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珍的人生 郭淑珍:一自个的手艺毛笔作坊

2017-06-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六月初,虽是初夏,太阳已火辣.一全国午,记者景仰去看望诗书城手艺做毛笔的白叟.当来到兄弟所说的大南街时,但见车来车往,行人仓促,人行道两头一个接一个的店面,现代

六月初,虽是初夏,太阳已火辣。一全国午,记者景仰去看望诗书城手艺做毛笔的白叟。当来到兄弟所说的大南街时,但见车来车往,行人仓促,人行道两头一个接一个的店面,现代城市的悉数,令人目不暇接。按兄弟指示,好不简略才找到某药房周围的冷巷,进入约几十米,见一栋居民楼底零散开着一两间小铺面。

近前看,其间的一间,两个玻璃柜里外摆着各种毛笔、纸张,一个立式旧木柜空落落地零散装着纸张、杂物,一位满头银发、身体微胖的老大娘端坐在一张旧方桌旁的竹椅中,桌上搁着一只盛水的旧瓷盆,她左手捏着一小撮羊毛、右手持象牙色的尺余长的骨梳正在利索整理、浸湿。这即是郭淑珍白叟。

风闻记者要采访,满脸皱纹、已73岁的白叟有些羞涩地笑了。她环视着粗陋的店面和老伴生前留下的旧竹椅喃喃地说:“老伴走了,我也老了,精力也越来越不支,生意又欠好,做完最终几斤羊毛,我也不做了”,接着是一声重重的叹气。

据白叟介绍,做毛笔工序达100多道,有干活、水盆(活)之分。干活辨明(即整理笔头毛)、胶(将毛粘成笔头)、斗(方言,将笔杆挖空,笔头凑进)、焊(用松香将笔头粘紧于杆内)、刻(在笔杆上刻出招牌)等;水盆分尖(将笔毛和匀净)、齐(将毛尖齐规整)、轧(按毛笔巨细尺度截毛)、圆(装修之法)等,后者比前者难,通常只能单学单做干活或水盆,再相配合,才干做成毛笔。

白叟慨叹地说,由于做工慢,笔杆、笔毛等质料也杂乱,产量又很小,外来毛笔又多,如今没有年青人学做这手艺了,在诗书城,做毛笔后继无人。

郭淑珍白叟说,做毛笔的仅有长处是本钱小。她将全套家私,大巨细微近二十把自个磨制的牛骨梳、护笔刀等取出来,双手不断摩挲着,厚意地叙述她的毛笔人生和诗书城里毛笔盛衰的如烟往事。

她和老公杨国君都是诗书城的原住民。1942年,杨国君年仅14岁时,用三担谷去同城大南街天禄阁刘师傅家学做毛笔干活。那时刘师傅的师傅王辉堂开着“汉文阁”。几年中,接连到王、刘那里当学徒的约30多人。咱们学会后相继也在城里开作坊兼开店。

近解放时,杨国君与做毛笔水盆活的师兄王志军合伙开“槐青翰墨社”,1950年郭淑珍与杨成婚。约1951年时,杨的师兄张正清等10人合股建立“力生工联毛笔社”。一时刻,仅南街上手艺毛笔作坊(店)就达五六家,咱们相互竞争,倒各有各的客源。

因交通落后,悉数作坊都得有人挑着担子下乡,乃至跋山涉水到外县、外市出售。杨远走过汉源、武通,一路赶场、风餐露宿,一去即是一两月。尽管其时的诗书城仍是一个小县城,而毛笔却随下笔工们的脚印而家喻户晓,很多本地的商贩也到这儿来批发。

因杨的店小人少出产少,生意仅能糊口,而儿女又相继诞生。郭淑珍为分管老公养家压力,就赶紧学做毛笔,不只在自家学,也在帮他人忙时赶紧学。大概到1956年,协作化运动高潮时,政府将城里巨细毛笔坊约10家共同办理起来,力生社的一位笔工做头儿。

这时还属涣散出产,各负盈亏,有百货公司来收买、共同出售,各家也在自售。到1958年时悉数收归团体,统终身产、共同出售,悉数笔工计件领薪酬。这时做干活的若又增做水盆会另加薪酬,郭淑珍的老公想多赚钱,便又学做水盆,但没几天便在整理羊毛时左手食指不小心被牛骨梳戳伤溃脓,后被逼截掉一指头,不精干水盆活了。

为了日子,郭淑珍便去学水盆。刚开端师傅不信赖,不拿好材料给她,她说“做坏了我赔”。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虚怀若谷,使她学会了更杂乱的水盆活,大、中、小白云兼毫、六号提笔、大抓笔等都做会了,但至今没学会最杂乱的紫毫(兔毛、黄鼠狼毛笔)和描笔(笔头最细微)的水盆活。从解放前到如今,手艺活都有些保密性,最要害的师傅们通常都会“留一手”。

文革时期因各地都漫山遍野要写革新标语和毛主席语录,毛笔需求量格外大,最好卖,不过因纯属手艺制造,笔工师傅有限,产量也受限制,产量也不会很大。后来,搞“四清”时,城里刻章的、打印的、出产墨汁的全又归入毛笔社,改为“文明用品厂”。

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回城处理作业时,笔工们后代入厂的便受父辈教授些做笔技能,由于这活儿单调,须格外有耐性,毛笔出售又降低,一同他们又能够在厂内挑选调到别的作业岗位。因而年青人都没有坚持继承做笔技能。郭淑珍的大女儿、二女儿回厂,先一人学干活、一人学水盆,后却请求当打印工人去了。制笔术又没有外传过,所以就一向留在解放前那批师兄弟们即厂里笔工们手中,随生老病死而自生自灭。

1980年代,变革开放后,商场活泼,外地毛笔逐步涌入眉山。而眉山做毛笔的如笔杆、笔帽、各种毛等原材料仍然要全赖从外地买回,近来购料在成都,远则要到江西、上海。这么,本地毛笔商场逐步萎缩,出售已捉襟见肘,而笔工们逝世的逝世,退休的退休,厂子于1980年代末气味奄奄。笔工接连退休时,厂里见购的原材料要白白浪费便带些强行性地折价“分配搭售”给退休者。

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练就一身干活功夫的杨国君与干活、水盆活兼修的郭淑珍,退休后用厂里的质料在诗书城大南街的冷巷中重开起仅有的毛笔作坊。他们的毛笔尤其是白云笔,越做越精,名声远扬,为进入结尾的眉山造毛笔掀起波涛。

那时,眉山、乐山、峨眉三地及旅眉侨民中的中老年书法家都景仰上这陋巷选购和订做毛笔。来往无白丁,琴瑟遇知音,陋巷宛如文明凹地。出名书法家伍中逐个次就购几十只白云笔,他自个用,也跟爱书法的峨眉山出家人带回去。

记者就诗书城毛笔制造行将完全失传采访了一些书法家和很多通常市民。伍中一先生说,眉山毛笔前史传承深沉,造得好,不偷工减料,毛质好,弹性强,价廉物美出了名,技能失传太惋惜了。这代表了大多数使用过眉山毛笔的书法家定见,也有少量书法家直陈,本乡毛笔好用但笔杆等不美观,全国有产好毛笔的,也简略买到,故本地没人做了无所谓。

很多往常不写毛笔的市民底子不知道本地还有和曾有过毛笔制造,故对其失传模棱两可。而有才智的文明人这么说,要是能将技能传承,倒不一定非得卖毛笔,就将这放在眉山三苏祠等旅行点向游人扮演,也会大增诗书城文明空气啊,有的本地不是将造纸等手艺艺向世人展现,深受游人喜欢吗?!

毛笔简史

据查,1950至1970年考古出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毛笔,世有西汉蒙恬造笔的传说,东汉时呈现了中国前史上最早对于制笔的记叙《笔赋》,提出选用冬季的狡兔毛、以文竹为管、让毛笔上刚下柔等。晋代制笔业展开,王羲之已用鼠须笔写《兰亭序》,唐代时安徽宣城变成全国制笔基地,所产宣笔变成唐代的贡品,宣笔一向长盛至宋代,宋代制笔已丰厚多样,有鸡毛、小孩胎毛、猩猩毛、狼毫等,嘉州(乐山)宋笔也因苏东坡等名人赞许而出名,到元代,浙江湖州吴兴县善琏镇的笔工选用山羊毛或以之与兔、鸡、狼毛等混协作兼毫,明代后,浙江湖州的湖笔名声大起,湖州变成全国制笔基地。

清代时河北衡水的侯店笔曾做“宫殿御用”笔。现代产笔本地多,江西抚河下流东岸文港镇,以家庭作坊为主,代代相传,笔销全国很多本地。(完)(记者 陈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