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特务杨进兴 再狡猾也是浮云!建国后大特务潜藏民间 躲过了警察却遭遇了大妈

2018-03-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徐贵林是河南安阳人,出生于1919年,20岁参加国民党军,历任班长.重庆望龙门看守队员.巡警总队警务组组员.分队副,白公馆看守所看守,西南长官公署二处警务组组员

徐贵林是河南安阳人,出生于1919年,20岁参加国民党军,历任班长、重庆望龙门看守队员、巡警总队警务组组员、分队副,白公馆看守所看守,西南长官公署二处警务组组员,渣滓洞监狱看守长。徐贵林同杨进兴一样,是国民党保密局系统训练出的最凶残的杀手之一。

论职务,徐贵林只是一个小小的看守长;论军阶,他也只是个初级尉官。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小鬼”,却让“阎王”也对他刮目相看。渣滓洞监狱长徐远举对徐贵林这个本家最为欣赏的一点就是他身上带有的一股邪性,在折磨、毒打革命志士的事情上最为卖力。

徐远举知道徐贵林是一个十足的亡命徒,为人凶狠、残忍,于是就故意让他去对付渣滓洞的共产党员。徐远举曾对二处副处长杨元森说:“渣滓洞的人越关越多,现在又关了许多华蓥山下来的游击队员,没有徐贵林这样的恶煞,还真不好对付这些铁杆共产党。

此人其它本事没有,骂人、打人、杀人他做绝了。”徐远举说得不错,在渣滓洞,徐贵林每天不对狱中革命志士骂上一阵或动皮鞭,他的心中就不好过,手就会发痒。

犯人们稍有反抗,他就让看守将其戴上沉重的脚镣手铐,或是绑在柱子上烤太阳,这还是轻的,弄不好拖进刑讯室收拾一顿,让人站着进去,躺着出来,被他折磨致死的革命者众多。其中如:彭汝中、吴学正、孙大友,还有大家都很熟悉的新四军战士龙光华。

徐贵林长相粗鲁,如黑熊一般,身体硕大肥壮号称“大力士”,打人时一耳光下去就是五个手指血印。由于凶残出了名,在望龙门号称“四大金刚”之一。他最早参与杀人是在1946年8月18日,在警卫组长程永明的率领下,他和杨进兴一起杀害了著名共产党员、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和川西特委军委委员车耀先。

1949年11月14日,毛人凤、徐远举下令屠杀30名革命志士,徐贵林指挥一群看守,将江竹筠(江姐)、李青林等革命志士分四人一批亲自绑好后,交给雷天元、龙学渊、漆玉麟、张界等大特务枪杀。

在“11·27”大屠杀中,杀人最多的就是渣滓洞监狱。徐贵林和李磊不但指挥特务射杀,而且还手提卡宾枪亲自扫射。他担心乱枪中会有幸存者,就提着手枪去各牢房清理,看见没断气的革命者,对准头部就射。

为了掩盖罪行,他们还火烧牢房毁尸灭迹。在屠杀过程中,有33名难友冲出燃烧的牢房,徐贵林和李磊手持卡宾枪对冲出的人群疯狂扫射,眨眼间又有18人惨死在围墙内,最后仅剩15人推倒围墙脱险。

渣滓洞大屠杀刚结束,刘邓大军就逼进山城。双手沾满革命志士鲜血的徐贵林与李磊商量:解放军快进城了,抓住就是死,与其坐着等死,不如上山打游击跟共产党干到底。在徐贵林和李磊的率领下,一伙特务爬上西南长官公署二处的几辆大卡车,向广安方向逃窜。

这群特务正往华蓥山走时,突然接到情报,华蓥山一带已被解放军解放,县城正在召开祝捷大会。特务们顿时心慌意乱,徐贵林灵机一动,伙同几十个人投奔胡宗南的76军80师。不久,这个师在三县境内被解放军包围,徐贵林等人被俘。

按照当时解放军优待俘虏的政策:愿意参加解放军的留下,不愿意的发给路费回家。徐贵林混在俘虏中躲过盘查,哪还敢留下来加入解放军,于是提出回家。当时,围歼胡宗南残匪的部队根本不知道俘虏中会有特务和屠杀革命志士的刽子手。

徐贵林知道如今已是共产党的天下,不能拿鸡蛋往石头上硬碰。与其东奔西跑担惊受怕,不如躲到乡下过几天清静日子。于是他跑回离重庆较远的郊区,藏到岳父王德功家。大约躲了半个月后,他发现此地地处偏僻,而且没有人认识自己。

为了生计,徐贵林居然胆大妄为地做起了卖菜生意。谁知没过几天,就被当地纱厂托儿所的大妈叶兰英察觉。为了确认自己的怀疑,叶兰英装成买菜的与徐贵林讲价,发现这个卖菜的一口的河南口音。这印证了自己的疑虑:没错,是他,渣滓洞的看守所长“猫头鹰”徐贵林。

人认准了,叶兰英买了一些青椒和胡萝卜,付过钱之后走到偏僻处,吩咐两个姐妹看好徐贵林,自己则跑回托儿所打电话向上级报告。重庆市公安局得知后,立即派出便衣侦察员带上通缉照片,找到叶兰英。

经过调查取证和现场比对,确认这个菜贩子就是徐贵林。1950年3月22日,重庆市军管会公安部向所属18分局发出逮捕令。由于徐贵林经过特工训练,身上可能藏有防身武器,抓捕时动作一定要快。

经过一番筹划,两名公安便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冲出,将毫无防备的徐贵林掀翻在地。另外两名公安人员用棕绳将他五花大绑捆了个结实。果然,从徐贵林身上搜出了20响驳壳枪一支,子弹20发,军用匕首一把。徐贵林在审讯时终于低下头,交代了屠杀革命志士的犯罪事实。1950年5月18日,重庆警备司令部在解放碑召开公审大会,屠杀革命志士的凶手徐贵林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选自《文史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