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1:准备

2017-10-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柏拉图出身雅典贵族,其父系可追溯至雅典的最后一代国王,其母系则可追溯至著名的立法者梭伦(638 BC--559 BC).柏拉图的表舅克里提亚

柏拉图出身雅典贵族,其父系可追溯至雅典的最后一代国王,其母系则可追溯至著名的立法者梭伦(638 BC--559 BC)。柏拉图的表舅克里提亚(Critias)是著名的三十僭主中的领导人物,柏拉图的舅舅查米德斯(Charmides)也是三十僭主之一。克里提亚和查米德斯也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们的名字也是柏拉图对话作品中两篇的篇名。

柏拉图还有两个兄弟格老孔(Glaucon)和阿得曼托斯(Adeimantus),这两个人都出现在《理想国》中作为苏格拉底的主要对话者出现。在色诺芬记载的苏格拉底对话录中曾有苏格拉底以经验缺乏为由劝阻格老孔从政故事。另据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中记载格老孔是雅典公民,有九篇对话以单卷本存世。

理想国的写作大概在柏拉图的中年,所谓如日中天之作。此时,柏拉图已自西西里归来(第一次),在雅典阿卡德米(Academy)开办学园。柏拉图(428/427 BC 348/347BC)生活的年代是人类史上最纷杂混乱的时期,同时又是大哲学家、剧作家、将军、政治家展现才华的舞台,可以说我们今天的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在那个时期被规定的。怀特海说:全部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修昔底德,埃斯库罗斯们的注脚呢。

为了理解柏拉图生活的年代,我们先按时间顺序给出十个最著名的人物:

1.伯里克利(Pericles c. 495 429 BC),雅典将军,民主派,多次担任将军的职务,任内雅典霸权达到极盛。伯里克利接受了斯巴达的挑战,揭开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序幕,但死于战争初期的瘟疫。

2.希罗多德(Herodotus c. 484 BCc. 425 BC),历史之父,其著作《希波战争史》记录了希腊--波斯之间发生的系列战争及相关文化经济政治背景。

3.苏格拉底(Socrates c. 469 BC399BC),雅典公民,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与之前的哲学家相比开创了重视伦理学的传统,之前的哲学家主要是自然哲学家。苏格拉底反对智者(以传授辩论术为职业的诡辩家),追求真理,对大众和城邦的习俗并不盲从。比如苏格拉底认为北风神是北风,比如苏格拉底认为阿吉纽西战役中八将军不应因暴风雨来袭而承担对落水雅典士兵营救失败的责任等。伯罗奔尼撒战争后,三十僭主执政,苏格拉底拒绝了三十僭主的命令带萨拉米某富翁处死。雅典的民主派上台后,又有人以不敬神和毒害青年控告苏格拉底,被判有罪。按雅典习俗,只要付罚金即可免于死刑,但苏格拉底反而讥讽说城邦应该付钱给苏格拉底,最后苏格拉底被以更多的票数被判处了死刑,虽然有朋友安排苏格拉底从狱中逃跑,但他拒绝了,最后饮鸩而亡。

4.修昔底德(Thucydides c. 460 B.C. c. 395 B.C.),雅典将军,历史学家,其著作《伯罗奔尼撒战史》接《希波战争史》,记录了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长期争霸战争。

5.亚西比德(Alcibiades c. 450404BC),雅典将军,苏格拉底的学生,苏格拉底的爱慕者和崇拜者。亚西比德是伯里克利的养子,他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走向,亚西比德鼓动雅典彻底击败斯巴达,为达此目的发起了对斯巴达盟国,粮食供给地西西里的远征。但亚西比德在雅典的政敌控告了亚西比德并派人传唤他回国受审,亚西比德惧怕受审转而投向斯巴达,为其出谋划策。雅典在西西里的远征陷入彻底失败,全军覆没,亚西比德则继续辗转于斯巴达,波斯和雅典三方之间。亚西比德在斯巴达收到猜疑后设法回到雅典,重新出任将军并取得了一系列海上战役的胜利,雅典海军在诺丁姆战役失利后,亚西比德被他的政敌重新逐出雅典。据说亚西比德在羊河战役前曾力劝雅典的将军们改变舰队的锚地不要离斯巴达人太近,但被拒绝,最终导致雅典舰队遭受斯巴达人的偷袭被全部消灭在海滩上(色诺芬记载)。羊河战役后,雅典投降并建立了克里提亚为首的亲斯巴达的三十僭主统治,克里提亚惧怕亚西比德在雅典的号召力,遣密使到斯巴达大将莱山德处要求除掉亚西比德。亚西比德的住处被当地的蛮族纵火围攻,中箭而亡,死时44岁左右(奈波斯《外族名将传》)。

6.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 ca. 446 BCE ca. 386 BCE),喜剧之父,苏格拉底是其中受讽刺的人物。阿里斯托芬攻击苏格拉底颠倒是非,把坏的说成是好的。

7.色诺芬(Xenophon ca. 431 355BC),雅典公民,苏格拉底的学生,历史学家,骑兵司令,其著作《希腊史》接《伯罗奔尼撒战史》,另一著作《长征记》记录了色诺芬带领希腊雇佣军自波斯腹地***回国的壮举,亚历山大大帝对波斯帝国的远征无疑受到了色诺芬的启发。色诺芬是柏拉图的竞争者,两人写了很多类似题材的作品,两人都有《会饮篇》,色诺芬有《回忆苏格拉底》,柏拉图有《苏格拉底的辩护》,色诺芬有《居鲁士的教育》,柏拉图有《理想国》。色诺芬除在《回忆录》第三卷中提到柏拉图外从未在其作品中提到柏拉图。

8.柏拉图(Plato 428/427 BC 348/347BC),雅典公民,苏格拉底的学生,哲学家。相比于苏格拉底的其他学生,柏拉图在政治和军事上几乎没有像样的建树。柏拉图曾三次去西西里,结交叙拉古的僭主狄奥尼修一世,后又应邀成为叙拉古年幼僭主狄奥尼修二世的教育者的职责。但可惜的是所有这些都以失败告终了,柏拉图吃了不少苦头,还险些丧失性命。现在有人将柏拉图与海德格尔比拟,以说明政治的复杂和学者直接从政的荒谬。这似乎有些道理,但在柏拉图的时代,并无学者概念,柏拉图以世家贵族身份积极从政是正常的,但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确实不如亚西比德和色诺芬。柏拉图的学园是不收学费的,他几度尝试从政失败后,最后落在教育上为人类未来的政治实践做准备。

9.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 BC 322BC),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古典世界知识的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作者。据说亚里士多德早年也写柏拉图式的对话体,但今天保留下来的作品多是专著,风格好像是学生听讲所记或老师讲课前准备的笔记。

10.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356 BC - 323 BC),古希腊武功最高峰的缔造者,统一了希腊各城邦,征服了当时已知的所有世界:埃及、波斯、印度,把希腊文明带到了当时已知的所有世界。

古希腊是小国寡民的世界,雅典算是最大的城邦了也就五万人左右享有公民权,剩下的能有几千公民就算不小的城邦了。据亚里士多德记载,在硫克特拉战役(Battle of Leuctra)前,斯巴达能够出战的公民已不足1000人了。古希腊陆战的主力是所谓重装步兵,非有钱人不能置办这一套装备,非有闲人不能长期训练使掌握作战的技艺。斯巴达称霸希腊世界多年,依靠的就是重装步兵为基础的陆战霸权。

雅典则是建立在樯橹基础上的海洋霸权,地米斯托克利劝说雅典人用开采银矿获得的收益建立了100艘战舰的舰队,并以此为基础在萨拉米海战中摧毁了波斯人的入侵舰队。普拉提亚战役后,斯巴达放弃了希腊联军的领导权,雅典及其海上同盟(提洛同盟)则继续了对波斯的战争,此外还发动了对埃及的远征。雅典的海上霸权依赖于桨手而非重装步兵(伯里克利的策略是海上进攻,陆上防守),而担任桨手的大部分都是置办不起重装步兵装备的穷人,雅典的民主派逐渐开始站了上风。

与古代东方不同,古希腊人知道好几种政治制度,并了解各自的优劣。主要有:国王(一个人统治),贵族(少数人统治),民主(多数人统治),僭主(僭越,已非法手段获得统治)。色诺芬写《居鲁士的教育》其立意就在于讨论理想国王的教育,但在末尾色诺芬也说居鲁士死后,他的帝国就分崩离析了。柏拉图曾将古希腊城邦所采取政治制度分为四类:1. 民主(democracy):由多数人统治;2. 寡头(oligarchy):由少数精英统治;
3. 军事(timocracy):由军事社会单元统治,如斯巴达;
4. 君主(monarchy):由君王一人统治;
柏拉图认为每一种制度都存在缺陷,因此每一种制度都不是理想的政体。

亚里士多德将斯巴达式的军事制去掉,并对剩下的三种政体进行了讨论,亚里士多德认为贵族政治(即寡头)是最理想的政体,但亚里士多德指出以上三种政体都是不稳定的并且将在三种政体间发生混乱和剧烈的演变。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如何保持政体稳定的途径,其中之一就是建立一个混合三种政体类型的混合政体。亚里士多德还提到了一些其他的保持政体稳定的方法:
1. 尽量避免基本法律中哪怕最微小的变化,因为随着时间的演化,微小的变化也将导致完全的改变;
2. 在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中,统治者的任期必须尽量缩短以防止他们演化为暴君;
3. 外界的威胁,现实的或想像的都将维持内部的和平;
4. 三种政体可以混合为一,各自选取其中最好的因素;
5.

任何个人如果取得了太多的权利,或者是政治的,金钱的,军事的,他都应当被城邦放逐(雅典有所谓陶片放逐法);
6. 法官和行政官员要杜绝受贿;
7. 中产阶级要足够大;
8. 最重要的是对全体公民进行教育,使之具备法律、历史和政治的素质。
波里比阿对混合政体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讨论,并且他将罗马共和国看作是混合政体超越民主、寡头和君主制的典范。波里比阿提出存在三种基本政体:
1. 民主(democracy);
2. 贵族(aristocracy);
3. 君主(monarchy);
并分别有三种堕落的政体与之对应:
1. 暴民(ochlocracy);
2. 寡头(ochlocracy);
3. 暴君(tyranny);

最初社会处于无政府的状态,但随着最强人物的出现将建立君主政治,君主政治堕落后演化为暴君政治,暴君政治被城邦中优秀的公民推翻从而建立贵族政治,贵族政治政治堕落为寡头政治。寡头政治为大众所推翻建立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堕落后成为暴民政治,于是新的循环重新开始。

苏格拉底(Socrates),叙述者,主人公

克法洛斯(Cephalus),叙拉古人,老人,在雅典经商,玻勒马霍斯的父亲

色拉叙马霍斯(Thrasymachus),智者,苏格拉底最烦智者,因为他们是为了钱财传授辩论术,智者一般没有固定的立场,他们的立场是随着主顾的利益确定的,他们往往能把白的说成是黑的,把黑的说成是白的。阿里斯托芬把苏格拉底也看作是智者了,单看言辞确实很难区别智者和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和智者的区别是言辞和心里的真实想法是否吻合。(349a,色:这是不是我的真思想,与你有什么相干?你能推翻这个说法吗?)

格老孔(Glaucon),柏拉图的哥哥,性格:见义勇为,猛烈过人,主要对话者。

阿得曼托斯(Adeimantus),柏拉图的另一个哥哥,主要对话者。

玻勒马霍斯(Polemarchus),叙拉古人,克法洛斯的儿子,住在雅典比雷埃夫斯港的商人,对话即发生在玻勒马霍斯的家里。三十僭主时期,玻勒马霍斯被处死。

克勒托丰(Cleitophon), 雅典公民,Aristonymus之子。

Charmantides, a Paeanian (培奥尼亚人,培奥尼亚位于雅典近郊)Lysias, son of Cephalus (克法洛斯的另一个儿子)
Euthydemus, son of Cephalus (克法洛斯的另一个儿子)
Niceratus, son of Nicias (尼塞拉都,尼西阿斯之子)

雅典比雷埃夫斯港,叙拉古商人玻勒马霍斯的家中。比雷埃夫斯港是雅典重要的海港,居住着大量经商的外国人。雅典公民中虽以农民为主,但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地区土薄多山并不适合农业,但却适宜种植橄榄。所以雅典的经济以贸易为核心,出口橄榄油,进口谷物(主要从黑海地区)等,逐渐形成开放式经济。

与此对应,斯巴达经济的基础则是国家奴隶,军事贵族(斯巴达人)并不直接从事任何生产活动。

在比雷埃夫斯港与雅典之间修筑有长城(Long Walls),长城使雅典在受到陆路围攻时,可通过比雷埃夫斯港获得海上救援和补给。这意味着只要雅典握有制海权就不会被陆地霸主斯巴达所败。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长城曾被拆毁。科林斯战争后,雅典在波斯的支持下重建了长城。(我的新浪围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