但是从这件事开始,两人之间的争论从学术问题上渐渐转移到了人格功击上,这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可理喻,毕竟他们二人都是为人师表的人。

胡适的兰花草诗歌内容

胡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大力提倡并推广白话文的学术大师,他在接受了西方民主自幼的思想的熏陶之后,深深地感觉到了中国传统文言文的繁复冗杂和艰深晦涩,于是便开始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推广白话文的运动。为此,他积极尝试在尝试在各种场合和时间使用白话文与人交流,用白话文写作。他曾经有一本用白话文写的诗集《尝试集》,里面收录了他所创作的白话文诗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兰花草》,胡适写的这首白话诗。

胡适照片

这首诗除了叫《兰花草》之外,又被叫做《希望》,是胡适早年的时候写的一首诗。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时间应该是在1921年夏天的时候,胡适到西山游玩,他的朋友熊秉山夫妇送给了他一盆兰花草,胡适十分欣喜,于是便高高兴兴地把这盆兰花草带回了家中。之后在读书习作之余,便对它精心照料,希望它能够早日开花。但是一直等到了秋天,也没有开出花来,于是胡适有感而发之下便写下了这首白话诗。

这首《兰花草》一共只有十二句,六十四个字,内容和含义也十分简单。如果从艺术上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的话,那么这可能确实算不上一首多有水平的诗,换句话说就是这首诗没有多少诗意。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这首诗是一首十分清新、质朴和深情的诗,最重要的是它摆脱了古体诗的各种束缚,已经有了现代诗的雏形。从这个意义上看来说,这首诗注定就会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重要的印迹。

值得一提的是,《兰花草》胡适写的这首诗还被后来台湾的陈贤德和陈弼两人改为了一首歌,广为传唱。

胡适的冯友兰情结

可能因为胡适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实在是太另类了,因此不喜欢他的人太多了,除了钱穆、黄侃等人,还有一个冯友兰。这个冯友兰是中国当代的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还有一个“现代新儒家”的称号。在20世纪20年代时期,冯友兰与胡适的关系还是比较融洽的。但是从40年代后期开始发生了变化。

冯友兰照片

在冯友兰还是北大学生的时候,胡适是他的老师,不过交往也并没有很多。之后冯友兰为了能得到国立编译馆内做事,特地给胡适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写的非常恳切,因为是求胡适帮忙的。信末的时候,还特意署名:“学生冯友兰鞠躬”,可见当时两人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30年代,冯友兰出了一本书《中国哲学史》,其中关于老子和孔子谁前谁后的问题,冯友兰与胡适发生了争执。胡适认为是老子在前,而冯友兰则认为老子是在后。这个问题当时还引发了整个学术界的讨论,最后梁启超也站在冯友兰一边,但是冯友兰还是没有说服胡适。两人就此应该也积下了一些怨气。

40年代以后,冯友兰和胡适的分歧已经不仅仅表现在学术上,而是思想和人格上了。1943年,胡适无意中读到了《思想与时代》这本杂志,他评价道,这里没有什么好文章。而冯友兰就是这期杂志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到了50年代以后,胡适只要提到冯友兰都会带有鄙意,与之前那个宽厚的胡适大不相同。

胡适与蔡元培有何关系

胡适是我国有名的学者和诗人,对我国的现代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蔡元培是我国知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民主进步人士。胡适与蔡元培早年相识,蔡元培还给了胡适很大的帮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胡适与蔡元培之间的故事吧。

蔡元培图片

蔡元培与胡适之间年龄相差悬殊,蔡元培年长了近二十岁。当胡适还在美国求学时,蔡元培已经展翅高飞。蔡元培虽然有着十分十分深厚的旧学背景,但是他在教学上却并不保守,还对胡适大为欣赏,并给予了他各大的帮助,称蔡元培是胡适的伯乐,也并不为过。

胡适回国后,进入了北大任教,并领取了当时最高的年薪,这离不开蔡元培对胡适的支持。蔡元培甚至还亲自为胡适所编纂的书籍做序。所以说胡适的功成名就,除了是因为胡适自身的出色外,还多亏了蔡元培的扶持。

胡适和蔡元培虽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他们能够共同合作,进行互补,彼此之间十分默契,友情深厚。据说,当年蔡元培的辞职信还是胡适帮他撰写的。

当然,对于胡适年纪轻轻,却能够领到高额的薪水,对胡适初来乍到就得到了蔡元培的赏识,有很多有心之人会产生嫉妒之心,并跑到蔡元培的面前说胡适的坏话,企图离间两人的关系。但是蔡元培没有收到丝毫的影响,他与胡适之间的友情非但没有产生嫌隙反而更加紧密。

蔡元培和胡适是感情深厚的朋友,蔡元培更是胡适的伯乐,给予了胡适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