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从洲与毛泽东 毛泽东的儿女亲家——孔从洲

2018-01-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55年5月,组织上征求孔从洲对调动工作的意见.去向有两处:一个是到成都军区工作;另一个是到高级炮校任校长.鉴于我军当时急需炮兵指挥人才,他毅然放弃了有着优厚

1955年5月,组织上征求孔从洲对调动工作的意见。去向有两处:一个是到成都军区工作;另一个是到高级炮校任校长。鉴于我军当时急需炮兵指挥人才,他毅然放弃了有着优厚条件的成都军区工作,选择了担任高级炮兵学校校长一职。

1955年7月至1960年2月,孔从洲就任沈阳高级炮校校长。在5年的工作中,孔从洲为了搞好学校的工作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首先为了使学校有经验丰富的老师,他主动团结苏联顾问团全体专家。他给翻译们规定,每天将顾问们在各系提出的问题写成卡片及时送交他本人和训练部领导。

这样他及时了解顾问意见后,决定采纳的,孔从洲就督促各系尽快落实;一时做不到的或不符合我军实际的,就及时向顾问解释。这样,很多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苏联顾问和各个系的领导都很满意这个方法。

孔从洲与苏联顾问的关系融洽使得教学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其次,孔从洲团结了留用人员,使得教员队伍得以迅速成长。留用人员大多数都是原在国民党军队服役的,有的学员对这些有着丰富理论知识的教员存在抵触情绪,孔从洲耐心说服教育他们,要他们尊重这些教员,这些教员军事知识全面,学员们应当向他们学战术、学技术,以便今后学员们回到部队为炮兵建设服务。

同时,孔从洲还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对这些教员采取坚决保护的态度,给骨干打招呼,讲清这些从旧社会旧军队过来的人不要随便给他们戴政治帽子,思想改造不能要求过高过急。

孔从洲还多次与这些教员谈心,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他们,使他们很受感动,从而以最大的工作热忱投入到教学当中。同时孔从洲也注意自己培养起来的教员,使这些人员成为教学骨干;并努力使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办好学校的思想基础。

孔从洲在高级炮校工作的五年中,学校共训练三期正规班,几期短训练班和外训班。共培训了近四千名学员,后来大都成为我军指挥员。当时的国防部长彭德怀视察该校时给予了高度评价,视察之后国防部决定,此校作为接待外宾的军事单位之一。

炮兵工程学院首任院长

1960年12月孔从洲受命组建炮兵工程学院,该学院是以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为基础,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炮兵工程系合并进行扩建而成。孔从洲作为首任院长为学校的选址基建投入了全部精力,几经辗转,学院校址最终于1962年9月选在南京的中山陵南麓,在选址的过程中,学院教学也一直在正常进行没有中断。

此时又适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孔从洲和学校的每一位成员的所经历的困难是难于想像的。办一所理工科大学,当年组建,当年即大量招生、开课在今天尚且是个难题,可是孔从洲他们那代人却做到了。

孔从洲作为院长一直注重发展教师队伍。在炮兵工程学院的建院初期,受到当时党内左的思潮影响,孔从洲的所作所为当然也受到大气候的影响,但是,他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力保护教员,比如在当时的教学队伍中,有一个家庭出身不好的数学助教,教授知识很受学生喜爱,却因出身问题政治部门提出要把他安排转业,孔从洲得知后坚决留下这位教员。

事后上级来责问他时,孔从洲说:“学校的教师就好比是打仗第一线的指挥员,不问青红皂白就把指挥员撤下来,这个仗还打不打?把他处理走了,我,或者您们首长去给学生上课,行吗?这样的好老师都不要,学校怎么办?”在孔从洲的坚持下最终留下了这位教员。

孔从洲在这所学院工作了四年就调走了,学院也几经易名,但是孔从洲一直关注着学校的发展并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为学校堤供帮助。今天,可以告慰孔从洲的是这所大学己成为驰名中外的国内重点高校——南京理工大学。

还在孔从洲任炮兵工程学院院长的1962年2月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单独接见了孔从洲。毛泽东详细了解了学院的情况,对炮兵工程学院的建设作了具体指示。毛泽东的这些指示对孔从洲以后在学院的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

军委炮兵副司令员

1964年6月,孔从洲调任军委炮兵副司令,他还一度兼任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分管炮兵科研和装置及核效应试验研制的发展工作。他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18年,直到他离职休养。

这时,孔从洲已是近60岁的人了,作为领导,他本可以当个甩手掌柜做个轻闲官,毕竟岁数不饶人啊!可是他作为科研战线上的门外汉却从头学起。他抱着先做学生再做老师的想法,求教于科研战线上的同仁,使自己对我军炮兵装备科研的总趋势有了深入和明了的认识。

1964年开始,孔从洲负责主管炮兵装备科研武器发展工作,成功研制大批的新型炮兵武器装备。其中包括:大威力压制武器、高空防空武器、新型反坦克武器。特别是在炮兵装备上发展了新型陆军战术导弹,比如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地地战役战术导弹等,为炮兵武器发展奠定了基础。

302(红箭八)防空导弹、74式双37高炮、牵引式双管25高炮、四管自行25高炮、双管35高炮、1983式122榴弹炮等先后都已定型装备部队。孔从洲曾在试验靶场讲:他在有生之年要把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83式122榴弹炮定型装备部队。这个目的达到了,该炮是现在各野战军陆军师主炮装备。

孔从洲在主持研制定型的新40火箭筒、国产反坦克导弹,以及新85高炮等项目,在项目立项的开始,就存在着很多分歧迟迟不能上马,是孔从洲经过自己的努力说服上级才得以实施。正如203(导弹)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兴治回顾往事时激动地说:“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是孔副司令始终支持我们,鼓励我们攻克难关,302(一种反坦克导弹)的研制成功包含着他老人家的心血。

”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炮兵武器装备专业宽、品种多、协作任务重,又赶上“文化大革命”的混乱状态,各种苦难也接踵而来,厄运也降临在他身上。

他虽然由于在周恩来总理的保护没有被关押,但也被撤销职务接受批判。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孔从洲还边挨批斗边以极大的协调、检查督促科研装备的研制工作。

孔从洲曾在靶场、基地深情地对科研人员讲:“新85高炮(72式85高炮)不完成,我就没有去八宝山的资格!”这话被这些科研第一线的人员传为佳话。恢复工作后,孔从洲觉得时间再也耽误不得了。

为了改变我军炮兵装备落后面貌。孔从洲以近70岁的高龄,下工厂,到部队,蹲在科研单位和试验基地,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协助解决实际困难。亲自参加新武器试,验足迹遍布边防各地。一种武器的研制、试验、定型、使用、装备部队要牵扯的部门很多,凡是需要他出面的孔从洲都主动与这些单位领导见面商讨解决办法。

当时经常联系工作的机关有五机部、四机部、一机部、八机部、国防工办、国防科委、总参装备部、作战部与军务动员部、总后军械部、空军高炮部、国家计委军工局、中国科学院等等。

这些武器装备的研制成功不是孔从洲一个人的功劳,但是没有孔从洲的协调和工作,这些成果取得的时日也会拖后。孔从洲与科研骨干是真心交友,他们有困难总找孔从洲解决:大到工作上的建议、举措,小到吃药生病的家长里短,他们都来和他商讨,孔从洲总是想尽办法帮他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