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四中王新兵 天津四中的高三毕业生教育活动

2017-12-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填补教育的真空地带--天津四中的高三毕业生教育活动      近年来,不少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不适应,原因无疑有很多,其中

填补教育的真空地带——天津四中的高三毕业生教育活动

      近年来,不少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不适应,原因无疑有很多,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入学前教育的缺失。 天津四中在中学与大学的衔接教育方面做了可贵的尝试和探索,学校制定了主题为“明日的我们更灿烂”的毕业生教育活动方案,组织开展了“学会感恩”、“上大学,你准备好了吗”等活动,培养毕业生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做好升入大学前的准备。

学生:在专业选择和学习方面很有帮助 去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的王哲明曾经是天津四中的学生会主席,还是学校科技俱乐部的主席。从天津四中毕业后,王哲明曾作为优秀毕业生返校,指导学弟学妹填报志愿。“学校还举行‘大手拉小手活动’,邀请了南开大学机器人与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卢桂生等专家来学校为毕业生讲解科技知识,指导毕业生选择专业,告诉我们选专业不一定要热门,关键是要适合自己,要真正有兴趣。

这对我们很有帮助。”王哲明说。

据王哲明回忆,毕业时学校还为仅有的几个学生党员举行了思想汇报会,很多党员教师都来了。他们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党员提出了很多希望,给了他们很多建议和指导,并给他们讲做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数学老师王新兵和物理老师黄庭柏的一番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王哲明说。 “毕业后填报志愿时学校请了南开大学的教授,给同学们讲人生职业规划,要选择一个适合的专业上大学,要弄清楚一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或者至少一个阶段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同为去年毕业,如今就读于南开大学的张翊昕说,“我觉得毕业时老师讲的很有前瞻性。大学的学习生活与中学有很大的区别,当时老师对我们的提醒和指导很有必要。

天津四中补上了这一课,在我们还是准大学生时就提前对大学有了基本的了解。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沉迷于网络和游戏,而我们懂得了如何正确对待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学校请来了南开大学的蒋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大学的情况是怎样的,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与中学生有哪些不同,使大家提前对大学有一定的了解,对上大学有了比较充分的思想准备。

”现在南开大学读书的李彤回忆到,有些外地来的同学,刚到大学比较想家,学习上又没人管了,找不到管理自己的方法,非常苦恼。

“四中当时对我们的帮助和提高主要在学习方面。大学生比中学生有更多自由的空间,要学会如何利用时间,在这些方面我们有了更多的认识。

” 学校:“让他们做好进入大学的准备” “高中毕业后到进入大学前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很多学生无所适从,这很长的一段时间是我们教育的真空地带。”主管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李青副校长认为,这段时间里,家庭对毕业生的教育显然是不够的。

因此,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对毕业生进行教育。“对毕业生教育可以看作是高中教育的一种延续,是中小学基础教育应当努力的方向,这种教育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我们的学生从小一直被告诉该做什么,但上大学时突然没有人告诉他该做什么,他们可能感到很茫然。

所以在上大学前要给他们一些相关的教育,让他们做好进入大学的准备。” 李青介绍说,从去年开始,他们开展了一些活动。“我们和南开大学合作,让毕业生提前了解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应该是怎样的,让他们学会自己控制时间,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等。

”去年暑假他们请来南开大学的老师来给学生做讲座,教他们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我们还请已经上了大学的学生和毕业生作交流,同龄人的交流比教师直接的说教更有效,能更好地帮助他们了解社会”。

“我们请南开大学学生处的老师来给同学们讲大学的入学程序、学分制、住宿情况、人际交往、必修和选修课等情况,让他们了解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学们普遍感到受益匪浅。

”天津四中的孙吉旺老师说,有些学生对大学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大学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出入,所以进入大学后心理上有很大的落差。“我们通过这些教育,使他们对大学有更多的了解。

很多学生以为大学好像没人管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实并非如此。这些教育改变了学生对于大学过于理想化的认识,使他们对大学的认识更全面了。比如我们和学生讲,在大学里需要花很多时间学英语,考四六级,但不能因此忽略其他学科的学习。

”还有如何处理人际冲突,学校对人才的需求是怎样的,当前社会的就业情况等。“我们通过一些鲜明的例子让大家都乐意听。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让高中毕业生提前了解大学,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帮助的。

”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天津四中给每位毕业生发了一本大学生活指南。“对刚刚高中毕业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我们让他们对大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使他们少走弯路。”天津四中德育主任周树英说。

培养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   一个对母校不感恩的学生,很难想像他以后会对社会有负责和感恩的心态?对学校来说,感恩教育不仅不可缺失,而且相当重要。李青认为,高三学生在18岁左右,基本成人了,应当懂得感恩,并承当一些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为此,天津四中开展了“学弟学妹我想对你说”活动,通过讲座、座谈会、校会等形式,请已经毕业的同学现身说法,交流中学生活的体会,在校园网或宣传栏中留下毕业生的寄语。

举办18岁成人仪式,在仪式中让学生明确成年人应肩负的责任,增强其社会使命感。让毕业生回顾在四中学习生活的三年及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辛劳,以散文、随笔的形式,表达对学校和父母的感激之情。

以班级为单位制作毕业纪念册,每个同学在纪念册上留下一张相片,写下对老师的祝福,作为毕业礼物赠送给恩师。在校园内开辟“成才林”,各班在校园内种植一棵成长纪念树,作为毕业生的永久纪念。将自己不用的高中复习资料、书籍捐给图书馆,为学校做短期义工等。

不仅如此,四中还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教师,为毕业生做职业选择、角色心理过渡、社会交际等方面的专题讲座;组织高三毕业生参观人才市场,感受社会竞争的激烈;参观滨海新区,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献身家乡建设的情感;为贫困户做义工,为社会献上毕业生的爱心;参观医学院为捐献眼角膜、骨髓等社会志愿者专门布置的展览,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周树英介绍说,学校还组织毕业生开展了“与历史零距离接触”活动。

解放南路是殖民时期留下的,现在则是天津的金融一条街。那里有欧式、日式等多种风格的建筑,是民主党派人士、抗日英雄、民族企业家、伪满政府人员等曾居住的地方。通过参观和讲解能让毕业生感受历史,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社会使命感。

学校还利用周边丰富的资源,如天津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天津科技大学等,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

“对于高考考得不如意的,有心理落差的孩子,学校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调适,使他们不出问题。”周树英说,学校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全体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C类本”心理教师培训,使他们能胜任对毕业生的心理教育。

另外,学校还特别重视安全教育。“毕业后,学生们终于从高考的压力下解脱出来,很多学生一下子太放松了,有时外出游玩不注意安全,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我们请了附近派出所的副所长作为校外辅导员,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

天津四中团委书记杨文欣告诉记者,学校德育处和团委共同开展毕业生教育,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前高中毕业生无人管理也很难管理的难题。通过感恩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大学入学前教育等活动,使他们为上大学做好准备,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后记:

对于毕业生的教育,天津四中也是去年刚刚开始做。李青坦承:“很多方面是在探索,因而还不完善。”但这些尝试无疑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高中毕业生虽然已基本进入成年人的行列,但他们大都还不成熟,对社会缺乏足够的了解。

经历了高中三年的紧张生活,不少学生有一种错觉,认为一上大学就可以彻底放松了,把“60分万岁”奉为圭臬,甚至沉溺于网络聊天或游戏而不能自拔。某高校曾对600名学生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有52%的学生需要依靠别人,48%的学生压抑自己,同样比例的学生惧怕失败,43%的学生感到自己既无才能,又缺乏吸引力……很多大学生第一次远离父母,进入大学,自我控制力弱,缺乏独立生活和自我管理能力,容易产生空虚和失落感,甚至无所适从,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

“人一生的路很长,但关键的就在那几步”。做好高中毕业生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应当引起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对中学、大学的衔接教育进行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快速变革的时期,做好大中学校的衔接教育显得更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