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刚的恐惧 由“卢刚事件”引发的思考

2017-09-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孩子,是一部天书,从他呱呱堕地时起,父母.邻居.老师就天天读他,可有几个读得懂? 1991年11月1日下午3点半左右,美国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大楼309室,

孩子,是一部天书,从他呱呱堕地时起,父母、邻居、老师就天天读他,可有几个读得懂? 1991年11月1日下午3点半左右,美国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大楼309室,一个天文物理专题讨论会正在进行。卢刚这个28岁的青年博士,北京大学物理系高材生,通过李政道博士的出国考试,由中国政府公派来美的留学生,幽灵般地溜进了会场。

他穿着大茄克,带着一个提包,无声坐在会场一角。他静静地旁听了约5分钟,突然拔出手枪射击。

他首先开枪击中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47岁的戈尔咨教授,该大学物理系最好的教授。戈尔咨教授应声倒下,卢刚又在他脑后补了一枪,继尔又朝史密斯教授的身上射击了两枪。其中两位中国同学一位惊吓过度昏倒,另一位跑去报警。

这时卢刚已经冷静地将枪口瞄准了他嫉恨已久的“竞争对手”-——中国科技大学高材生山林华博生、他一连朝山林华的脑门和胸膛放了几枪,山林华连哼都来不及哼一下就当场被枪杀。卢刚在第一现场枪杀了这三个人之后,又进入系主任办公室,枪杀了44岁的系主任尼柯森。

他确认系主任已经死了后,又跑回第一现场,确定戈尔咨,史密斯,山林华三人是否真的死了。卢刚不予理睬在场人员的阻止,然后走到躺在地上的史密斯,卢刚第一次击打中其心脏,对准他惊恐万状,带着哀求的眼睛,又补发了致命的一枪。

卢刚跑出物理系大楼,又接连杀死副校长安妮?克黎利,又向女秘书脖颈上射了一枪,然后举枪自杀。整个凶杀过程只有10分钟,6人死亡,女秘书重伤。这就是震动了美国,中国乃至世界,并引发了世人对中国教育的强烈关注的卢刚博士杀人案。 ——摘自《儿童教育忧思录》 辽宁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