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千帆的学生 程千帆先生是怎樣指導研究生的(徐有富)

2018-01-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摘要:作者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敍述了程千帆先生在思想和學習方面關心研究生的事例,同時介紹了程先生在治學方法方面對學生的教誨,以及他以教學為重,致力於培養人才的做

摘要:作者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敍述了程千帆先生在思想和學習方面關心研究生的事例,同時介紹了程先生在治學方法方面對學生的教誨,以及他以教學為重,致力於培養人才的做法。

關鍵字:程千帆;研究生;教育

1979年9月18日上午,莫礪鋒、張三夕和我第一次叩開了程千帆先生的家門,望著滿頭銀髮的程先生不禁肅然起敬,從此我們便踏上了艱辛而又快樂的求學之路。現就程先生如何指導研究生的問題談點體會。

一、思想、學習、生活都管

在我們與程先生初次見面時,先生就強調:"你們的思想、學習、生活我都管。"談話結束時,還送給我們八字箴言:"敬業、樂群、勤奮、謙虛"。次日,在中文系研究生師生座談會上,除八字箴言外,程先生還要求我們做學問要"甘於寂寞"。

程先生對我們的學習非常關心,他自己出版的書,總是送我們每人一本,在送給我的《史通箋記》上還特地鈐了一枚閒章,印文曰:"肴殳災梨棗亦英雄"。因為過去的書板都用梨木、棗木等堅硬的木料刻成,出版一部書等於要使許多梨樹、棗樹遭殃,所以"肴殳災梨棗"也就是著書立說的意思。

此印反映了程先生年輕時的雄心壯志,同時對我們也是一個鞭策,所以我很珍惜。後來這本書被一位朋友借去了,較長時間未還。同樣的書倒容易找到,但是書上的這枚印章卻不易得。

於是,我便拿上另一本書請程先生再為我鈐上這枚印章,誰知先生竟以此印相贈。我哪里敢要!先生說:"我年輕時氣盛,現在再不會用此印了。"我想先生治學已入化境,自然虛懷若穀,而我還在蹣跚學步,豈能拒絕先生的教誨,於是便欣然接受了這枚印章。

此外,程先生還愛將所藏複本圖書送給學生,我有一本《王利器論學雜著》,扉頁上寫著"千帆先生斧正",落款為"九四年國際兒童節,北京",還鈐有"書為曉者傳"、"一千萬字富翁"、"利器持贈"等三方印章,顯然是該書作者王利器先生送給程先生的。

程先生便將該書送給了我,所以扉頁上還寫著"轉贈有富賢弟",落款為"千帆"。睹此,感到前輩學者的流風逸韻,總是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後人。

研究生讀書當然主要靠圖書館,程先生甚至連我們的借書問題都考慮到了,還專門同系資料室與學校圖書館的管理員協商過。例如他在給我的一個條子中寫道:"我已代你們在大館借到《舊唐(書)》一至十冊。我問過大館人員,研究生每人可借十冊。

……"除利用圖書館的豐富藏書外,一些常用的書得靠自己買,當時我們都是窮學生,我雖然帶薪讀書,一個月的工資就四十幾塊錢,還需要養家糊口,所以我一個人在南京,每個月的生活費也只有三十元錢,要買書就得靠省吃儉用了。

記得因為寫畢業論文《唐詩中的婦女形象》,需要買一套《全唐詩》,我問營業員這套書的價錢,他滿不情願地說:"39!"言下之意是:"你買不起,問也是白問。

"而這一次我是有備而來的,真的買了,弄得那位營業員有點不好意思。從這件生活小事可見我們當時的購書能力是多麼低。而且當時學術著作出得很少,也不易買到,所以程先生特地為我們代買了《文選》、《李太白全集》、《唐宋詩舉要》、《新英漢詞典》等不少書,還借給我們一百元錢作為買書的周轉金,他甚至連包書皮的紙都給我們準備好了。

最讓我們感到輕鬆愉快的還是每週一次與程先生海闊天空的閒談。程先生曾風趣地說:"劍橋大學的學問是在喝咖啡中得來的,我這裏可沒有咖啡招待。"每次閒談都由程先生主講,名人逸事、治學方法是經常涉及到的內容,比如劉永濟先生每天起得很早,大聲朗誦《十三經》等書;唐圭璋編《全宋詞》、《全金元詞》,徒步跑南京圖書館,風雨無阻;他和孫望先生得到劉國鈞館長的特許,在金陵大學圖書館書庫裏站著看書,抄資料;他說寫論文要言必有據,好比蓋房子塊塊磚頭要落實;他說分析的語言要注意其不可移動性。

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外,程先生還組織我們到棲霞山、白鷺洲公園等處遊玩。遊玩時也連帶著談詩說文。譬如我們在遊棲霞山時,看到石縫裏長出來的植物都顯示出了頑強的生命力,程先生立刻聯想起蘇東坡的幾句詩,一是《棲賢三峽橋》中的"清寒入山谷,草木盡堅瘦",一是《百步洪二首》之二中的"君看岸邊蒼石上,古來篙眼如蜂窠" 。

並且指出這些詩都是對生活仔細觀察與深刻體驗的結果。說老實話,過去我沒讀過這幾句詩,經先生這麼一說,便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外,程先生還一再強調從事古代文學教學與研究一定要練習寫寫詩,我交上去的作業是一組新詩,後來他在上課時曾提到從事文學研究應當有創作經驗,練習寫新詩、繪畫也行。我們的文學修養正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

畢業前,先生還專門給我們講過《五燈會元》卷七《龍潭信禪師法嗣》中的一個故事。德山宣鑒禪師去拜訪龍潭信禪師,德山在法堂上見到龍潭後說:"我一直嚮往龍潭,但是來了以後既沒有見到龍,又沒有見到潭。"龍潭欠身說:"您已經親到龍潭了。

"德山不知如何應對,只好暫時住了下來。一天晚上,德山站在龍潭信禪師身旁。龍潭信禪師說:"時間不早了,您為什麼還不走呢?"德山剛出門便回頭說:"外面很黑。"龍潭信禪師點上蠟燭交給德山,德山正要接,龍潭信禪師又將蠟燭吹滅了。德山大悟,便倒身禮拜龍潭信禪師。德山悟到了什麼,不得而知,我聽了這個故事,感到先生的用意是告訴我們做學問光靠導師指引不行,還要靠自己去摸索、去實踐。

由於我畢業後留校工作,所以一直都受到程先生的關心,先是協助程先生整理《汪辟疆文集》,接著先生又讓我與他合著《校讎廣義》。這項工作先後花了十多年時間,當然會不斷地受到先生的教誨。在此期間,我還申請了一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古典文學史料學》,由於我水準有限,希望程先生掛帥,由我來做一些具體工作,但程先生堅決不同意,後來這本書的署名為"徐有富主編,程千帆校閱"。

程先生在校閱時花了很多心血,我注意到這次他在書稿上所作的批改,沒有像過去那樣用紅墨水筆,而是用鉛筆。

於細微處見精神,我知道先生是希望我獨立負責一項比較大的科研工作,培養我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程先生對我的科研工作始終關心,聽說我在寫《鄭樵評傳》,特地將吳懷祺教授校補的《鄭樵文集》轉贈給我,給我的寫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聽說我在寫《治學方法與論文寫作》,又特地為我開列一些學術範文目錄;在翻閱了我的講稿後,還對我的稿子作了充分的肯定,這對我完成此書的寫作任務無疑是巨大的鼓勵。

二、注意傳授治學方法

程先生指導研究生非常注意傳授治學方法,為了培養我們獲取知識的能力,程先生除開設"校讎學"外,還開了"中文工具書使用法"課程並特地向南京師範大學趙國璋教授討了三本《語文工具書使用法》送給我們。程先生治學是從目錄學入門的,所以他也要求我們鑽研目錄學,"校讎學"的課程作業就是讓我們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讀一遍,寫一篇心得體會。

為了讓我們進步快一點,他還專門為我們列了一個專業文獻選讀書目。有位學生問他:"假如您現在年輕二三十歲或更多,您將如何著手?"他回答道:"假使說我現在是一個大學生,我還是首先注意從目錄學入門。

"由於程先生是一位目錄學家,早在1939年就出版過《目錄學叢考》,所以特別重視目錄學,對我們進行了系統的目錄學教育與訓練,使我們大開眼界,少走了不少彎路。

早在1979年9月20日,也就是我們入學後的第三天,先生就送給我們每人一摞卡片,教我們寫讀書筆記,並專門談了治學方法問題。先生不僅言傳身教,而且還嚴格檢查。我這裏還保存著先生自己寫的一本讀書筆記,工筆楷書,抄的是普暄所撰《誤書百例》,題下注曰:"原載河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女師學院期刊第三卷第一期"。

筆記一字不苟,令人賞心悅目,卷端還鈐有"程千帆印"以示珍重。他也用這樣的要求來批改我們的讀書筆記,將錯字、不規範的簡化字,甚至行書字、草書字都一一標了出來。

為了彌補我們史學知識之不足,先生還特地讓我們通讀《史通》、《舊唐書》以及金毓黼的《中國史學史》、範文瀾的《中國經學史的演變》等,並要求我們寫讀書筆記。

在批改中有什麼看法,他也隨手批在我們的筆記中,譬如金毓黼在《中國史學史》中談到"古代之史籍,應有廣狹二義",先生批曰:"古代成文之史料,廣狹之義蓋有以時遞更者,未可執而不化,如今日讀《史記》,或以史料視之。

"我在筆記中還摘錄了金毓黼的一段話:"孔子曰:‘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治古史者,不可不知此義。"先生在這段話的後面共畫了四個圈,表示讚賞。程先生看完了我的讀書筆記,還特地用朱筆批上 "閱,80.2.13."。凡此都告訴我們讀書寫筆記既要認真,又要思考。

到寫論文的時候,程先生專門給我們一份《習作論文簡例》以及《校對符號及其用法》用來參考。對我們的論文程先生當然更是精批細改,使我們終身受益。例如我在論文中引用了《資治通鑒》中的一句話,程先生批曰:"此處應用《漢書》,凡是史料相同的,應儘量用最原始的,原始資料有不足處,則以後者補充或糾正之。

"他要求我們做學問要甘於寂寞,但是如果我們的作業寫得還可以,他也樂意推薦發表。譬如我寫過一篇《簡談宋詩中的議論》,他先是讓我在系裏的學術報告會上宣讀,後來又將這篇習作推薦給《南京大學學報》發表。

論文發表後,還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在1981年第6期以頭條位置全文轉載,這對一位在校研究生來說,當然是很大的鼓勵。

畢業留校任教多年後,我自己也成了博士生導師,在如何指導研究生方面也不斷獲得過程先生的幫助。1999年11月31日上午,我和三位博士生拜訪了程先生。由於我們在去之前早已同先生約好了,先生顯然做了準備,所以一見到我們就興致勃勃地談起了治學方法。

他說:"要學好文學,一方面要注重文學理論,一方面要注重材料;也就是說,一方面要注意文藝學,一方面要注意文獻學。文藝學能使我們看問題看得深,文獻學能使我們看問題很具體、很紮實。

文藝學與文獻學兩者有個結合點,那就是作品,首先要把作品弄得很清楚。不瞭解產生作品的那個時代,那你也就不易理解其作品。讀作品,首先要瞭解作者想些什麼。……學文學的人,自己應當能夠寫作品,如果完全不寫,就會對文學作品不親。

……攻讀博士學位要選一個很好的題目,我在南大指導十位博士生,他們的畢業論文基本上已經出版了。……盡可能求博,盡可能具有自己獨特的地方。"程先生的這些經驗之談,也為我們讀書指明了方向。我在指導研究生時也特別注意論文選題,因此,我所指導的博士學位論文也有好幾部已經出版了。

三、把培養學生放在第一位

高校對老師的評價標準,普遍重視科研而輕視教學。迫於評職稱、評獎、評估、申報科研專案等活動的壓力,老師們往往都將自己的科研工作放在第一位,而將教學放在第二位。但是程先生卻一再強調要"把自己的研究工作擺在第二位,而把培養學生放在第一位" 。這一觀點和他的教學經驗,實在值得我們重視與學習。

除指導我們閱讀、撰寫論文外,程先生還親自為我們上&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