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淋病早期症状 淋病治疗方法大全

2017-1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淋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感染的程度.机体的敏感性.细菌的毒力.感染部位及感染时间的长短,同时与身体的健康状况.性生活是否过度.酗酒有关.淋病主要分为:无合并症淋病与有合并症淋病.淋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3-5天,主要发生于性活跃的中青年,潜伏期患者具有传染性.临床上有5%-20%男性和60%的女性感染后可无明显症状. 淋病是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居我国性传播疾病第二位.淋球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离开人体不易

淋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感染的程度、机体的敏感性、细菌的毒力、感染部位及感染时间的长短,同时与身体的健康状况、性生活是否过度、酗酒有关。淋病主要分为:无合并症淋病与有合并症淋病。淋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3~5天,主要发生于性活跃的中青年,潜伏期患者具有传染性。临床上有5%~20%男性和60%的女性感染后可无明显症状。

淋病是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居我国性传播疾病第二位。淋球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离开人体不易生存,一般消毒剂容易将其杀灭。淋病多发生于性活跃的青年男女。

近年来世界淋病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我国自1975年以后,淋病又死灰复然,病人逐年呈直线增多,是性病主要发病病种。近几年随着梅毒病例的大幅上升,淋病病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淋病仍为我国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需重点防治的乙类传染病。

女性无合并症淋病:潜伏期不易确定,微,约60%为无症状淋病,故易漏诊。

(1)女性急性淋病:

1)淋菌性宫颈炎: 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子宫颈内膜和尿道。70%的女性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表现为子宫颈红肿、糜烂,黄绿色脓性分泌物(脓性白带),常有外阴刺痒和烧灼感,偶有下腹痛及腰痛。  淋球菌性宫颈炎的分泌物初为黏液性。后转为脓性,体检可见宫颈口红肿、触痛、脓性分泌物;淋球菌性尿道炎、尿道旁腺炎表现为单侧前庭大腺红肿、疼痛,严重时形成脓肿,可有发热和全身症状等。 女童淋病多为与患淋病父母密切接触和公用浴室用具而感染,少数因性虐待所致。常见弥漫性阴道炎继发外阴炎,有时累及肛门和直肠。

2)淋菌性尿道炎:为尿道口红肿及脓性分泌物,有尿频、尿急、尿痛。

3)淋菌性前庭大腺炎:腺体开口处红肿、剧痛、溢脓,严重者形成脓肿。

(2)女性慢性淋病:急性淋病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可转入慢性。目前,慢性女性淋病已罕见。

治疗

1.治疗原则

(1)尽早确诊,及时治疗 首先,患病后应尽早确立诊断,在确诊前不应随意治疗。其次,确诊后应立即治疗。

(2)明确临床类型 判断是否有合并症。明确临床分型对正确地指导治疗极其重要。

(3)明确有无耐药 明确是否耐青霉素,耐四环素等,有助于正确地指导治疗。

(4)明确是否合并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 若合并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时,应拟订联合药物治疗方案。

(5)正确、足量、规则、全面治疗 应选择对淋球菌最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药量要充足,疗程要正规,用药方法要正确。

(6)严格考核疗效并追踪观察 应当严格掌握治愈标准,坚持疗效考核。只有达到治愈标准后,才能判断为痊愈,以防复发。治愈者应坚持定期复查。

(7)同时检查、治疗其性伴侣 患者夫妻或性伴侣双方应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

2.一般注意事项

未治愈前禁止性行为。注意休息,有合并症者须维持水、电解质、碳水化合物的平衡。注意阴部局部卫生。

3.全身疗法

对于无并发症淋病,如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直肠炎,给予头孢曲松,肌注,单次给药;或大观霉素肌注,单次给药;或头孢噻肟肌注,单次给药。次选方案为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如已证明其疗效较好,亦可选作替代药物。如果沙眼衣原体感染不能排除,加上抗沙眼衣原体感染药物。

根据近年来我国淋球菌耐药监测的资料,我国淋球菌分离株对青霉素及四环素的染色体耐药性较为普遍,青霉素类和四环素类目前已不作为治疗淋病的推荐药物。此外,耐氟喹诺酮淋球菌已在我国较为普遍,且耐药菌株比率逐年增高,部分地区淋球菌分离株对该类药的耐药率达75%~99%,在临床上亦常可见到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淋病失败的病例。因此,不推荐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淋病。

儿童淋病:体重大于45kg按成人方案治疗,体重小于45kg儿童按如下方案。年龄小于8岁者禁用四环素类药物。推荐使用头孢曲松,肌注,单次给药;或大观霉素,肌注,单次给药,由医生决定用药剂量。

对于有并发症淋病,如淋菌性附睾炎、精囊炎、前列腺炎,则采用头孢曲松,肌注,每天1次,共10天;或大观霉素,肌注,每天1次,共10 天;或头孢噻肟,肌注,每天1次,共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