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的功效与作用

2018-02-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功效:健脾养胃,理气止痛.治疗胃弱气滞.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胁胀.痰咳.呕吐等病症. 1.肝气郁结.胃腹疼痛: 佛手10g,青皮9g,川楝子6g,水煎服. 2.恶心呕吐:佛手15g,陈皮9g,生姜3g,水煎服. 3.哮喘:佛手15g,藿香9g,姜皮3g,水煎服. 4.白带过多:佛手20g,猪小肠适量,共炖,食肉饮汤. 5.慢性胃炎.胃腹寒痛:佛手30g,洗净,清水润透,切片成丁,放瓶中,加低度优质白酒500mL.密闭 泡10日后饮用,每次15mL. 6.老年胃弱.消化不良:佛手30g,粳米100

功效:健脾养胃,理气止痛。治疗胃弱气滞、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胁胀、痰咳、呕吐等病症。

1.肝气郁结、胃腹疼痛:

佛手10g,青皮9g,川楝子6g,水煎服。

2.恶心呕吐:佛手15g,陈皮9g,生姜3g,水煎服。

3.哮喘:佛手15g,藿香9g,姜皮3g,水煎服。

4.白带过多:佛手20g,猪小肠适量,共炖,食肉饮汤。

5.慢性胃炎、胃腹寒痛:佛手30g,洗净,清水润透,切片成丁,放瓶中,加低度优质白酒500mL。密闭 泡10日后饮用,每次15mL。

6.老年胃弱、消化不良:佛手30g,粳米100g,共煮粥,早晚分食。

佛手的果实还能提炼佛手柑精油,是良好的美容护肤品。佛手的花与果实均可食用,可作佛手花粥、佛手笋尖、佛手炖猪肠等;有理气化痰、舒肝和胃、解酒之功效。

佛手干9~27g,败酱草按年龄计算,每岁l克,十岁以上每两岁增加1g,水煎,每日3次分服,服时可加白糖或葡萄糖,10天为一疗程。计治64例,皆愈,临床症状平均在4~6天内消失。(《中医杂志》1957.7.361~362页)

1.《滇南本草》: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

2.《本草纲目》: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3.《本经逢原》:专破滞气。治痢下后重,取陈年者用之。

4.《本草再新》: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疬。

5.《随息居饮食谱》:醒胃豁痰,辟恶,解酲,消食止痛。

6.《陈帅佛传》:佛手是佛教七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