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上课炒菜 狠狠地刺疼了我们早已麻木的神经

2018-05-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学生上课炒菜,狠狠地刺疼了我们早已麻木的神经.近日网络曝出广西永福县一乡镇中心小学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划分班级,将成绩最差的学生"分配到最差的教室,配备代课老师",有家长将其称为"学渣班".在班上,早退旷课.打架斗殴.抽烟赌博.早恋等问题一大堆.最荒唐的是教师在上面讲课,竟然有学生在教室后面炒菜. 资料图:学生"老师在讲台上授课,几个后排的学生,用自制设备炒菜,大家轮流带烹饪材料.酒精.食用油."学生上课炒菜出现在小学的课堂上,笔者不禁有一种&quo

学生上课炒菜,狠狠地刺疼了我们早已麻木的神经。近日网络曝出广西永福县一乡镇中心小学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划分班级,将成绩最差的学生“分配到最差的教室,配备代课老师”,有家长将其称为“学渣班”。在班上,早退旷课、打架斗殴、抽烟赌博、早恋等问题一大堆。最荒唐的是教师在上面讲课,竟然有学生在教室后面炒菜。

资料图:学生“老师在讲台上授课,几个后排的学生,用自制设备炒菜,大家轮流带烹饪材料、酒精、食用油。”学生上课炒菜出现在小学的课堂上,笔者不禁有一种“穿越”到某某技校的“乱入感”。学校单纯以学习成绩的好坏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是不是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如此“因材施教”的做法是不是与教育公平渐行渐远?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每一个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人对这句话都不会陌生。看似一句戏谑的玩笑,却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缩影。为了提高考上重点学校的学生比例,以考试分数线为标准,将成绩靠前的学生安排到所谓的“重点班”、“实验班”,而其他学生则被划入“普通班”甚至是“差生班”。如此奇葩的“因材施教”理论我们早已见怪不怪、甚至习以为常。但是当“差班学生上课炒菜”的“奇闻”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还是狠狠地刺疼了我们早已麻木的神经。

根据心理学家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类的智力表现为多元化,包含逻辑、形象、社交、运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把成绩差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学习成绩可能会变得更糟。所以仅以学习成绩好坏划分“重点班”、“差班”并不科学,反而会给孩子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小编认为,“唯成绩论”的教育模式不仅不是因材施教,甚至是隐形的教育歧视。学校歧视差生,只会让差生越来越差,采取这种“破罐子破摔”的极端教育模式,只会耽误孩子的未来,实属有害无益。

学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本身无可厚非,可是为什么要划分优等生和差等生?看看那些优等生们一经不起挫折就跳楼轻生,差等生们从小就自暴自弃,抽烟喝酒打群架。“唯成绩论”的“因材施教”,难道还不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