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东天津 刘卫东:美国大选的冷热两重天

2018-04-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美国马拉松似的总统选举像一场大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美国总统大选候 选 人美国大选备受世界关注,因为美国的全球影响力,也因为美国大选的"戏

美国马拉松似的总统选举像一场大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美国总统大选候 选 人

美国大选备受世界关注,因为美国的全球影响力,也因为美国大选的“戏剧性”;而美国人对大选的“冷淡”,则因为大选并非美国民主体系的惟一平台。

新年伊始,美国艾奥瓦和新罕布什尔这两个小州就成为世界瞩目的地方。因为美国总统大选的初选最早在这里拉开帷幕,这两个小州突然间就成为世界各大媒体四年一度最热门的词汇。

尽管离大选投票还有10个多月的时间,但媒体已充斥着对选情的分析和细节的描述,靠这个新闻噱头赚足了目光。而真正的推手美国选民对此却不以为然,即使在最后的投票阶段,也只有半数左右的合格选民愿意“屈尊”前往投票站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美国大选吸引的内外关注为何出现如此反差?这是一个比预测选举前景更为有趣的问题。

当然,这首先是由美国的地位决定的。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自然而然,你可以不喜欢美国,但是无法回避它,美国的一举一动,或多或少都能对他国利益造成直接或潜在影响,如果另一个像布什一样热衷于单边干涉的候选人上台,整个世界不知又会面临怎样的未来。世界关注反映出的是美国的全面影响力,相比之下,作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实体,日本的选举就少有问津。

其实,从政治博弈角度关注大选的人并不多,吸引世界民众的主要原因,还在于美国大选的可看性。漫长的过程和丰富的“节目”,使选举中悬念迭出。你可以争取尽可能多的筹款,更加不辞辛苦的去和选民拥抱握手,但你无法预料预选的结果,无法预测超级星期二的大票仓归属何方,难以猜测各党副总统候选人的戏剧性提名。

全国代表大会之后,你无法推断三场辩论赛中谁的表现更棒。而在全国投票阶段,随着电视屏幕上红色蓝色州的交替增加,对最后结果的期待更让人兴奋不已。

这就像看一部电视连续剧,不断高潮迭起,而且越到最后越精彩。再加上美国媒体的强势和透明,候选人之间的揭短挖苦,整个选举期间忽上忽下的民调结果,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看大选难免会成为各国民众茶余饭后的消遣,毕竟这不是他们在本土能感受到的。

但是,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美国选民每年要选出50多万的工职人员,他们看惯了政客的煽情表演,也厌倦了没完没了的投票,很多人觉得选举就是虚伪的民主,自己也无力改变什么,与其出门投票,还不如关心一下身边的衣食住行,在家陪陪孩子。

不过,真正造成这种反差的还是美国的政治结构。在法律制度的保障下,美国社会经济运行平稳,政府行为受到严格制约,国内政策出台必须经过复杂的程序审核,再加上分权的国会和法院的制衡,独立的新闻媒体影响着舆论,利益集团也参与角逐,最终的结果使得国内政策基本围绕一个相对稳定的轴心运转;况且民意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除选举之外,他们还可以通过写信游说、参与利益集团、游行示威来表达自己的主张(新移民法案在国会两院和白宫之间修来改去至今无果,就是大量非法移民不断施压的结果)。

因此,主体民意最终都能通过各种渠道得到反映,不论谁上台对民众的生计都影响不大。

但在外交决策方面总统的自由度就大得多,国际社会基本仍处于无政府状态,很多国际问题的处理方式仍深受美国政府意志的影响,鉴于其强大实力可能带来的后果,世人自然不得不关心美国选民选出来的,究竟是温和待人的“慈善家”,还是崇尚暴力和制裁的“尚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