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2017-05-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笔记 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与一般我们所读的历史不同,他以独到的眼光,辩证的看待历史问题,书中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晚清的这一段历史.该书的主线是围绕晚清统治时期中国的发展与处于同一时期的西方国家的发展情况的对比,西方国家都在改革,走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中国仍处于封建统治之下,走的是封建僵化的老路,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封建统治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至于当时的清政府的统治是如何糟糕,以及后来的开明之士为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进行的一些列改革,这里就不再一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笔记 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与一般我们所读的历史不同,他以独到的眼光,辩证的看待历史问题,书中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晚清的这一段历史。该书的主线是围绕晚清统治时期中国的发展与处于同一时期的西方国家的发展情况的对比,西方国家都在改革,走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中国仍处于封建统治之下,走的是封建僵化的老路,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封建统治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

至于当时的清政府的统治是如何糟糕,以及后来的开明之士为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进行的一些列改革,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只就书中感兴趣的 的地方做一些思考。

对民众民情的描述。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到后来实行新政来看当时民众对清政府一个态度的转变、清政府民心逐渐丧失的过程。

在太平天国时期,一般的普通民众是顺民、安分守己,在太平军所到之处,他们顺从太平军、贡献金钱。在官军到了的时候,他们又顺从官军。其实他们是不得不顺,他们没有任何力量足以和太平军和政府对抗。

如若不顺,恐自身难保,人们的唯一愿望是过太平的日子。到义和团运动的时候,很多人对外国人是仇视的,于是清政府就利用这一点,让他们帮忙对付外国人。义和团打的是“扶清灭洋”的口号,这一时期,在帝国主义与清政府之间,人们选择的是与清政府团结在一起对付帝国主义。

在最后,在经历一次次挫败以后,清政府终于决定实行新政的时候,这时人们对清政府已经是彻底失望,政府已经彻底丧失民心,这时就算清政府做多大的改变,民众也不会再信任清政府了,民心丧失,统治的根基也就没有了,因此,清政府垮台也是必然的。

关于宗教。对比太平天国与法国大革命,我们会发现,他们都是以宗教的名义展开的。法国大革命是一场以宗教革命的形式展开的政治革命,一般的政治革命,只局限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

但宗教革命就不同,它的教义是没有国家、民族、地域限制的,它能极大地引起人们的共鸣。法国大革命正是以宗教革命的形式展开的,冲破国家、民族、地域的限制,宣扬的是全人类共同的权力,人人自由、平等,提倡人类共同的权力和自由,提倡普适性的思想,能得到人们积极的回应。

与法国大革命相似,太平天国运动也是打着宗教的旗号,宣扬拜上帝教,说他是天父派来拯救人类的,他宣扬人们的平等,要实行人人平等的《天朝田亩制度》,这给了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一种精神寄托,因此也能号召人们。

但是与法国大革命不同的是,洪的社会革命思想史消极的,他虽提倡平等、人们有共同权力,但是却没得到实行,相反,他与以前历朝通过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另一个朝代相同,建立的还是封建君主王朝,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

关于军阀割据。分析军阀割据这种局面,还要从军队私有化开始说起。

在以前,军队都是属于国家的,没有人敢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但是到曾国藩时,就出现了军队私有化化。因为曾在对士兵进行训练时,非常注重精神的训练,他利用士兵们的乡族观念来加强军队的团结力。

当时的士兵,他们只忠于给他们衣食的长官,只听他们的直接命令,他们只有忠于长官的小忠,没有忠于国家民族的大忠,军队出现私人化。后来这种精神又传给其它军队,一直出现军阀割据。造成这种局面 ,还有另一个原因。

原来在清朝时,私有军队只有湘军,但其首领曾国藩是忠于清朝的,皇帝能控制好曾,就能控制其军队,曾国藩是连接皇帝与军队的中介。但后来,湘军的这种军队私人化的精神在全国都传开来,私人军队越来越多,原来连接最高统治者与军队之间的中介就不只一个,就变得越来越多,因此就越来越难以控制,只要中间环节出现问题,则原来最高统治者与军队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就会出现军阀割据问题。

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上,琦善是被指责为在鸦片战争中妥协投降的大臣,甚至说他是受了英国的贿赂而卖国的。

但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作者在书中认为琦善是但是颇具政治眼光的,他对当时的国情认识是很清楚的,他的眼光远在时人之上,他深知当时中国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是远远不如英国的,发动战争,不仅不能取胜,反而会沉重打击我国,给 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

因此,他是真正想利用外交手段与英国进行交涉,但是后果失败,但是当时的人却将这种失败归结于他一人身上,他为了人们的利益着想,但是换来的却是永远的骂名。

当然在他身上,我们也看到了当时士大夫的局限性,与林则徐一样,他们虽然都认识到当时的国情,但是为了自身的名誉,他们却都没有谁提出来。他们如果不考虑自身的名誉、利益,大胆讲出中国国情,提出要改革富强,那么,后果会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