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苏轼诗词中所体现的豁达 乐观

2017-07-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中国诗歌史上,宋朝时继唐朝之后的又一个收获极丰的时代,这一期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奇情状彩的唐诗一道构成了不可逾越的并峙双峰,从而使唐音宋调

在中国诗歌史上,宋朝时继唐朝之后的又一个收获极丰的时代,这一期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奇情状彩的唐诗一道构成了不可逾越的并峙双峰,从而使唐音宋调成为中国诗史上交互作用,不断推移的两个传统,作为“一国之艺”的诗歌经过千锤百炼,引起了波澜壮阔的变化。

而他——苏轼,无疑是宋代文学史上最为引人注目的大家之一。他——苏轼,从小我们便在语文课本中耳熟能详的人物,最早知他还是他那首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那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被蕴含其中的深刻人生哲理所震撼!他——苏轼,典型的中国士大夫形象,成熟的知识分子。他——苏东坡,一位罕见的文学巨匠,一位胸怀坦荡的官员,一位倜傥潇洒的才子,一位乐观向上的凡人。

历史见证了他的睿智,他的故事已经流行了千年,历久弥新,经久不衰,与此一切相伴的还有他的机敏而又劲锐的诙谐豁达。他又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系统典型,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一些方面,他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而最能体现这一切的还是在他的诗词里:
贬到杭州,他没有有抱怨,反而高兴地欣赏西湖美景。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六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贬到黄州,他有悲愤,有感伤,但更多的是悲愤而笑的自嘲和随境而适的旷达。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初到黄州》
贬到惠州,在那荒凉炎热之地,他却要说出荔枝的美味,而更能体现他的随遇而安。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贬到谵州,他没有怨,没有悔,而只是能感到祸中得福,真是胸襟阔大,宠辱不惊。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苏轼在逆境中以超脱的态度面对人生,创作了大量的名篇,奠定了他在北宋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地位,而最能集中体现他那无人能及的豁达,乐观这点的,还是他那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创作于苏轼贬谪黄州的第三年,上片写作者手持竹杖,不顾风吹雨打,在风雨中缓步徐行的样子,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而又以“莫听”点明外物不足以影响他之意,首句就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个性。

“何妨吟啸且徐行”他在雨中漫步,还要***吟诗,何等的潇洒!下文中的“谁怕”二字,更是充满了挑战色彩,显示了他傲世蔑俗的气质。“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里的“烟雨”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也暗喻着人生路上和仕宦途中所有的坎坷艰难。

面对着一切,苏轼没有丝毫畏惧,而是一任自己的个性飞腾张扬!下片写回去的路上雨后天晴的感觉,“山头斜照却相迎”,自然界的阴晴不定尚且如此,那更何况茫茫宦海呢!

所以,东坡产生了“归去”的想法。罢!“也无风雨也无晴”才是人生的最佳境界!
此词虽取材于平常的生活细节,但却将东坡的豁达,乐观跃然纸上。纵观苏轼一生,分明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啊!
说苏轼乐观,豁达,是因为他在经历人生的“烟雨”,仕途的坎坷之后还是那么超然无累,在苦难中他张显出生命的活力!

正所谓“灾难舛途没有愚钝他对生命的灵慧的感悟,艰难困苦不曾消磨他对生命的敏锐和洞察。相反,经历种种之后,他更懂得收藏和珍惜一点一滴的快乐,活出了一派天真,一派精彩!”“如果他是天仙,可能还真的让人敬而远之,可是他是天仙,却偏偏化作了人,化作了苏轼苏东坡。


懂苏轼者懂人生……
文化是人类群体生活实践在物质和精神上所创造的成果总称。一定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苏东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继承和弘扬诸如巴蜀文化、周秦文化、荆楚文化、***文化、岭南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天才与通才。

他在中华大地上的言论作为,是宋及宋代以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并对当时和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起着巨大的作用。

东坡独自一体地创造了仕宦文化、伦理文化、空间文化这样三维观照、时空交错,每一维中又形成一种三维整合效应的文化现象,即“东坡文化现象”。我认为,“东坡文化现象”始创于山东密州,发展于湖北黄州,具体地说,即苏东坡的文艺创作成熟于密州,经徐州,而进入黄州,发展辉煌,达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