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理雅各 互文性理论在《诗经·关雎》译本中的体现

2018-01-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互文性理论在<诗经·关雎>译本中的体现 作者:赵洁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12期摘 ; ;要: 本文运用互文性理论,从引用语.原型.滑稽模仿和"无法追溯来

互文性理论在《诗经·关雎》译本中的体现 作者:赵洁

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12期

摘 ; ;要: 本文运用互文性理论,从引用语、原型、滑稽模仿和“无法追溯来源的代码”四个方面分析研究《诗经·关雎》的两篇译本,得出结论,认为互文性理论继承结构主义的优点,为诗歌翻译及评判优劣提供新角度。

关键词: 互文性理论 ; ;《诗经·关雎》译本 ; ;诗歌翻译

一、引言

对于《诗经》译本的研究由来已久,大多局限于诗歌修辞、美学、音韵、语言词汇等方面,但从互文性理论角度分析并不多见。本文选用《诗经·关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来自中西方的两篇译本,用互文性理论展开讨论,希望为诗歌翻译研究领域注入新活力。

二、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文本理论,该理论继承结构主义的优点,吸取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破坏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强调文本本身的断裂性和不确定性。

“互文性”(Intertexuality,又称为“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在《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

”[1]她认为文本是一种语言跨越手段,重新分配语言次序,从而把直接交流信息的言语和其他已有或现有表述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互文性反映了言语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诗经·关雎》及译本介绍

《诗经·关雎》作为《诗经》中“四始”之一,是描写男子追求所爱女子的四言情歌。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采用回环复沓形式。本文选用的译本分别出自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的The Book of Odes[2]和杨宪益、戴乃迭的Selections from the Book of Songs[3]。理雅各译本简称“James译本”,杨宪益、戴乃迭译本简称“杨译本”。

之所以选取这两篇译本,是因为它们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理雅各是近代英国著名汉学家,他是第一个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人,其译本曾被奉为标准译本。作为19世纪的传教士,西方主流思想总是影响着他,从而影响着他的译著。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是40~90年代活跃在我国文坛的翻译界泰斗,两人中西合璧,译作从先秦散文、诗经楚辞到《水浒》、《红楼梦》等,是最早把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译成英语的作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