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朋张家港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胡朋的阜平情结

2017-11-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新中国电影史上,有个值得大书一笔的人物,她就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胡朋.从<白毛女>中的王大婶到<回民支队>里的马母,从<槐树庄>里的郭大娘到<烈火中永生>

在新中国电影史上,有个值得大书一笔的人物,她就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胡朋。从《白毛女》中的王大婶到《回民支队》里的马母,从《槐树庄》里的郭大娘到《烈火中永生》的双枪老太婆,胡朋在银幕上塑造了众多的老年妇女形象,被称为“中国第一老太太”,尤其是她扮演的智勇双全的双枪老太婆,更是给千千万万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年来,双枪老太婆”竟成了她的代号。

胡朋同志是德艺双馨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也是我们保定的骄傲。她虽然不是保定人,但抗日战争期间,却跟随晋察冀军区的抗敌剧社在阜平县居住和工作了很长时间。可以说,她的演艺事业是从阜平起步的,特别是扮演老年妇女的形象也是从阜平开始的。

二00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八十八岁高龄的胡朋在北京去世。消息传到阜平县,乡亲们悲痛不已,失声痛哭。很多当年与胡朋相识的老人自发组织起来缅怀胡朋光辉的一生,特别是在阜平的那段不寻常的岁月。

胡朋原名初蕴诚,一九一六年出生于山东省莱阳市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一九三0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附中。“九一八”事变后,胡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活动。一九三五年,参加了著名的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一九三八年,胡朋在陕西省安吴堡冯文彬、胡乔木主持的青年干部学校学习,一九三九年到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任专职演员。

一九四四年十月,胡朋随抗敌剧社从阜平县的东柏峪店村来到凹里村,那年她二十七岁。几天后,剧社在村边一个打谷场上挂起了几块幕布作临时舞台,开始排练苏联剧作家西蒙诺夫的代表作《俄罗斯人》。胡朋在剧中扮演彼得洛夫娜,这是她第一次扮演老太太。

胡朋非常热爱演艺事业。她本来是演话剧的,但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还虚心向其他剧种学习。那年阜平县下堡村排练戏剧《拦不住》时曾请她去作艺术指导。《拦不住》是用丝弦曲调演唱的。胡朋不会唱丝弦,但为了帮助排练好这出戏,主动向村里的演员学唱。

丝弦是地方剧种,声音高亢响亮,演唱时都是真嗓不能用假嗓,很费力气。胡朋的嗓音没有那么高,两天下来就把嗓子喊哑了。剧团领导劝她休息几天,或者不必像演员那样用力唱。胡朋坚持真嗓演唱。两个月后,《拦不住》在晋察冀边区英模大会上演出获了奖。乡亲们都说,头份奖应该颁发给胡朋老师。

下堡村有种民间鼓乐,俗名轿鼓,相传是汉武帝所创,曾为康熙皇帝演奏过,敲打起来很好听。胡朋很爱听这种鼓乐,常在帮助排戏之余让人敲打一番,还想学一学。可这种鼓乐在祖祖辈辈传承时都是靠死记硬背,所以会敲的越来越少。

胡朋想起自己老家山东有种记录鼓谱的符号“X”、“O”,就让村里人按这两种符号将鼓谱记录下来。用“X”代表镲,用“O”代表铙,还自创了不少特殊符号以代表不同的鼓音。后来,她真学会了敲轿鼓,并在戏剧《拦不住》中加了一个敲鼓的情节,在周围乡村演出时都是由她亲自打鼓。

现在,下堡村每年春节都要敲轿鼓,很多村庄也派人前去学习。当人们用“X”“O”记录鼓谱时就想起了敬爱的胡朋同志。胡朋去世的消息传到下堡后,乡亲们敲了整整一天轿鼓、他们用这种特殊方式寄托了对胡朋同志的哀思。

胡朋在阜平县的日子里,不仅自己演戏、辅导别人排戏,还帮助地方抗日政府做了大量的行政工作,如减租减息、提高群众觉悟、发展生产等等。

在凹里村居住时,离胡朋的住处不远,有一户人家,家里非常贫困。女主人叫白生英,胡朋总想为白生英解决些生活问题。后来她得知白生英有一手包粽子的好技术,就建议她包粽子上街卖,白生英家的生活慢慢好起来。

一九四六年,抗敌剧社离开凹里村到张家口时,白生英痛哭流涕,拉住胡朋的胳膊不让她走。第二天凌晨,白生英又早早起来送了胡朋好几里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胡朋到阜平县拍电影《柯棣华大夫》时,白生英的后人得知消息时专程来到拍摄现场看望胡朋,并向她转呈白生英的临终嘱托:有朝一日再见到胡朋妹妹时,一定要代替我好好谢谢她!

想到与白生英近六十年前的那段姐妹友情,此次前来本想再见见她,想不到她竟与世长辞,化着妆的胡朋也禁不住落了泪。

胡朋戏演得好,生产劳动也是一把好手。一九四五年春,凹里村的枣树上长了步曲虫。步曲虫是枣树的天敌,如不清除,会吃光枣叶,大大影响红枣的产量。村干部发动群众“打步曲”,抗敌剧社的演员们也都参加了灭虫战斗。

当时没有农药,全靠举一根长木竿子从树上敲打,树枝一震动,就把步曲虫震了下来,然后再用脚踩死。敲打树枝是体力活,一般是男同志干,女同志用脚踩虫。劳动中,胡朋发现木竿打落好多枣叶和枣花,觉得损失太大,就琢磨出个好办法:用脚踹树干。

大家一试,效果很显著,步曲虫纷纷落地,还损伤不了枣叶枣花。步曲虫二寸多长,长满花纹很吓人,有几个女演员别说用脚踩,捂着眼连看都不敢看。胡朋不怕,伸出手将地上的步曲虫一个个掐死。用手掐,连当地人也不敢,都夸胡朋是好样的。

在大生产运动中,胡朋和丈夫胡可(著名剧作家,电影《槐树庄》编剧)在凹里村的西头开垦了一片荒地种粮食。两人从房东家借来镐头铁锹上山去翻地,磨得满手血泡,可还不愿意休息。

为拍摄电影《柯棣华大夫》,一九八二年夏天,胡朋又回到阔别近四十年的阜平。八月十五日,胡朋由主管文教卫生的副县长顾金兰陪同回凹里村访问。在顾金兰家,胡朋双手握着顾金兰重病在身的老母亲的手说:“娘,您的孩子回来看您了。”说着泪水涌出眼眶。

一九九二年十月十日,原抗敌剧社的老同志在北京聚会,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阜平县的顾金兰姐弟四人参加了聚会。七十六岁高龄的胡朋拉着顾金兰姐弟四人的手激动地说:“我和阜平有缘。阜平有我割舍不断的情结。我深深地眷恋着阜平的山山水水,热爱着阜平的乡亲们。”胡朋的话,让在场所有的人感动万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