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与贝当——是“曲线救国”还是“投敌卖国”?

2017-09-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网上看到不少文章为汪精卫鸣冤,大谈汪精卫不是汉奸而是"曲线救国".我比较赞同网友"南阳老鹰"的观点,如果说1938年汪精卫投降日本姑且可以看做"曲线救国"(如

在网上看到不少文章为汪精卫鸣冤,大谈汪精卫不是汉奸而是“曲线救国”。我比较赞同网友“南阳老鹰”的观点,如果说1938年汪精卫投降日本姑且可以看做“曲线救国”(如同钱谦益降清避免生灵涂炭),那么1943年以后汪精卫继续充当日本殉葬品,只能说明汪精卫“投敌卖国”丝毫不冤。

钱谦益投降清廷,立即劝阻清军屠杀政策,这时的钱谦益固然被骂作“汉奸”,其实是在保存汉家血脉。而汪精卫投降日本以后,日本并没有减少更没有停止屠杀政策,只能说汪精卫甘愿成为日本走狗。

 

同样,吴三桂1644年在明朝灭亡大势已去时投降清朝也可以说是“曲线救国”,甚至帮助清朝镇压大顺、大西农民起义军也不能说是“汉奸卖国贼”,但是1657年吴三桂进攻南明政权甚至1661年缢杀南明永历帝,这已经坐实了他的“投敌卖国”。“曲线救国”的目的是“救国”,而不是甘当异族走狗,成为屠杀本国的帮凶。

汪精卫固然有刺杀摄政王的义举,“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等到汪精卫叛变投敌,以前的“义举”都变成了笑话,吴稚晖指斥其“卿本佳人,奈何做贼”。汪精卫的贡献当然无法与“凡尔登的英雄”贝当元帅相比,贝当在1940年法国战败后组成“维希政权”,也可以说是“曲线救国”,避免法国生灵涂炭。

可是,在1944年盟军诺曼底登陆后,贝当竟然不是“反戈一击”与他曾经的部下戴高乐将军共同驱逐纳粹占领军,而是伙同纳粹军队负隅顽抗。于是,贝当组成的维希政权只能被定性为“卖国政权”,贝当元帅也就只能在监狱度过余生。

吴三桂、汪精卫、贝当,本来都可以成为民族英雄,可惜“胁从”、“屈从”逐渐变成了“跟从”、“盲从”,沦为民族败类。如果吴三桂在豪格、多铎、多尔衮死后“反戈一击”,如果汪精卫在1943年日本败局已定后“率部反正”,如果贝当在1944年诺曼底登陆后“弃暗投明”,他们都会是“曲线救国”的英雄。

可惜,他们甘愿成为异族的奴才,于是只能被历史唾弃。高明的政治家都懂得“利益权衡”趁机“下注”,当时局势已经明朗,汪精卫之流竟然死死抱着异族的大腿不放,这是奴隶秉性还是奴隶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