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农博士(陈伯达之子)对建国六十年的评价:国殇60年

2018-01-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评陈晓农博士对建国六十年的评价 陈晓农还是个博士,他可比他老子差得不是一点,而是地上与天上的差别,普林斯顿大学社会经济学系的博士就这样的水平

评陈晓农博士对建国六十年的评价 陈晓农还是个博士,他可比他老子差得不是一点,而是地上与天上的差别,普林斯顿大学社会经济学系的博士就这样的水平?先不管陈伯达的理论对不对,人家有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 陈晓农博士的思维有逻辑吗?没有!

陈晓农认为60年中国的制度没有进步,就是因为“60年走下来的结果是中国在经济体制回到了原点,回到了1949年以前”,把“房子给拆了,拆完以后再花很大力气把它重新盖起来”。孩童都知道,拆了的旧房子与新盖的房子是不一样的。

虽然都叫“市场经济”,今天中国的经济制度与60年前国民党的经济制度一样吗? 一个人的着装是否得体与如何选择衣物有很大关系,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穿华丽的衣物的。而且,不同的场合还要穿不同的衣物。

同样道理,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是要相互适应的,不仅取决于当时的国内状态,也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年前听过一位香港的经济学者讲过,“经济学没有真理”。

其实,各个学科都是相对真理,没有绝对真理。但是,经济学恐怕离开真理的距离更为遥远。经济学更像是“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药方。比如,美国政府一会加息一会减息,一会采用凯恩斯主义一会又信奉经济自由主义,也是在倒腾。

前30年中国取得的两大成就,通过计划经济快速地完成了工业化,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普及教育,扫除了文盲和解放妇女。奠定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后30年通过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国现代化的旅程。

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教育普及和男女平等,中国如何能成为“世界工厂”?印度从独立开始就是所谓的“市场经济”和“民主国家”,也没有在制度上倒腾,它怎么没有成为那怕是半个“世界工厂”。 资本去某地投资不是看那里是不是“市场经济”的“民主国家”,而是能不能获得回报。

政局稳定,交通和通讯便利,是资本的基本要求。此外,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和从原料到市场完整的产业链,更是生产运营不可缺少的条件。中国在后30年的改革开放中,逐渐地转变了经济体制,使中国的投资环境对资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陈晓农博士认为这种转型是回到了历史的原点,只能说明他的历史观非常肤浅。 一些专家和公知自以为掌握了理论知识,就把某些理论当作教条,天天把它们挂在嘴边,甚至不惜代价地把它们当作终极真理来追求。

这完全是本末倒置! 现实世界中,没有绝对的好和坏的制度,也没有什么理论是终极真理。如何说有“终极真理”的话,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才是终极真理,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制度和理论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