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看民国喜剧有什么不一样?

2017-10-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人艺今年演出安排里,如果要挑着看最陌生的,至少对我来说,肯定就是<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了.丁西林是谁?他的民国喜剧有什么不一样?丁西林,原名燮林,字巽甫,江苏泰

人艺今年演出安排里,如果要挑着看最陌生的,至少对我来说,肯定就是《丁西林民国喜剧三则》了。丁西林是谁?他的民国喜剧有什么不一样?

丁西林,原名燮林,字巽甫,江苏泰兴人,1893年9月29日生于江苏省泰兴县黄桥镇。天秤座。虽然不太愿意承认,但的确好些天秤座都是多才多艺很棒的人。而当这一点落实在丁西林身上的时候,他的头衔是这样的:中国剧作家、文学家、物理学家、乐器工艺家和社会活动家。

对,就是这么令人绝望的全才。丁西林有种种科研成果,推进我国中学物理教学工作,发明"符合12平均律的‘11孔新笛’",当过文化部副部长,甚至创造了"笔形查字法",五笔字形口诀中的"木丁西"就是纪念他,而在这之外,他还写了8部独幕喜剧、8部多幕剧。

丁西林从小成绩就好,1910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大的前身),1913年毕业。1914年,丁西林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念物理学,1919年获得理科硕士回国。回国后即受蔡元培校长邀请,入北大任物理学教授兼理预科主任。教物理期间,丁西林于1923年发表了他的话剧处女作《一只马蜂》。

《一只马蜂》是一部独幕剧。剧中,老太太想介绍照顾自己的护士给自己的侄儿,却不知护士和自己看似吊儿郎当一本不正经的儿子已经互相看对眼。护士和儿子就默契地在老太太眼皮下说了一大堆反话。最后他俩卿卿我我被老太太撞见,急中生智说是"一只马蜂"。

封建包办和自由恋爱,题材现在看肯定是有点老旧了,但事实上,这部戏还和丁西林自己的经历有关。丁西林读大学期间,某天接到家里寄来一封信,说母病重速归。可到家后才发现,其实自己是被骗回来结婚的。女方和他算是指腹为婚、门当户对。

但由于姑娘没有文化,且长得不好看,成婚当天,丁西林在屋里看了一宿的书。第二天一早,他就离家出走了,直到1933年母亲去世他才返家。而1926年,他也与自己的爱人结婚,二人相伴直至白头。

从1923年到1939年,丁西林一共发表了7部独幕剧。除了《一只马蜂》外,最出名的是1925年的《压迫》。大概是时间推移技艺纯熟,在我个人看来,作为喜剧,《压迫》的趣味性胜于《一只马蜂》。

《压迫》的创作也有缘故。它是丁西林为了纪念自己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朋友刘叔和而作的。1925年,刘叔和因伤寒去世。当他住院的时候,病房里卫生状况很差,去看望他的朋友们总能在他的身上、床上甚至牛奶杯里打死很多苍蝇。再联想刘叔和在社会中处处碰壁,甚至在北大也与学生相处得不好,直至最后离开北大,因此丁西林设想中,总希望能有一位富有同情心的女士,能和刘叔和一起反抗或是帮他解围。

不过要说我最喜欢的丁西林独幕剧还是《酒后》,讲述妻子和丈夫"要不要去亲一下丈夫这位醉酒的客人"的讨论。不过不是丁西林原创,而是从同一时期作家和画家凌叔华同名小说改编而来。整个剧本,或者说故事,就弥漫着温润、沉寂和甜美的气氛,确乎是臆想中的"黄金时代"会发生的故事。

话说回来,把思维放到民国时期,看丁西林的这些戏觉得饶有趣味,但若是现在排,整部戏的亮点不能说不是磨人而老旧的。我的朋友陈述看过,但我没看过班赞去年导的《朦胧中所见的生活》。如果导演风格确乎如陈述所说"中规中矩"的话,很难说丁西林的戏会不会被导出"《雷雨》笑场"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