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兵败4大谜底 真假翼王难以分辨

2017-10-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石达开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非常著名的起义运动,虽然石达开英勇善战,但是最终还是被困兵败.而石达开兵败后有许多谜底至今没有得到解释,一起来看看.安顺场,这个距四川省石棉县城十余公里的场镇,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1863年,石达开麾下的数万太平军将士在这里全军覆没,石达开被俘,于1863年6月25日在成都科甲巷被凌迟处死.1935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军在这里突破大渡河天险,一举粉碎了蒋介石妄想让红军做“石达开第二”的阴谋!石达开英勇就义,临死前侃侃而谈,毫无怯懦,“枭杰之

石达开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非常著名的起义运动,虽然石达开英勇善战,但是最终还是被困兵败。而石达开兵败后有许多谜底至今没有得到解释,一起来看看。

安顺场,这个距四川省石棉县城十余公里的场镇,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1863年,石达开麾下的数万太平军将士在这里全军覆没,石达开被俘,于1863年6月25日在成都科甲巷被凌迟处死。1935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军在这里突破大渡河天险,一举粉碎了蒋介石妄想让红军做“石达开第二”的阴谋!

石达开英勇就义,临死前侃侃而谈,毫无怯懦,“枭杰之气溢于眉间”。石棉的百姓怀念他,至今当地人仍传说着“当年在成都赴死者不是石达开,而是他的替身马某”。那么石达开到哪里去了呢?老百姓说他上当地的大洪山修道去了,最后无疾而终。石棉县的大洪山上曾有一座由百姓自发修建的祖师庙,当地百姓相传,庙中那位耳阔口方的“祖师”颇有当年石达开的风范。

长期以来,人们就流传着大渡河畔有翼王窖藏的故事。1936年夏,刘湘从四川越西县(当时无石棉县)安顺场赖某处获得了有关石达开窖藏的情报,当年秋天便进行挖掘。为了对外界保密,刘湘下令组织了一个“宁属(四川西昌专区所属)森林矿产调查队”,配备武装,进入安顺场。这次“调查”由一个叫聂中阳的中校营长负责,参加挖掘的工兵有一千余人,窖藏地址在安顺场的上场尽头、松林小河畔高升客店后院的灶间。这处窖藏,系从山壁凿一洞穴,用石条砌门封固。挖掘人员初入其内时,只觉霉气袭人,令人头晕目眩。待霉气散去后,在洞穴中发现了尸骨残骸及零星的金玉饰物,另有金抹额、袖箭筒、护手、木刻等,大都残缺不全。

根据情报,窖藏共有三处。挖掘者开掘第二个洞穴时,发现穴内较为干燥,找到了零星杂陈的金、玉、银、铜、水晶、玛瑙等器物共十余件,均装箱后运往成都交由刘湘的夫人保管。正当“调查队”准备挖掘第三处洞穴时,风声传到了蒋介石的耳朵里,蒋立即下令停止挖掘,由国民党行政院及故宫古物保管委员会共同电令四川省政府:“禁止地方机关借任何名义擅自开采森林矿产及毁凿古迹文物。”因此,刘湘也就只好做罢。

1980年5月,一个当地农民在当年刘湘挖掘窖藏附近的松林小河里拾得一个9两重的银锭;2000年8月,人们又在安顺场的一户农民家中发现了一把太平军的军刀,照片登在《雅安日报》上。然而,到底有无翼王窖藏,第三处窖藏在哪里?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石棉县县志办公室在修志时,了解到一个情况:当年翼王携其宰辅曾仕和、黄再忠、韦普成及幼子石定忠在被押赴凉桥清军大营途中,遗失了随身佩剑。以后这柄宝剑“阴差阳错”,竟被安顺场绅士赖林学获得。这柄宝剑长二尺四寸,可卷舒,寒气逼人,削铁如泥;六寸长的剑柄嵌着金珠,沉香木的剑鞘饰着紫金魔铜,方圆数十里的人们纷纷前来观剑。赖林学查考诸多史籍。方知此剑名叫“雄精如意”,乃翼王心爱的佩剑之一。赖林学将其视为传家之宝,后来交到他的儿子赖进学手里。民国十三年,赖进学因战乱举家迁往雅安避难,不慎将宝剑遗失。这柄剑最后一次露面是解放初在成都举办的一次展览会上,从此杳无音讯。

石达开的佩剑不知去向,而石达开留下的八把镶珠嵌玉、价值不菲的椅子却被四川的一位大地主刘文彩收藏。据称,这八把椅子是天王洪秀全赏给太平天国八位大王的厚礼,也是曾国藩属下的名将鲍超在与石达开血战后获得的战利品,上个世纪30年代流入四川,现藏于四川大邑县刘氏庄园珍宝馆内。

1863年5月,面对清军、土司、彝兵的团团包围,石达开英雄末路,最后被俘,几个皇娘投江自尽,部分太平军逃入深山,在民间隐姓埋名,活了下来。但剩下的几千残兵却被川督骆秉章骗到今汉源大树堡的一个祠堂内,清军杀害了两千余青壮后,遣散了老弱病残及新兵四千余人,现在大渡河两岸及小凉山一带仍有太平军后裔。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蒋介石闻讯极为震怒,他调兵遣将,在大渡河畔布防并严密封锁,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他扬言,要让“朱毛红军”在这里成为“石达开第二”,言之凿凿,凶焰逼人。大渡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在红军到达安顺场后,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件,那便是毛泽东夜访老秀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