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吴玉霞 吴玉霞奏“醉里吴音”:为琵琶推广不懈努力

2017-06-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醉里吴音--吴玉霞琵琶雅集音乐会>日前在京举行.雅集以"个人空间"和"独特诠释"展示了吴玉霞的文化情怀;精心的曲目安排.高超的演奏技艺.丰富的艺术内涵,与现场


《醉里吴音——吴玉霞琵琶雅集音乐会》日前在京举行。雅集以“个人空间”和“独特诠释”展示了吴玉霞的文化情怀;精心的曲目安排、高超的演奏技艺、丰富的艺术内涵,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吴玉霞对琵琶这件古老乐器的理解与热爱。

为琵琶推广不懈努力

与出身音乐世家或从小上专业院校、科班出身的演奏者不同,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家庭的吴玉霞,祖上并没有人从事音乐行业,一次由于搬家而转学,使得她偶然接触到了琵琶这件乐器,并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参加学校兴趣小组学习琵琶,之后考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少儿合唱团乐队,到进入北京舞蹈学院音乐班、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学习进修;从参加上海市少年宫接待尼克松访华演出的琵琶弹唱,到作为独奏家出访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国内外成功举办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从第一次参加全国性赛事获得1980年首届全国琵琶比赛二等奖到成为各类全国性器乐大赛评审,吴玉霞成为中国琵琶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绝非偶然。

勤奋刻苦,用心、用情、用智,是她获得荣誉、成长为国家级优秀学科带头人的重要因素。

吴玉霞常说:“我是普及艺术的受益者,当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多的荣誉,当我们有能力回报社会,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实实在在地做事。”数十年来,她致力于文化的普及和公益活动,为琵琶艺术的推广做出了不懈努力。作为“德艺双馨”的优秀艺术家,作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硕士生导师、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多重身份让她有着多重视角去审视和传播文化理念,在提升修养和境界中将视线凝聚在对历史文化传承的社会意识和责任中。

她相信,今天的接受者将是明天的传播者。

在雅集中寻觅知音

近年来,吴玉霞成功举办了《千秋颂》、《玉鸣东方》、《水墨江南》以及《飞雪迎春》、《乐兴霞飞》等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而这次,她别出心裁地将《醉里吴音》定位为雅集,其中包含的意义和传递的信息是耐人寻味的。

众所周知,雅集是文人雅士吟诵诗词、交流讨论的集会,以雅集的形式寻觅知音、求得共鸣,意在渗透与传递文化之精神与态度。

吴玉霞的雅集并没有选择现当代大型的协奏曲和高新技法的后现代,曲目编排上除了吴玉霞自己创编的《风戏柳》、《倒影》、《霓裳曲》之外,其余10余首均选自优秀的民间传统乐曲,如经典古曲《阳春白雪》、《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灯月交辉》,民间乐曲《瀛州古调》,富有浓郁地方和民间色彩、盛行于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大家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彝族舞曲》、《春雨》,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刘天华的代表作品《大浪淘沙》、《虚籁》等等。

大量的曲目和如此的安排无论是在体能还是对作品音乐情致的把握上,对于演奏者都是极大的考验与挑战。吴玉霞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内心体验,伴随一双手、一把琴,用自己对艺术真挚和热烈的情感感染了全场听众。

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会上的三把非同寻常的琵琶:一把根据敦煌壁画复制的五弦琵琶、一把仿制改良的明代凤尾琴和一把明代仿制的燕尾琴,三把琵琶分别演奏了《品弄》、《思春》以及《月儿高》、《鱼儿戏水》、《顽童》,其古朴、简洁、典雅的造型和浑厚、独特的音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希望更多的人走近艺术

音乐会上,吴玉霞带着一位非专业从事音乐学习的学生张睿格共同演奏了由她创编的琵琶二重奏《霓裳曲》,这样的安排刻意又必然。张睿格从5岁开始随吴玉霞学习琵琶,从稚嫩、可爱的小朋友成长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艺术团的琵琶首席、弹拨乐声部长,他每个阶段的成长与变化,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与家长的引导。

吴玉霞常说:“感受艺术的同时也是一个人意志品质磨炼的过程。”非职业的练习者更是如此,他们不同于专业训练和研究的练习者,除了自己爱好,耐力与耐心是坚持数年、进步提高的基本保障。“爱好者是琵琶艺术传播极其重要的部分,是文化普及意义的重要体现,希望有更多的人走近艺术、感受艺术。”吴玉霞说。

通过《醉里吴音》,吴玉霞向观众展示了琵琶之美、民族艺术之美、传统文化之美。正如她在音乐会引言中的表述:“希望通过雅,传递美;通过韵,传递爱;通过传播,提升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