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董功 专访董功:一位活跃于中国设计领域的青年海归建筑师

2017-08-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董功: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于2008 年在北京成立.在七年的设计实践过程中,"设计需要面对问题"是我们一直相信的一种建筑师的工作态度,即设计要

董功: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于2008 年在北京成立。在七年的设计实践过程中,"设计需要面对问题"是我们一直相信的一种建筑师的工作态度,即设计要有对于客观现实的尊重,要有逻辑的支撑,有章可循,而不是建筑师自我意识的强加,或者对于时尚符号和表面形式的一味追逐。

当下中国的设计行业风气浮躁,快速批量生产成为普遍现象,以高度、规模和地标性为追求的评价系统成为主流,设计师因此无暇也无心顾及建筑设计更为本质的内容。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坚持"面对问题"的朴素态度才显得尤为真实和与重要。

    在这种真实的支撑下,对于"建筑和生活的关系"," 场地和体验"和"构造"的关注则是我们在建筑设计本体上的宏观取向。对我们而言," 建筑与生活的关系" 是建筑设计的本原问题。每一个建筑都是承载生活的容器,都在有意无意间,在不同程度上定义着使用者的生活方式。

我们相信这种定义起源于对于某种脉络的依循,它包括生活习惯、气候、人文条件、场地特征等众多因素。新的生活方式应该由此而生,但却并非是对既有生活类型的简单挪用或照搬,而是通过设计的智慧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使用者未曾经历过的生活体验。

这是新建筑存在的意义。对于"场地和体验"的关系,每一个建筑都应当是具体场地语境下的唯一产物,一旦脱离专属的场地环境,建筑将成为无本之木。

在每一次的项目设计中,直向建筑都会投入大量的精力,试图感知并发现项目和场地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潜藏的专属关系,并通过新的建筑的介入将这种关系揭示出来,建立一种人在"此地"的独特的生活体验,并借此将人的行为和情感鲜活地植入场地之中。

而作为生活载体的建筑空间,也因此获得了一种无法替代的和场地的内在联系。关于"构造"设计,我们感兴趣的是在每一个项目里如何准确地建立建造的秩序和逻辑,更完整地体现建筑设计的整体概念,并确保其在建造环节中得到贯彻。

留学生:你能说一下自己对建筑设计的一点看法吗?

董功:我认为建筑师是一个理性和感性的共存体。感性是个体和自然相通的情怀,对美的敏感,对于人性的感悟。而建筑又是一个太社会化、太复杂、太依靠前后顺序的事情,程序当中的客观条件和限制包括环境、功能、技术、参与者的协调管理等因素,这就需要建筑师具备理性态度,从而使得复杂局面得到梳理和控制,其中也包括设计的纵向思考和推进的掌控。

在我看来,感性和理性并不矛盾,它们往往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我认为一个好的建筑首先应该做到真正关注人的生活本身,应该对生活有积极的影响。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建筑中的一个角落、一束光,能对人的心灵有所启发,能唤起人的某种情感的延伸,那就是很高的境界了。

留学生:中美两国之间在建筑行业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结合自身经历,你觉得海归设计师应如何平衡这种落差呢?

董功: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有一个体会,那就是绝对不能简单地套用美国的那个状态用于中国的建筑设计。虽然美国在这一行业的机制更为完善,但是如果你没有那个背景、没有大的环境支持的时候,就很难把那个机制照搬过来使用。

虽然刚开始回国工作的时候我挺痛苦的,但在两种环境的碰撞之中我慢慢地发觉了其中的趣味(因为环境本身也有它蕴含的一些机会和能量)。事情总有两面性的,美国的建筑行业同时也反映了后工业时代的低效、教条;中国的建筑行业虽然不是那么正规,但还是能从中找到更多空间的。尤其是对于刚刚起步的建筑师来说,中国显然蕴藏了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