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化不再担任副校长 张杰院士不再担任上海交大校长 副校长林忠钦接任

2017-06-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张杰如今成为一位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学家,这也离不开母亲为他打下的外语基础.张杰上中学时正值国家特殊时期,学校并没有英语老师.有一天,张

张杰如今成为一位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学家,这也离不开母亲为他打下的外语基础。张杰上中学时正值国家特殊时期,学校并没有英语老师。有一天,张杰偶然收听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的英语教学节目,一天播送3次,早6点,晚11点,还有中午一次。由于自制收音机的收音条件不好,中午那次播送噪音太大,只能听早晚两趟。每个清晨,都是母亲把睡得正香的小张杰推醒学习;每个深夜,也都是母亲一次次把他的“瞌睡虫”赶走。由于没有教材,张杰只能手抄笔录,于是他写信给电台,没想到电台真的寄来了英语课本。他说,至今在梦中,还常听见当时电台“广播英语教学”节目播出前的呼叫音乐。

十年一剑,即使无果也无憾

张杰在牛津大学时的科研团队,创造了一项X射线激光的世界纪录。X射线激光对于生命科学、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微观深层研究有重要意义。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追求在名为“水窗”的最佳纳米级波段上实现X射线激光的饱和输出,张杰领导团队在更短波长范围内成功获得了饱和输出,解决了打开“水窗”的主要难题。

历经10年的海外研究生涯,1999年张杰回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他带领团队成员埋头于高能量密度物理的世界,创造性地利用强激光与“靶”相互作用,在小尺度内模拟太阳和恒星上发生的天体物理现象。

然而,从2000年到2006年约7年里,他们的实验失败了很多次,并未取得实质性成果。此时,甚至项目资助方都停止了对他们的支持。可张杰他们为了对科学奥秘的纯正追求,耐着寂寞坚持探索。

终于,从2007年开始,他们拿出了让国际天体物理学界刮目相看的重大成果,在多个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上取得了关键进展,开辟了全新研究领域。比如2011年,张杰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关于太阳耀斑物理机制的研究成果,入选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便是源于那7年甘坐冷板凳的成果。

作为物理学家的张杰教授,也为交大其他科学家鼓起“磨剑十年”的那股勇气。2008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季向东教授带领他的暗物质研究团队加入交大,与清华大学研究团队一起,利用四川锦屏山隧洞2500米深的世界最深地下实验室,搜寻暗物质存在的证据。只有在这个实验室中,才可能最大程度地屏蔽宇宙射线,创造观测暗物质的环境。

季向东也问张杰,万一他们在地下实验室测量10年没有任何结果,怎么办?事实上,时至今日,世界范围内依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暗物质存在于当下。而张杰当时就表示,首先在极深地下实验室的理想屏蔽环境中一定会有不少物理发现,退一万步说,即使测量十年终无果,这些探索也是有意义的,因为他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科学家没有功利色彩的科学追求精神,这必将影响更多充满梦想、敢于追求的青年科学家。

动刀论文奖励,排名不降反升

“我很庆幸自己在1999年决定回国发展。”张杰说,“如今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孩子,自己不止是一位只会治学的教授”。上海交大校长任上,他将自己的科研活跃度维持在一个最低限度水平,全身心投入治校。

很多教师记得,他担任校长对科研政策的第一项改革措施,就是取消对发表论文的现金奖励,有人担心这会影响教授们的科研积极性。可张杰认为,学术追求是大学灵魂,必须无功利目的,“我们不能为发表论文而做研究,而是应该出于探求未知,进行问题导向的研究,必须还科研的学术追求本质。”

思变求新。面向国际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研方向转变,使上海交大的学术水平连年进步,仅以论文计,全校SCI论文数和卓越论文数到2015年成为全国高校第一;国际论文总被引数,达到全国高校第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总项目数、总经费数、面上项目数以及青年项目数等都连续数年全国高校第一。张杰认为,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交大充分激发了的创新活力。

与此同时,交大的文科建设也取得跨越式发展,文科竞争性科研经费在过去的10年里增长了5倍,2016年文科竞争性科研经费突破1亿元,跨入国内文科科研经费大体量高校的行列。

而很多教师还记得,从张校长到任的第二个五年内,在薪酬体系改革方面,交大也启动改革,并持续努力,改革了教师的收入结构,在年收入提高的同时,将科研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平均比重减少到10%左右,从根本上确立了创新人才培养才是创新型大学的第一使命。

令他乐见的是,近年来交大在世界几大排名系统中的名次在快速上升,整体实力快速逼近全球百强。“延续这个发展态势,到2020年,交大的主要学术指标完全可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张杰说。

张杰喜欢引用一段冯友兰先生曾经的文字:“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