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死腹中的帖木儿东征中国

2017-08-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公元1403年春,时年67岁的跛子帖木儿在扫荡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后,达到了他事业的顶峰.至此,他带给半个亚洲以巨大恐惧已经6年了:1398

公元1403年春,时年67岁的跛子帖木儿在扫荡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后,达到了他事业的顶峰。至此,他带给半个亚洲以巨大恐惧已经6年了:1398年,他从自己位于乌兹别克的首都撒马尔罕出发,占领北印度;1399年占领伊朗;1400年攻入土耳其;1401年占领叙利亚和伊拉克;1402年回到土耳其,在7月的安卡拉会战中俘虏了其苏丹巴耶西德。很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布尔萨沦陷,少数土耳其人逃到希腊,逃脱了被屠杀的命运。欧洲人有理由为他们未来的命运担忧:6年以前,奥斯曼土耳其骑兵刚刚在保加利亚重创了欧洲联军,被公认为当时最优秀的军队,可是帖木儿却把它杀得全军覆没。非洲人也有理由担忧:一个世纪以前,埃及马穆鲁克王朝曾经在叙利亚全歼过当时所向无敌的蒙古骑兵,可是帖木儿却在一年之内就把它痛击过两次。

当年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征服中亚和西亚后所建立的四大汗国,现在已经有三个(察合台、伊尔、金帐)臣服于帖木儿。似乎这个世界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强大的军队,这个假称蒙古成吉思汗后裔的突厥跛子(虽然他确实入赘给察合台汗国的公主,是蒙古人的女婿),似乎无论在欧洲还是非洲,都将势如破竹。可是让西方人长舒一口气的是,帖木儿却突然停止西征而东返了。原因无他,因为地球上另一侧发生了意外事件,猛烈地刺激着他的神经。他要回去圆一个他做了半个世纪的梦。帖木儿回去后立即会见曾被他击败的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建立者是帖木儿同族的突厥奴隶)使者,他知道之后还有位客人要见,已等他多时了。
这位客人是已经被扣留了8年的来自遥远东方的大明使节郭骥。他是为向帖木儿催收已拖欠多年的贡赋到达中亚的,却不幸被扣留8年。而帖木儿就在各国使者面前指着他大喊:你们的猪可汗叛父害侄,是个大混蛋!我现在要去讨伐他!显然,帖木儿懂一些汉语,他知道朱就是猪的谐音,所以才骂朱棣叫猪可汗。
二:阴谋

帖木儿第一次向明朝纳贡是在公元1387年,洪武二十年九月,帖木儿首遣回回满剌哈非思等来朝,贡马十五,驼二。不应忘记,陕西和甘肃直到1387年才纳入明帝国的版图,帖木儿实际上是西方国家中第一个承认明朝并派使团来明纳贡的国家,因此朱元璋对他有好感。公元1395年,帖木儿给朱元璋写了一封外交信函:洪武二十七年八月,帖木儿贡马二百。上表曰:恭惟大明大皇帝受天明命,统一四海......臣帖木儿僻在***之外,恭闻圣德宽大,超越万古......臣无以报恩,惟仰天祝颂圣寿福禄,如天地永永无极。
朱元璋根本不了解帖木儿帝国的真实情况,被这封近乎无耻的阿佞颂扬文章深深打动,命给事中傅安等赍玺书、币帛报之,并赐宾钞偿之。

实际上,帖木儿帝国与明帝国的版图和国力相差无几,帖木儿绝非诚心归顺,他称臣并年年派使者来华,目的就是刺探明帝国的情报!
据当时在撒马尔罕的西班牙大使克拉维约回忆,帖木儿最后一次派使团向明帝国纳贡是在公元1396年,到达南京是公元1397年。当年11月,明朝傅安使团也抵达了撒马尔罕。据帖木儿手下的阿拉伯人雅兹迪回忆,傅安水土不服,急着想回国。但帖木儿却把他扣押起来:(傅)安至其国被留,朝贡亦绝。寻令人导安遍历诸国数***,以夸其国广大。实际上,帖木儿已经准备进攻明帝国了。但就在此时,他的孙子皮尔穆罕默德在印度河战败,于是他先亲征印度获胜,又连续击溃奥斯曼土耳其和埃及马穆鲁克王朝,中国圣战因而一拖再拖。
在伊朗,帖木儿听说了朱元璋死亡,孙子朱允炆(建文帝)继位的消息。一年后,朱允炆的叔叔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帖木儿本来以为,朱棣仅占有北京一隅对抗全中国,本来不应该有胜利的希望,但战争却久拖不决,充分暴露出朱允炆的无能。几乎与帖木儿在安卡拉击溃土耳其同时,朱棣的叛军攻破南京,朱允炆失踪。消息传来,帖木儿立即决定放过手下败将土耳其和埃及,回师中亚,去准备他的中国远征。只有征服曾经被蒙古人征服过的中国,他才能恢复成吉思汗帝国的全部领土,名正言顺地成为全蒙古人的大汗。

帖木儿东征明帝国的主要目的在于重建成吉思汗帝国。当然当时在西亚的突厥人和蒙古人,已经全部改信皈依了伊斯兰教,所以他的远征也有宣扬伊斯兰教的意味。经过十多年的情报侦察,帖木儿对新疆和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地形、兵力部署已经了如指掌。当时叫蒙古斯坦的新疆地区是蒙古察合台汗国属地,帖木儿手下的蒙古将领有全套地图。公元1400年,帖木儿的孙子伊斯坎达就在蒙古斯坦发动过一场战争,攻下了于阗等地,一直推进到塔里木河后撤军。
帖木儿还做着建立同盟工作,他努力撮合自己的几个孙子,与不信伊斯兰教并一直住在老家蒙古高原的蒙古各部落首领的女儿们结婚。他甚至对那些真正的蒙古人说:帖木儿的子孙岂能与成吉思汗的子孙相提并论?朕千秋万岁之后,自当在成吉思汗的子孙中择贤而立。


按照帖木儿自己挑选的线路,他的骑兵从于阗到北京需要走161天。最大的挑战是水源匮乏。军用地图上面确实标有所有重要的水源,但依然难以供应他的大军。因此帖木儿决定:自己先率20万精兵东征,并留一部分士兵沿路屯田,此后从中亚逐年调援兵,打一场长时间的持久战。他的兵力不是问题,印度之战动用了80万军队,俄罗斯之战30万,土耳其之战50万。元时回回遍天下,帖木儿自己把中国甘肃、陕西、宁夏、四川等地的穆斯林和蒙古人视为是潜在兵源。
为了防止远征计划泄漏,1404年冬天,所有外国人都被勒令离开撒马尔罕,其中也包括西班牙的克拉维约大使。可我们还能通过分析帖木儿此前的一些言行,猜测出他的大致进军计划:若初期的外交、间谍和军事行动都不顺利,就实行缓策,夺取整个新疆,等待援军,再图攻明;中策是直入河西走廊,夺取陕西,先巩固陕甘宁,再等援军慢慢打;急策,若真正的蒙古首领们和他积极配合,打的顺利,就沿黄河东进,截断大运河,与蒙古人围攻北京城。

黄河稳定,再图江淮,因为那里河流多,不适合他的骑兵。他想到还要找个中国青年(最好是隐瞒了信仰的穆斯林),宣传他是出逃海外的朱允炆,立他为傀儡中国皇帝,糊弄以忠君为信条的儒家知识分子,与朱棣对抗。此外,还要积极策反明军中的蒙古族和回族。
明帝国虽然努力学习唐朝制度,但依然继承了很多宋朝弊政,军队内重外轻就是一大问题。

兵部侍郎王邦瑞言:国初,京营劲旅不减七八十万,元戎宿将常不乏人。自三大营变为十二团营,又变为两官厅,虽浸不如初,然额军尚三十八万有奇。可见明朝开国时,京军三大营总兵力有七八十万,洪武四年裁减至二十万七千八百有奇,永乐初年又扩编到三十八万有奇。
明边军则实行卫所制,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面对帖木儿,在第一时间要做及时抵抗的是陕西都司和陕西行都司。陕西都司下辖15卫2所。陕西行都司有12卫3所。
就是说帖木儿要对付的明军第一线兵力共计27卫5所约15万5千人。二线兵力为山西、河南、四川都司,共计33卫14所约20万人,京军比地方军多的多,内重外轻非常明显。其余部队距离太远,很难在半年内赶到陕甘宁。
帖木儿和明朝两军在第一线的作战部队可能都有夸大,但至少在10万人以上是没说的。帖木儿的援兵会不断的从中亚赶来,明军的援兵也会不断的从河南和山西赶来。帖木儿可以在新疆就地招兵,明朝也可以在陕甘宁就地招兵。论士兵数量,没有哪方占据绝对优势。明军占有防御地利,帖木儿也以擅长攻坚闻名。从纯军事角度看,双方的实力属于同一个档次。

据帖木儿的副将阿拉伯人雅兹迪回忆,帖木儿出兵的后勤工作从未做得如此次这般扎实,真是粮积若山,马羊成海。公元1404年11月27日,他率军离开撒马尔罕,踏上了中国圣战之旅。在冬季翻越白雪茫茫的天山固然辛苦,但总比当年在叙利亚沙漠被晒得半死要舒服一些。部队推进至阿富汗锡尔河时遭遇大雪,河面开始结冰。帖木儿在河岸上驻扎了50天,等河冰冻结实。这期间,他去祭拜了一位伊斯兰教圣人的陵墓。在过去几年中,帖木儿最优秀的几位子孙相继去世,令他极其悲痛,哀叹自己没有成吉思汗的福气,虽然百战百胜,但总得自己亲自出马。帖木儿的前锋部队,已经在公元1405年新年翻越天山,1月6日推进至伊犁。帖木儿命令右路军总司令、他的皇孙哈里苏丹加紧进军,务必在三月初攻到现在新疆东部的哈密(明朝国境的最西端)。这位哈里苏丹刚刚爱上了一个黑人女仆,在帖木儿家族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但他打起仗还是不负众望,于2月下旬推进至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县),此处离明帝国最西端领土哈密还剩400公里。
直到现在,明帝国才发觉可能要出事。没有人知道哈里苏丹是打算就此止步,还是继续东攻哈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