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东漆画 画家孙晓东和他的抽象水墨画作欣赏

2017-12-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孙晓东,山水画家,抽象水墨艺术家,1986年,他在写意山水画达到一定高度的基础上,创作了他的第一幅抽象水墨画<天地交

            孙晓东,山水画家,抽象水墨艺术家,1986年,他在写意山水画达到一定高度的基础上,创作了他的第一幅抽象水墨画《天地交合之夹角》,三十年以来,他始终潜心研究并创作了大量的抽象水墨作品,他向宇宙取材,画陨石,画天体,画灵魂深处的东西,技法极具表现力,思想性强,超凡脱俗,技法精湛,令人观后触目惊心,有着极深的学术价值,孙晓东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抽象水墨画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要想了解他的作品,首先要了解他非凡的人生经历。

他不仅是位优秀的画家,而且更是一位很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是真正能够称得上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者。

   陨石系列1号、规格120cm x240cm(局部) 《孙晓东作品赏析》孙晓东的人生经历是富有传奇色彩的,提到他当年到全国各地写生的故事,很多人都能想起当年那位风尘仆仆的青年画家。

那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在当时公路交通还并不发达的时代,他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途经十七个省和自治区,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他爬过太行、翻过吕梁、住过陕北窑洞、穿越过河西走廊、拜过敦煌石窟、走入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跨越过青藏高原……他有过在黄土高原喝不上水、在戈壁滩上风餐露宿、在大雪山上与狼共舞的惊险,这些艰辛的历程都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与能源,他一路作画千幅,与各地文化界知名人士广泛切磋交流。

清代画家石涛说过"搜尽奇峰打草稿",而孙晓东真的做到了。他走遍了中国的千山万水,作为山水画家有这种阅历正是最好的绘画基础,在近百年的画家群体中他是走的最苦,也是走的最远的画家。

陨石系列2号、规格120cm x240cm(局部) 《孙晓东作品赏析》 陨石系列4号、规格120cm x240cm(局部) 《孙晓东作品赏析》天体系列1号、规格120cm x240cm(局部) 《孙晓东作品赏析》孙晓东的创作灵感来于生活和大自然。

他的画取众家之所长,古法、今法无一不精,他笔墨功力深厚,作画大开大合,山水总是变化万千,墨气淋漓,一挥而就,造化天成,他的画气势很大,所画山川江河总是那么雄浑壮阔,气势如宏,笔下的苍松翠柏,总是迎风招展,坚强无比,正如同他的绘画精神,坚强中透着浪漫,浪漫中又充满激情,令人观后耳目一新。

他在突破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创作了大量现代风格的作品,同时深入研究抽象水墨。1990年他创作了巨幅抽象水墨画《天回》,使他的创作由现实题材转向为多元化的思维空间。近年来他创作了大量的抽象水墨作品,其中《陨石系列》和《天体系列》是他近期的代表作。

其大篇幅的水墨遍布画面,肃目而神秘,丰富且变幻的黑白神韵似乎能带着观者走进那无尽的苍穹,走入难以知晓的多维空间。如果你有幸能够观赏到他的创作,定会感觉到他真是一位敢于叩响神秘之门、重新创造宇宙的水墨大家。

天体系列2号、规格120cm x240cm(局部) 《孙晓东作品赏析》  2012年春,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艺术大师三人行》一书,登载了范曾、刘大为和孙晓东的作品;2013年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光耀盛世——当代翰墨巨匠》一书,登载了孙晓东、刘文西、范曾等三位画家的作品;2013年秋,外交部世界知识画报社出版了《中华文化大使》选登了孙晓东、冯远二位画家的作品,作为中国文化的使者,他们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

陨石系列3号、规格120cm x240cm(局部) 《孙晓东作品赏析》现在孙晓东的作品已经是价格不菲。

但是他从没忘记过将爱心奉献给社会,他经常参加慈善拍卖和义捐活动,仅2013-2016年间,他捐赠的画作价值达千万元,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赞扬。多年来他还曾帮助过两百多名困难学生完成他们的学业梦想,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他常说:画家如果重于名利就难以画出好的作品,作为一名艺术家,必须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创作,投入于事业,将爱心奉献于人民,才能使艺术创作更加完美,艺术境界得以升华,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没有坦途,要刻苦探索,我宁可去做一块铺路石。

天体系列3号、规格120cm x240cm(局部) 《孙晓东作品赏析》正是有了如此的胸襟,如此的追求,才能达到如此之高的艺术境界,这也是孙晓东在艺术生涯中艺与德的造就,他的事迹,以前就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等近百家新闻单位宣传报道过,许多国内杂志也都做过他的人物专访,并曾被选入《中国政协人才》、《世界名人》等多部人才大典,还被载入《中国改革文存》和《改革丰碑》等书中。

他一生有过艰辛,有过坎坷,有过辉煌,正可谓:半世功名尘与土,九万里路伴大风,浪击平生无憾意,笔墨传情尽彩虹。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孙晓东的人生就如同一首激昂的交响诗,一段又一段地呈现出其生命的华彩乐章。

                              ---      中国美术家交流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