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嘉佳一起从南通走出的青年才俊

2017-11-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张嘉佳:用文字让生活更美好2014年3月2日以来,通州高级中学98届校友.作家张嘉佳担任两期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现场点评嘉宾,以其个人的幽默.睿智.真诚,征服了众多观众.1980年出生的张嘉佳,从小就痴迷读书,爱好书法和文学. 3.4岁时就读完了<神雕侠侣>,小学里,但凡他参加的书法比赛都是前三名,作文比赛更是稳居榜首.初高中时期,他在繁忙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时常通宵读喜欢的文学作品.多年的阅读滋养了他的文艺才情,1999年,刚刚踏进南大校园的张嘉佳就已是风云人物——他身兼四大学

张嘉佳:用文字让生活更美好

2014年3月2日以来,通州高级中学98届校友、作家张嘉佳担任两期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现场点评嘉宾,以其个人的幽默、睿智、真诚,征服了众多观众。

1980年出生的张嘉佳,从小就痴迷读书,爱好书法和文学。 3、4岁时就读完了《神雕侠侣》,小学里,但凡他参加的书法比赛都是前三名,作文比赛更是稳居榜首。初高中时期,他在繁忙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时常通宵读喜欢的文学作品。

多年的阅读滋养了他的文艺才情,1999年,刚刚踏进南大校园的张嘉佳就已是风云人物——他身兼四大学生社团的创始人,自导自演了好多场学生话剧,发表了近百万字的文,人称“南大第一才子”。

2005年,张嘉佳出版了个人第一部长篇小说《几乎成了英雄》,首印便达到10万册,关于校园、青春与理想的主题,文字诗化的艺术美加上故意变形夸张的喜剧风格,赢得众多读者青睐。2013年7月,张嘉佳开始在微博上发“睡前故事”,这些作品记录的都是平凡人的生活,传递出真实、温暖、毫不矫情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网友,系列微博被转发超200万次,超4亿人次阅读。至11月,这些微博故事结集成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王家卫在看完书后称张嘉佳“写的不是33个故事,而是33个电影剧本大纲”。张嘉佳说,这本书拆开来是一个个的故事,合起来是一个世界观,是他自己的世界观。该书发行仅仅一个月,销量已冲破60万册,已完全是2013年国内出版界的“黑马”。如今,书中的五篇故事已成功售出影视改编权,其中,名篇《你会不会说话》(书中的《老情书》)交给著名导演陈国富,《摆渡人》则被导演王家卫选中,近期,由他编剧、王家卫执导的这部电影即将开拍。

张嘉佳认为,所谓文艺,是你看这个世界的眼镜,它能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一个文艺青年,张嘉佳并没有被“当红作家”光环冲昏,他说自己始终只是一个“写字的人”。张嘉佳表示,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将会放在5个电影剧本上。

陈宇翱:量子世界的追梦人

2014年3月29日晚,江苏省启东中学98届校友、青年科学家陈宇翱荣获“2013-2014年度影响世界杰出华人”大奖,同获该奖项的还有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李坚柔/张虹/周洋、袁和平、廖凡等。

这是陈宇翱继去年获评欧洲物理学会“2013年度菲涅尔奖”、中国科学院2013年度“青年科学家奖”、求是基金会2013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以来的又一殊荣。

陈宇翱,1981年出生于江苏启东久隆镇(现为王鲍镇)。在启东中学求学期间,1998年在冰岛他一举夺得第29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实验第一、总分第一两个奖项,获“绝对冠军”称号,填补了中国学生从未在国际物理奥赛中取得过实验第一的空白。

凭借奥赛中的优异表现,17岁的陈宇翱保送进入中国科大“零零班”(同少年班培养模式),专攻物理专业。2002年,21岁的陈宇翱作为院士潘建伟在中国科大的开山弟子,正式参与量子操纵实验室的建设工作。2004年,在德国最高博士生奖学金“德国电信精英奖”资助下,陈宇翱跟随导师前往德国海德堡大学,从事冷原子量子存储的研究,于2008年获博士学位。2011年,陈宇翱入选首批“青年千人计划”,全职回国担任中国科大教授。

陈宇翱和团队长期从事量子物理基础研究,致力发展光与冷原子量子调控技术并系统地应用于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模拟和精密测量等多个量子信息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要研究成果。实验实现五、六和八光子量子纠缠,一直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在实验室发展的高亮度纠缠源技术推动了基于卫星的自由空间量子通信的发展;利用八光子簇态实验实现量子计算中容错率最高的拓扑量子纠错;利用十比特纠缠首次实现超高分辨的精密测量;系统性地发展了长寿命、高效率的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利用量子隐形传态首次实现光量子比特和原子比特之间的量子接口,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量子中继器。

迄今,陈宇翱在多个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7篇),被他引2200余次。以上成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一次入选《自然》杂志年度十大科技亮点,两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年度物理学亮点”,两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五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有一天,我手中操纵着上万个原子,并且每一个都能按照我的意志和想法排列,形成不同的晶格类型,复杂的量子模拟和量子计算进而得以实现。 ”陈宇翱说,这就是他的“量子之梦”。

顾臻:探求生物医药的奥秘

2014年1月,海门中学1999届校友、年轻科学家顾臻获得美国糖尿病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去年5月,他曾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其研究成果发表在世界一流科学杂志《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给全球数亿糖尿病人带来了新希望。

顾臻在海门中学就读三年,1999年毕业后考取南京大学化学系,后保送南大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读研,随后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师从著名生物化学家Yi Tang教授,开展纳米医药及生物芯片的研究。 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Koch癌症复合研究中心及哈佛大学医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师从药物传递、生物医学工程奠基人Robert Langer院士。

顾臻现在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分子药学系最年轻的教授,领导“生物大分子诊疗工程实验室”。他带领的团队研制成了一种由纳米网络构成的治疗糖尿病的新型药剂,可随血糖变化有效调控胰岛素的释放。正是这项国际专利,上了世界一流自然科学杂志的封面,轰动学界,引发《时代周刊》(TIME)、《科技时报》(Science Daily)等众多媒体争相报道。

回望自己的成才之路,他觉得时下的中小学生必须更加注重学习兴趣、求异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顾臻高中阶段曾有个小发明获得省青少年发明创造一等奖,他至今还非常怀念在海门中学的学习生活,认为这段经历对他后来的发展大有裨益:“记得当时有很多时间用于课余的‘玩水,玩火’,搞搞小发明,现在学生大部分时间忙于升学考试,缺少自发自主的动手动脑。 ”

据顾臻介绍,他学习顺着兴趣走,小时候,爱好美术。在海中读书时,他是语文课代表,“对语文的爱好,让我可以精确地表述自己的想法,顺利地与他人沟通。有的学者,学问满腹却苦于无法表述和沟通,我没这方面的问题。 ”大学学的是化学,硕士学的是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博士学的是纳米医药和生物化工,在UCLA读博士学位,在麻省理工学院及哈佛大学医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期间,又接触了许多新的前沿学科。多学科的交叉,让他走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