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士张伯驹:给陈毅作挽联引起毛泽东惊叹】

2018-03-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72年1月10日,当时的中共领袖******来到了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参加***元帅的追悼会,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向大厅走去时,他留意走廊两

1972年1月10日,当时的中共领袖******来到了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参加***元帅的追悼会,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向大厅走去时,他留意走廊两侧各界送来的花圈,发现张伯驹给***的挽联写得很特别,格外驻足观看,只见挽联的上联是:“仗剑如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河山,永离赤县。”;下联是:“挥戈挽日,接樽俎,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泉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阅后轻轻点头,赞许写得好。

我们应该从中看到,毛这位现代中国历史上的领袖、伟人,还是很有人情味和注重历史事实的,是一个懂得人是怎么一回事的一个性情人物!

张伯驹给***挽联的上联中的意思,可分为三个层面,一个是讲他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艰苦奋斗、转战赣闽南北、对党衷心不二;一个是讲他在新四军的砥柱作用和他后来率华东野战军作战江北的显赫声名;一个是讲***的逝世,万民哀悼。当然为了与下联的“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一句对称,在上联的末尾还有“回望大好河山,永离赤县”一句,这些是挽联立意和精妙之所在,也是让毛极为侧目之所在,彰显了张伯驹的才华!

大家知道,1972年对于***来讲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的叛党和自己对***的深度思考,再结合着中国人在年事已高阶段历来对人情世故倾注过多反思、尤其是自己的失误或遗憾的事情,促成了毛以出席***元帅的追悼会为契机,对老同志、包括党外的社会贤达和民主人士予以网开一面。这也说明,政治领袖人物在对待国家、民族、文化、历史等重大事情上绝对不能一手遮天、逆规律而动的!

我们欣赏现代中国政坛上的伟人-----***,其实还有一个大家皆为臣服的原因,这就是毛的国学深厚,毛的历史学知识深厚,毛对丰富掌握中国文化的精髓并予以活学活用的高超技巧鹤立鸡群,毛对观察现代社会事务万象并予以文言或典故或成语或佳句地概括和解读精妙得当,无人能比也。

现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后工业化时代、信息化建设和大发展的时代,怎样在瞬息万变的快速竞争的岁月中,始终还能固守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尤其是中国话的精妙来诠释社会发展的历史,这的确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是人类智慧和素养集成的一部分,是能够引起世界其他民族虚心学习和效仿的知识精华之一!

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河山,永离赤县。 挥戈挽日接尊俎,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原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

这幅扣人心弦、对仗工整的挽联,悬挂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一个不很引人注目的角落里。这是1972年1月10日,***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同志的追悼会。

9时许,***同志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出现在追悼会上。毛***面对***同志的遗像,默然肃立。

顷刻,他扫视着数以百计的花圈、挽联、挽幛。倏忽间,老人家像发现了什么!他缓缓地走过去,伫立在一幅挽联下,周总理和工作人员的脚步紧紧追上毛***。毛***低声吟诵:“仗剑从云……遍树红旗。”“中州张伯驹敬挽”,备加赞赏地说:“这幅挽联写得好啊!”老人家沉思了片刻,徐徐转过头来,向张茜夫人问:“张伯驹呢,张伯驹来了没有?”

“张伯驹没有来。……追悼会不允许他参加。他们夫妇俩从吉林回来,一没有落户,二没有工作,生活很困难。”张茜的声音低沉,强抑着眼中的泪水。

这时,毛***的目光又回到张伯驹的那幅挽联上,良久,他转过身子,对周总理说:“你过问一下,尽快解决。”

一幅挽联竟然引起了***同志如此重视,实属罕见。

此联用典浑然融化,巧妙贴切至极。张伯驹在联中深情地追忆了***同志非凡的战斗生涯和光辉的革命业绩,赞颂了***同志忠贞不渝的高尚品质,也表达了自己对***同志由衷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所以这幅非同寻常的挽联,引起了***同志的赞叹。几乎所有的刊物报纸竞相刊载,而且给予极高的评价。这是后话。

1月6日,***副总理与世长辞。张茜同志特派人通知了张伯驹夫妇。得此噩耗,伯驹老人捶胸痛哭,仰天***。他和着泪水书写了上面那幅挽联,托人转交给张茜同志。

此后,这对老人他们日夜盼望着能够接到参加追悼会的通知。然而,当时的历史背景,怎么会有可能呢?

1月11日早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以沉痛的声音播出了***同志追悼会已于1月10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的消息。张伯驹这时才知道追悼会已经开过了。知音永诀,连最后致哀的机会也被剥夺,他悲痛欲绝!

潘素听到广播以后,冒着凛冽的寒风和飘舞的雪花,匆匆上街,等了许久,终于买回一张《人民日报》。张伯驹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夫人,取过报纸,他读着《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消息,久久地凝视着***同志的遗像,又低声抽泣起来,一会儿变得脸色苍白,目光呆滞。夫人见状,急忙上前把他扶到床上……

***同志的逝世,对张伯驹的打击是很沉重的。他,一位旧世出身的知识分子,一位普普通通的百姓,国家的副总理曾先后三次邀请他到家里同桌对弈,开怀畅谈,而且***了解他、关怀他、爱护他,与他有知遇之恩,如今,他去了,永远去了……

其实,张伯驹夫妇的困境,虽然那位善良的吴同志没有向***同志如实汇报,***同志还是从张茜那里知道了情况。周总理前去医院看望***同志时,***同志忍受着疾病的折磨,向总理讲述张伯驹对国家的贡献和目前的窘境。中央文史研究馆的章士钊同志也已向周总理作过汇报,周总理已作了“予以安排”的批示,但是,那种特殊的年代,阻力重重,希望成了泡影。

周总理遵毛***嘱托,又亲自过问此事。此后,进展之快,异乎寻常。不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章士钊,亲自派员将聘请张伯驹为文史研究馆馆员的聘书送到了后海南沿的丛碧山房,并告之,这是毛***、周总理嘱咐和***同志生前嘱托办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