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的外交思想 浅谈顾维钧废约外交思想形成的原因

2017-10-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浅谈顾维钧废约外交思想形成的原因 摘要:顾维钧是近现代中国著名的外交家,也是世界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之一.他从1912年自美留学归国,任总统袁世

浅谈顾维钧废约外交思想形成的原因 摘要:顾维钧是近现代中国著名的外交家,也是世界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之一。他从1912年自美留学归国,任总统袁世凯及国务总理唐绍仪的秘书,此后,历任北洋政府、民国南京政府外交官,多次代表中国出席各种国际会议,至1967年退休,从事外交工作达55年之久,毕生致力于中国外交事业,对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建立了不朽功勋,为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外交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废约外交在他的外交生涯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过去史学界对顾维钧废约外交思想形成的原因方面没有深刻剖析,本文就这方面谈谈个人浅见,以就正于方家。

关键词:顾维钧 外交思想 形成原因

列宁说:“马克思辩证法要求对每一特殊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顾维钧废约外交思想的形成是由于当时顾维钧所面临的“特殊的历史情况”所决定的,是有其一系列主客观原因的。

一、沉重的历史“遗产”

北洋政府从晚清政府继承的外交“遗产”,几乎只是一大部分屈辱的不平等约。所以,北洋政府不得不对这一“烫手的山芋”进行处理。所谓不平等条约,是处于不平等地位的缔约者之间的协约。顾维钧也认为这是列强强行获得的,并不是中国政府自愿给予的。首先,在缔约程序上,缔约一方实施欺诈,或以武力相威胁,迫使缔约另一方签约,而被迫一方并非出于自愿。其次,在条约内容上,缔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一方独享权利而不承担义务或少承担义务;另一方则只尽义务而不享受相应的权利或少享有权利。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制度的主要特色是武力和不平等。条约是武力所迫订的或是在武力威胁下所订立的,目的在于为外国人及国家勒索权利和特权,公然侵犯中国的主权和独立,而完全否定了平等的概念”[2](P316) 。

近代中国主权遭遇列强剥夺,民族和国家丧失独立自主,外交归诸失败,是以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为“始作俑者”。昔日的“蛮夷之邦”凭借坚船利炮在中国的土地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特权,并最终形成了严密的条约体系,将软弱的中国网罗其中。更有甚者,虽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国,但中国社会并未真正脱胎换骨,中国外交失败的轨迹也没有发展到尽头。直至1915年的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中国外交屈辱的走势才达到谷底,而后开始逐步攀升。近代中国形成的这种不平等条约的体系化程度,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以至于后人在对其进行研究时都不得不花费相当的笔墨。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施行各种特权制度。70余年来,列强依靠不平等条约在中国索取的特权主要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权、租界、租借地和势力范围、驻军权、内河航行权以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等,其中领事裁判权是列强在华攫取各种权利和特权的政治、法律基础,是构成不平等条约体系的中枢,支撑着这个庞大的体系,并使其不断运转与扩展。这些不平等条约成了列强法理上的护身符,由此他们可以在中国为所欲为,其触角广泛地深入到中国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