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影二十 韩国电影狂甩中国电影十几年?

2017-12-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一周,朋友圈被<釜山行>刷屏了.作为一部商业片,虽然情节上仍有硬伤,但<釜山行>无疑是成功的.据说已有超过千万韩国人看过了这部电影,不少中

这一周,朋友圈被《釜山行》刷屏了。作为一部商业片,虽然情节上仍有硬伤,但《釜山行》无疑是成功的。据说已有超过千万韩国人看过了这部电影,不少中国网友看完还发出了“韩国电影狂甩中国电影十几年”的言论。

@电影M ark 说:“一部很机智的韩影!扬长避短,不效仿欧美刻意渲染特效,懂得抓住在非常时期的人性细节,并加以笔墨刻画。有限狭窄的空间,人性弱点无限放大,其中几场戏非常巧妙,犹如《雪国列车》中的乌托邦般耐人寻味,精彩纷呈。

”@叙事大妈 说:“《釜山行》很大胆地做了一次亚洲面孔丧尸片的尝试,且先不说成绩,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值得赞扬。你说韩国人用的都是老掉牙的套路,我们这边连套路都懒得用。

人家这边丧尸啃人痛,我们自个儿地盘在演青春疼痛系(大抵是堕胎的痛吧),怪谁?怪我们嘴毒?要怪就怪自己不争气啊。”网友“娱乐独角兽”则表扬了韩国电影的叙事能力,“从很多韩国电影导演的身上都可以看到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套路。

但是韩国导演一直坚持的一条不变的准则就是讲一个合格的故事。虽然故事简单,但整个故事中细节丰富,由细节生发的人物将整个故事升华……同样拍摄类型片,韩国电影人知道核心是故事,在故事的基础上再追求特效,并且最后的注脚在社会。而我们恰恰最缺乏的是讲故事的能力。”

可韩国电影真的甩出国产片几条街?肥罗很纠结,“《釜山行》没有那么完美,更谈不上甩出中国电影几条街。如果仅论僵尸电影的娱乐性和动作场面的精彩好看,上世纪香港电影人林正英的那些僵尸片,早就甩出了《釜山行》几条街,亚视经典《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中编剧的超凡僵尸世界观和富有哲理性的剧本,又甩出《釜山行》几条街。

不是中国电影人不行,而是我们丢下的,别人捡起来了,而且还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完成了韩国式再造。这就是韩国电影崛起的奥秘。

某种意义上,《釜山行》对于僵尸片的颠覆,是革命性的。行动缓慢,是我们对于僵尸片中僵尸的基本印象,但《釜山行》中的僵尸,个个快得跟奥运短跑选手一样。还有英雄,也是我们对于僵尸片人设的大概印象。但在《釜山行》里,没有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英雄,甚至,没有一个完全没人性的反派。当编导有足够的自信,才敢于拍出这种与丧尸对战完全没有热兵器的血战肉搏,从而创造出一种‘亚洲僵尸电影’新类型。”

电影需要回到最基本的元素:叙事和人性,慈善亦然。最近,媒体连发两篇报道《陈光标:“首善”还是“首骗”》、《切胃减肥背后的陈光标:业务瘫痪债务缠身》,令陈光标再度陷入质疑旋涡。陈光标于9月21日15点58分,通过微博作出回应,称“两篇稿件道听途说、恶意诽谤、颠倒黑白”,要在9月23日召开发布会“展示有关批驳证据”。

陈光标会不会像以前遭遇的数次形象危机那样,依旧安然脱身呢?网友“胡印斌”坦陈:“像他这样根基并不扎实的人造偶像,在其发迹、走红的经行之处,依然留下了太多的问号,也留下了太多的纠缠不清的线头,扯直这些问号、理清这些线头,相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是的,一切悖谬人性的叙事都会有解开的一天,我们等得到。

其他看点还有———

张继科在参加某节目飞北京的时候,飞机上所有头等舱和商务舱的票都被私生饭(疯狂粉丝)买光了,他们没有办法最后和工作人员换成了经济舱,挤在里面十分难受。认证为“娱乐评论人”的网民“长腿胡乓”的一条微博让倒卖明星航班信息的产业链浮出水面。

在乔任梁追悼会上,陈乔恩含泪入场,离场时哽咽获搀扶。@窗外格格不入 写道:“周星驰不演了我们才想起欠他一张电影票。黄家驹坠亡了我们才想起欠他一场演唱会。乔任梁去世了我们才想起没有给他最宽容的爱。陈乔恩哭了我们才想起欠她一句公平的道歉。别再等了,别等到我们喜欢的人哪天不在了才后悔没有好好爱他们多看他们几眼多爱他们几天。”

@李子李子短信 说:“现在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生活晒在SN S上,微博也好,朋友圈也好。的确,你不会跟你朋友专门发条短信说我做了超好吃的早餐,或者给别人邮件自己的自拍照。SN S给了所有人一点点用表现欲满足自己的方式。

但是有些东西,你再也不会用personal的方式和你最亲近的人分享了。我变得很少倾诉,有什么都习惯性地扔朋友圈扔微博,知心的人越来越少。我大约是丧失了一部分交际能力。微博朋友圈都是越刷越空虚,我像是漂到了一个孤岛上,越来越深的孤独,只能像嗑药一样用更多的微博和朋友圈来填充。当然,有的人可能觉得这样更舒服。但于我而言,大约是该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