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定一妻子惨遭剖腹

2018-02-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转载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长征,不少夫妻从此永诀.刘晓农在2011年11月22日<扬子晚报>所撰<留守中央苏区的红军家属>一文介绍,

转载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长征,不少夫妻从此永诀。刘晓农在2011年11月22日《扬子晚报》所撰《留守中央苏区的红军家属》一文介绍,时任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长、中共建国后首任中宣部长陆定一的发妻唐义贞,因为怀孕确定留守。唐义贞被捕后,将写有下一个会合地点的纸条吞下,竟被剖腹强取纸条。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决定红军必须放弃根据地,实行突围西征的战略转移。限于随军出征的条件,不少夫妻不得不分离。其中有几对甚至天人永隔。
郭香玉被活埋
在苏区中央局秘书处担任收发员的郭香玉,与时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秘书长的谢觉哉,是1934年7月中旬才于瑞金结婚的。


特定的战争环境,决定着女同志随军出征是有条件的。郭香玉由于裹过脚,走路比别人慢,因此,连体检也不用,就被确定在中央组织局的留守人员名单内。


被留下来的郭香玉随地方红军转战到了闽西的永定、上杭一带,在山区游击了一个多月。1935年3月,在敌军四面围困的情形下,跟不上行动的郭香玉落入敌手。敌人将她押解到汀州,在得知她是谢觉哉的妻子后,大为重视。

但无论敌人怎么威逼利诱,郭香玉总是说:我保管的文件被他们烧掉了或带走了,至于丈夫谢觉哉,他什么也没有告诉我。凶残的敌人恼火了,在沙滩上挖了个坑,将郭香玉“倒栽葱”竖在坑里,威逼她招。郭香玉仍不为所惧。敌人气得将郭香玉活埋了。


遇难的不止郭香玉一人。因为怀孕,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长陆定一的发妻唐义贞,也被确定留了下来。她不幸被敌兵捉住,将写有下一个会合地点的纸条吞咽下去,敌人见此,竟然“剖腹强取”纸条!
范乐春永定病逝
曾任福建永定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福建省土地部长的范乐春,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民经济部部长林伯渠的妻子。红军长征前十几天,范乐春生下一个男孩正在坐月子。

显然,她是不宜随军征战的。
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十余天,范乐春将尚未满月的孩子委托给堂兄抚养。然后来到中共福建省委所在地——长汀县四都,参与对闽西游击战争的领导。
1941年5月,这位带病工作了几年的闽西女杰,怀着再也不能见到林伯渠的莫大遗憾,病逝在永定县的西溪赤寨山,终年39岁。


贺怡当了三年尼姑
贺怡与丈夫毛泽覃同时被留在中央苏区,有着不说也明的微妙原因:毛泽东之弟毛泽覃,是一向被“左”倾领导者看不惯的“毛派人物”。
留下来的毛泽覃担任中央分局委员、红军独立师师长。然而,在敌人的一次围剿中,毛泽覃英勇捐躯。
几个月后,贺怡一家由地下党员护送,来到三保经堂。

贺怡同父母当上了尼姑、道士。但贺怡没有忘记开展党的秘密活动,半年中发展了二十多名党员。
1937年8月,陈毅赴赣州与国民党进行合作抗日的谈判。贺怡得知消息,找到了陈毅。之后,她便赴吉安出任新四军通讯处统战部长。


陈碧英再嫁
红军长征时规定,确需随队伍转移的女同志,必须经过体检,由医院出具证明。董必武的妻子陈碧英的检查结果是:体重相差了一两斤,健康方面也有问题。因此,她只能留下来。
然而董必武未能料到,他此后再也没有了陈碧英的音讯。

1960年10月,董必武偕同妻子何莲芝重回瑞金曾讲道:“碧英比我小二十多岁,我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很深!她要是还活着,才四十多岁,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她!

”当时,瑞金的民政和文物部门都派人了解、调查,却未能得到有关陈碧英的任何讯息。
其实,陈碧英还活着,只是生活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山间小村。
陈碧英1934年10月中旬与董必武分别后,按照组织上的决定,她回到广东坪石的兴梅山坚持地下斗争。

不到一个月,中央苏区全部为敌所占,白色恐怖布满城乡。由于找不到地方党的组织,万般无奈,陈碧英于1935年3月回到老家乐昌县的坝口。在母亲身边起初的一段日子,老人赞同女儿去湖南找红军,找董必武。

可是,四周的形势日渐恶化,几乎每个村庄都驻扎了国民党的部队,母女俩的愿望渐渐地变淡了。母亲害怕会有人把陈碧英认出来,于是多次劝她再找个人嫁了。在村人的撮合下,二十五六岁的陈碧英与年及四旬尚未婚娶的穷苦农民严修道成了婚。


1950年,得知董必武还活着,且已有了妻子。陈碧英暗自长叹:“这是命啊!”1983年7月,74岁的陈碧英患病不起。这时董必武也已经逝世了8个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