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一世指的是谁 名字为何成为土耳其帝国国号

2018-04-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奥斯曼一世建立了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之一,也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个国家在历史上曾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那么,它的创立者奥斯曼一世究竟是怎样一个君主呢?奥斯曼一世(Osman I,1258-约1326),也称为奥斯曼·加奇(Osman Gazi),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的创建者.生于小亚细亚北部的瑟于特,原属中亚西突厥乌古斯人卡伊部落,为埃尔图格鲁尔之子.他开始时是从父亲埃尔图鲁尔加齐处继承了贝伊加齐的称号,但后来他的统一和征服活动使他成为一个大帝国的奠基人.奥斯曼一世个人资料中  文  名:奥斯曼

奥斯曼一世建立了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之一,也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个国家在历史上曾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那么,它的创立者奥斯曼一世究竟是怎样一个君主呢?

奥斯曼一世(Osman I,1258~约1326),也称为奥斯曼·加奇(Osman Gazi),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的创建者。生于小亚细亚北部的瑟于特,原属中亚西突厥乌古斯人卡伊部落,为埃尔图格鲁尔之子。他开始时是从父亲埃尔图鲁尔加齐处继承了贝伊加齐的称号,但后来他的统一和征服活动使他成为一个大帝国的奠基人。

奥斯曼一世个人资料

中  文  名:奥斯曼·加齐

国      籍:奥斯曼帝国(土耳其)

出  生  地:索古特

出生日期:1258年

逝世日期:1326年

职      业:奥斯曼帝国苏丹

信      仰:伊斯兰教

主要成就:建立奥斯曼帝国

前      任:埃尔图鲁尔加齐

后      任:奥尔汗一世

在      位:1299–1326年(27年)

奥斯曼早年随父习武,协助其父为罗姆苏丹国守卫边境。曾在当地苏菲派长老埃德巴利约处学习苏菲学理,并与其女玛尔哈顿结婚。1281年继其父担任部落首领,袭边境贝伊职位。他与苏菲教团首领和加齐社团(自由民的组织)结盟,逐步提高自己的政治威望。他招募军队,壮大军事力量,不断向外扩张,率军多次打败拜占庭帝国雇佣军,先后占领卡拉贾希萨尔、比莱吉克、亚尔希萨尔等要塞,定首府于耶尼谢希尔。1289年罗姆苏丹被迫承认他夺取的全部领土为其封地。

13世纪末,罗姆苏丹国王室衰微,境内各突厥小公国的贝伊纷纷独立。1299年,奥斯曼利用这一时机,正式宣布独立,称“加齐”,建立土耳其国家,成为小亚强大的公国之一。他执政时,宣布逊尼派教义为正统信仰,遵奉哈乃斐学派教法,国内宗教问题由教法学家协商决定。奥斯曼本人信仰虔诚,恪守宗教功修,生活俭朴,圣战精神强烈。他曾代表小亚突厥各公国向波斯伊儿汗国纳贡。据史载,奥斯曼去世后其家产只有数十件武器、10多匹马和200多只羊。土耳其史籍称其为“部落首领,加齐英雄”。

奥斯曼也许是历史上名声最响的帝王了,他的名字成为土耳其帝国的国号延续了600多年,这个庞大的帝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扼住大陆交通的咽喉,曾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最繁荣的帝国之一。

土耳其人是西突厥人中的一支,一个在世界民族大迁徙的洪流中饱经沧桑的民族,从中国北部到中亚大草原再到伊朗高原东部,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在伊朗东部的呼罗珊地区,他们成为真主安拉的子民。后来在“上帝之鞭”蒙古人的逼迫下,他们大约400户人家在首领厄尔图格鲁尔的带领下迁到了小亚细亚,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找到了安家之地。当时,控制小亚细亚大部的是塞尔柱土耳其人的罗姆苏丹国,罗姆苏丹给予同种的奥斯曼人以慷慨的待遇,将小亚细亚西北部同拜占庭帝国接壤的索古德地区封给了厄尔图格鲁尔,作为藩属以拱卫罗姆苏丹国。厄尔图格鲁尔就是奥斯曼的父亲。

1290年厄尔图格鲁尔死,32岁的奥斯曼继承了首领之位。当时的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奥斯曼的国家蒸蒸日上的同时,他的宗主国罗姆苏丹国在蒙古人的一再打击下分崩离析,1308年终于走到了它的尽头。在关键时刻,奥斯曼接过了土耳其的大旗,1299年宣布独立建国,自称埃米尔。1300年又自称苏丹(意为最有权威的人),这就是600多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源头。

奥斯曼一直避免向他的前宗主国罗姆苏丹国开刀,罗姆苏丹国灭亡之后,由于国力尚不够强大,出于策略,他又承认统治波斯的伊儿汗国为宗主国,曾代表小亚细亚各公国向这个蒙古朝廷纳贡。奥斯曼扩张的主要目标是异教徒的拜占庭帝国。千年古国拜占庭此时已如身患痼疾的老人,它的军队主要是雇佣军,又不再有东征的十字军给它支援,在真主名下团结一致的奥斯曼人攻击下节节败退。

奥斯曼先后占领的拜占庭城市有厄斯基色希尔、莱夫凯、卡加希萨尔、伊内格勒和耶尼谢希尔等地。他因为在1301年在巴法埃农战役中击败拜占庭军队,而赢得了“贝伊”的称号。他占领小亚细亚西北部的美朗诺尔城之后,将该城改名为卡加希萨尔,并迁都于此,作为进一步前进的据点。

接着,奥斯曼将目标指向了拜占庭帝国在小亚细亚最后的据点——布鲁沙,只要拿下了布鲁沙,通向欧洲的马尔马拉海峡便展现在眼前。这场围攻战进行得非常艰苦,前后持续了9年之久。在即将破城之时,奥斯曼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1326年,奥斯曼给他儿子乌尔汗留下了“要公正、仁慈、珍视学者、保护人民”的遗嘱之后,就撒手人寰了。乌尔汗攻占了布鲁沙,并迁都至此,将奥斯曼的遗体葬于此城,布鲁沙从此成为奥斯曼人的圣城。乌尔汗在位时期,奥斯曼国家继续发展壮大。

奥斯曼帝国从创始人奥斯曼到第10代苏丹苏莱曼大帝,300多年间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中间虽曾被帖木儿打败过,但强势不改),他的后继者中乌尔汗、穆拉德一世、穆罕默德二世、谢里姆一世、苏莱曼一世都是不世出的优秀统帅,使帝国的领土如气球一样越吹越大,直至灭了千年古国拜占庭,傲视三大洲。

奥斯曼统治期间,土耳其人逐渐从游牧走向定居生活。

从历史来看,在奥斯曼时代,他的国家尚为一个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小国,而且刚刚进入稳定的国家阶段。那个地跨三大洲的世界性大帝国是他的后继者们不断努力的结果。但这并不能否定奥斯曼的影响,没有奥斯曼这个开创者,就没有后来的这一切。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使自阿拉伯帝国崩溃以来四分五裂的伊斯兰世界又有了主心骨,而且由于土耳其堵住了东西方交通的陆路,使西欧人不得不从海上寻找新的交通线,于是有了后来的大航海时代。

奥斯曼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和组织者,在他领导下奥斯曼国家不断发展壮大。他成功的原因除了个人出色的才能之外,还有以下几点:1、他高举圣战的大旗,以神的名义,将宗教的和半宗教的团体凝聚在自己旗下,汇集成一股强大的力量;2、他对圣战中立功的人慷慨地赐予土地,从而赢得人心;3、他胸怀广阔,除了土耳其人之外,还接纳了大量其他民族的穆斯林战士,甚至能容纳非穆斯林。

阿金库尔号战列舰舰于1911年9月在阿姆斯特朗船厂开工,1913年1月21日下水,后巴西因其海军内部强大的重装备派质疑而不得不转售他国。1913年底该舰转售给土耳其,1914年1月继续建造,改名“苏丹奥斯曼一世”号,于1914年8月完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该舰正在试航,出于对土耳其政府加入以德意志帝国为首的同盟国的担心,该舰被英国政府没收,编入英国皇家海军,被命名为“阿金库尔”号(Agincourt)(也有译成:阿金库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