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周浩 周浩与《棉花》《大同》:纪录片是有原罪的

2017-09-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在2015年11月21日晚,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结束之后,来自大陆的纪录片导演周浩,创造了一个历史——成为第一个蝉联金马奖

    在2015年11月21日晚,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结束之后,来自大陆的纪录片导演周浩,创造了一个历史——成为第一个蝉联金马奖纪录片奖的导演。

相较于冯小刚加冕金马"影帝"而言,对这一新闻关注的人并不多,毕竟纪录片的影响力远比不上商业电影,而且在中国更是如此。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周浩的作品在豆瓣电影上的平均评分在8.0以上,但是评论的人数基本都不超过三位数。

周浩金马奖获奖作品《棉花》《大同》

2014年,他的获奖作品是纪录片《棉花》,据说是被"中国加工八亿件衬衫才能换取一架波音飞机"这句传说所吸引,促使他登上开往新疆的摘棉专列,记录棉花产业链上的一个个劳动者,他们的声音、身影和想法。

"实际上中国用很薄的利润,去夯实这个国家的基础",周浩眼中的棉花,反映着"中国制造"的现实。金马奖由是评论《棉花》:"银幕上呈现今日中国棉花史,也是一页农工生活史。"

今年周浩的获奖作品是《大同》,也是他认为自己最好的两部作品之一(另一部是《龙哥》)。

这部作品的英文名字是The Chinese Mayor, 主角是前大同市市长、现太原市市长耿彦波。耿彦波在大同市市长任上的大规模拆迁和造城运动轰动一时,而其在2013年年初调离大同时,大同市民游行请愿加以挽留的事件也曾被人热议。

征地、拆迁、房地产,这是中国社会近些年来的热门乃至敏感词汇,能够跟拍一位地级市市长如此之久、如此深入已属难得,何况还是拍摄这样的主题。

有趣的是,在2014年12月,周浩初获金马奖不久接受《南都周刊》采访时曾说,下一部片子"是一部十倍于《棉花》的片子,在中国豆瓣打分肯定是一个9分以上的片子。只是不知道能不能上豆瓣就是了。"

而今,一年已过,周浩在金马奖上梅开二度,《大同》也在豆瓣上飙到了9.0。

周浩简历简介

周浩,47岁,贵阳人。16岁离开贵阳前往江苏读大学,专业是机械设计,1988年大学毕业后回到贵阳,进入贵州机械设计院。1992年后转行入贵州日报做记者。

在贵州日报工作一年多以后,又到新华社贵州分社工作。1999年,调入《南方周末》,后入21世纪报系。

2001年伊拉克大战之前,他和2位同事被派到巴格达,是当时唯一在巴格达的中国纸媒记者,"充满渴望又恐惧,没人愿意给你买保险,没什么保险就去了。"

2002年周浩放弃了在《南方周末》年薪二十万的工作,转行做纪录片,在21世纪传媒影像工作室领起了比一些年轻记者还要低的薪水。

2002年,完成处女作《厚街》,反映了东莞小镇农民工的生活百态,被誉为"罕见的真实反映中国农民工生存现状的力作"。2006年,其第二部作品纪录片《高三》获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人道奖。

其他作品按照时间顺序有《龙哥》《书记》《差馆》《差馆Ⅱ》《急诊室》还有近两年斩获金马奖的《棉花》和《大同》。

以纪录片之名

周浩认为,纪录片是有原罪的。

"纪录片其实是违背人性的,我们总是想把那些被人遗忘的,或努力掩饰的,揭示出来,这跟人的本性是背离的,人活着就是要有选择的遗忘,忘记不该记得的事情,在遗忘中才会有勇气活下去,而纪录片是与此对立的,必然有所犯忌,这就是纪录片的原罪。所以,更需要分寸,不伤害别人,这很困难,也是底线。"

周浩在《以纪录片之名》的演讲中,说到自己是一个爱拷问自我的人,他时常会想自己的作品是否"真实"?是客观真实还是只是自己的"真实"?

他的答案是,所谓纪录片的拍摄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既然如此,拍摄纪录片的意义是什么?

周浩讲了自己的一次"顿悟"。

多年前,《南方周末》邀请一个德国汉学家Ackermann做一个中国的艺术展,周浩问了Ackermann一个问题:通过这个展览,你想告诉看过这个展览的欧洲人什么?

Ackermann的回答就两个字,"混沌"。

Ackermann解释,"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其实已经有一些固化,我希望他们看到这个展览后,对中国的概念模糊起来,他不再那么肯定别人所告诉他的那个中国,他开始用自己的方法来想象这个国家。"

这次顿悟在此后成为了周浩一以贯之的拍摄理念,如同他本身的性格特征——稳重,不煽情,"永远是陈述句,不加感叹号"。

周浩觉得,纪录片就是"增加人们思维的维度,知道这个世界原来还可能有另外一种解读方式。"

"每个个体就是每个个体,我们犯不着给一个个体贴上标签。纪录片如果能让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混沌起来,目的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