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伟词作家 闽西作家艺术家与红34师题材的情缘

2017-11-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观看电视剧<绝命后卫师>时,我想一定有许多闽西观众会觉得这么好的题材,为什么闽西籍作家.艺术家没有去发现.创作?其实,闽西作家.艺术家与红

当观看电视剧《绝命后卫师》时,我想一定有许多闽西观众会觉得这么好的题材,为什么闽西籍作家、艺术家没有去发现、创作?其实,闽西作家、艺术家与红34师题材早已结下极深的情缘,但由于种种原因而错失良机。

大约是2005年春夏时节,当时的市文化与出版局组织召开闽西客家题材、红色题材创作座谈会,我在重点发言中说到了红34师血战湘江的故事,时任市文化与出版局局长的张耀清决定与我们创作室二级编剧王保卫合作创作以韩伟将军为主人公的电影文学剧本《血战湘江》(后更名为《回家》)。

剧本写得峰回路转、十分感人,几易其稿后与八一电影制片厂、福建电影制片厂等达成拍摄意向,并多次参加深圳、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会招商,后发表在《文化闽西》杂志上。

2007年,正值龙岩市撤地设市十周年庆典,我市与央视联合举办《欢乐中国行·魅力龙岩》大型文艺晚会,我应邀参加策划和撰稿,在编导会上提出了反映龙岩地方特色文化两个题材供导演组选择,其中一个就是红34师的题材,师长陈树湘受伤被俘后拉断肠子壮烈牺牲。

还有,在广西灌阳新发现的一名幸存者,原红34师机枪连连长廖仁和,龙岩红坊人,当年受伤后被当地老百姓收留做儿子,后来由于贫困等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回乡。

导演组一听就选中了这个题材,让我带一个摄制组前往拍摄并邀请这位老红军回龙岩,准备让他在晚会上与家乡亲人现场相认。然而,因担心当时93岁高龄的他在往返飞机上的安全,我最终只好把采访录像以及他的儿子、孙子带回晚会现场。

2011年、2012年清明节,经省、市领导和相关方面努力,坐落于广西湘江边上的纪念红34师的纪念碑、烈士墓相继落成,参加祭奠的除韩伟将军之子韩京京外,还有著名军旅作家、项南的女儿项小米,她感动于红34师的壮烈而接手这一题材,几易其稿写成电影文学剧本《断后》,并交给八一电影制片厂。2014年,该厂文学部编辑带着新接手修改《断后》剧本的编剧来岩座谈。

正当我们翘首以盼电影早日开拍时,不久,我们闽西籍的两位老领导——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袁锦贵和武警广西总队原政委、少将邱能扬带着编剧钱林森等来岩座谈,拟组织力量创作一部红色题材长篇电视剧,大家所谈题材就包括红34师。

《绝命后卫师》的成功,首先是钱林森编剧和董亚春导演能力水平高超,他们能把我们熟悉的党史、革命史中的故事和人物"陌生化",把历史的真实艺术化,并将其放在一个极端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历史大背景的极端冲突中,使各种人物关系在激烈冲突中变化、变形,从而走向人物性格完成的高点,就像是我们把糯米最后只做成了"饭",而他们却把糯米最终酿成了"酒"。

(作者系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原主任,国家一级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