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走路不稳是什么原因? 是由于机体老化病变导致的

2018-04-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老年人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机体的老化,而最近上海的李阿婆像小编反映,感觉走路越发的力不从心,走路经常不稳,李阿婆认为是年老体弱平衡力下降引起的.而事实上,专家给出了答案,其实除了平衡力之外,老年人走路不稳还要警惕以下三个方面.缺乏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不仅会引起贫血,更会引起脊柱变形等脊髓疾病,从而出现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等症状.不少老年人常由于不恰当的饮食习惯而导致维生素B12缺乏,比如饮食过于清淡,或者不吃荤腥,喜欢素食等.维生素B12的主要来源是肝.鱼.牛奶,老年

老年人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机体的老化,而最近上海的李阿婆像小编反映,感觉走路越发的力不从心,走路经常不稳,李阿婆认为是年老体弱平衡力下降引起的。而事实上,专家给出了答案,其实除了平衡力之外,老年人走路不稳还要警惕以下三个方面。缺乏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不仅会引起贫血,更会引起脊柱变形等脊髓疾病,从而出现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等症状。不少老年人常由于不恰当的饮食习惯而导致维生素B12缺乏,比如饮食过于清淡,或者不吃荤腥,喜欢素食等。维生素B12的主要来源是肝、鱼、牛奶,老年朋友可以多摄入,另外也可以通过维生素B12的片剂补充。缺钾。低血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四肢酸软无力,下肢最明显。豆类、蔬菜、水果吃得少,夏天大量出汗都容易导致缺钾,建议老年朋友少吃过甜、过咸的东西,平时的饮用水不要喝纯净水,以保证水中矿物质的补充。脑梗塞。很多人认为脑梗塞就会出现偏瘫、手脚不灵活,其实,走路不稳、经常头晕也是脑梗的前期症状,所以平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最好能去神经内科就诊检查,及早发现及早诊断才能及早治疗。老年人走路不稳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平衡力出了问题,专家指出老年人需要注意缺乏维生素B12、缺钾、脑梗塞已经成为需要警惕的三大方面,其实老年人不妨多用膳食食补,或者可以配合各种的规律温和的锻炼健身,自然可以告别走路不稳的状况。

走路不稳的原因有哪些?当脊髓、脑干、前庭、小脑及大脑皮质病变导致上述反射不能协调完成时肌肉病变时即导致步态不稳。(1)周围神经病变:如各种病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炎。(2)脊髓后索性病变:如脊髓痨,亚急性联合变性等。(3)前庭迷路性病变如前庭迷路炎症。(4)小脑病变:如小脑出血,小脑梗死,小脑肿瘤,小脑炎症等。(5)大脑额叶,颞叶,顶叶,枕叶,胼胝体等部位病变如出血,缺血,炎症,肿瘤等。老人上了年纪,容易腿脚不灵便,走路蹒跚甚至摔跤,这些都不只是“上了年纪”这么简单。山东丁奶奶66岁,最近上下楼梯经常往前摔跤,还总是崴到脚,走路还会莫名其妙越走越快,刹都刹不住,有专家指出这是帕金森病的表现。

到底老人走路不稳、老摔跤,应该到哪个科室看病?1.走路身体前倾,无法自行停止,可能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慌张步”是许多帕金森患者典型的症状之一。帕金森病人容易关节、肌肉的僵硬,导致走路起步困难,一旦开始行走,又会身体前倾,步伐小而且越走越快,好像“刹不住车”。此时,家人最好及时带老人到神经科就诊。2.动作不协调,走路笨拙,可能是共济失调,到神经科看看。共济失调的表现包括动作笨拙和不协调,步态蹒跚,行走不稳,走路时两腿分得很宽,甚至不能走直线,呈“Z”形前进。引发老年人共济失调的疾病很多,如脑血管病,颅内、脊髓的占位压迫病变,内耳疾病,周围神经病变,多系统萎缩,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等。3.走路颤颤巍巍,经常感到眩晕,到耳鼻喉科就诊。当耳朵出问题,尤其是内耳,就容易失去平衡感,走路也容易摔倒。如果同时还出现频繁眩晕,可以去耳鼻喉科做检查,一般来说,耳朵问题引起的眩晕和失去平衡感主要是耳石病和美尼尔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