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检测进入“准时代” 平安好医生首席健康官刘涛参与研发

2017-12-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6世界糖尿病日临近,平安好医生携手其首席健康官刘涛发起 #非糖了得--糖尿病谣言大起底# 糖尿病慢病管理科普活动.活动于11月4日起在平安好医生旗下最有趣的医学冷知识科普平台"好病友说"及"平安好医生"官方微博同步引爆.据了解,刘涛将以平安好医生首席健康官身份参与平安好医生智能无创血糖仪穿戴设备的研发,并于第一时间微博点赞. 糖尿病科普引爆社交媒体 据了解,刘涛作为此次糖尿病慢病管理科普活动的发起人,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起"谣言大起底"活动,

2016世界糖尿病日临近,平安好医生携手其首席健康官刘涛发起 #非糖了得——糖尿病谣言大起底# 糖尿病慢病管理科普活动。活动于11月4日起在平安好医生旗下最有趣的医学冷知识科普平台“好病友说”及“平安好医生”官方微博同步引爆。据了解,刘涛将以平安好医生首席健康官身份参与平安好医生智能无创血糖仪穿戴设备的研发,并于第一时间微博点赞。

糖尿病科普引爆社交媒体

据了解,刘涛作为此次糖尿病慢病管理科普活动的发起人,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起“谣言大起底”活动,科普糖尿病日常管理健康知识,呼吁用户重视糖尿病这一慢性疾病。截至今日,该活动曝光量已达千万。同时,作为移动医疗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平安好医生目前已正式开启无创血糖仪等智能创新设备的研发,首次触及移动医疗硬件设备领域。此次平安好医生联手首席健康官刘涛研发无创血糖仪,或将糖尿病检测推进“准时代”。

糖尿病监测离不开科学管理

当然,无论运用哪种监测方法,糖尿病的治疗都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平安好医生高级医学专家朱莹告诉记者,“应根据病人的情况科学安排监测频率和监测点,如餐前、餐后两小时、睡前和夜间(凌晨2-3点)。至于监测频率,同样要依据患者的病情,比如,对于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可一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两小时的血糖;需要去医院的,可在就诊前一周连续监测3天,每天监测7个点——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和睡前,随后将记录拿给医生。只有科学管理血糖监测,才能合理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以及减少并发症,并降低慢病管理的医疗负担。”

虽然血糖监测早已得到认可,但在实践中仍面临连串尴尬。据了解,目前我国医院的临床应用中,血糖监测情况不容乐观,不仅医护人员对血糖监测的重视程度不够,医院对血糖监测的质控也存在诸多短板。基于此,以糖尿病等慢病管理为主要业务的移动医疗产品正趁势崛起。

今年的世界糖尿病日,刘涛化身糖尿病慢病管理科普达人,在此次平安好医生发起的糖尿病科普活动中发声,号召公众了解糖尿病,积极做好日常慢病管理,得到网友热烈响应及互动,引起广泛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