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是谁怎么继位的 秦穆公是哪个朝代的国君

2018-04-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秦穆公,嬴姓,赵氏,名任好.他是秦德公少子,秦宣公和秦成公之弟,还是缪氏先祖.被史家之绝唱—<史记>认定其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国.芮国.滑国等.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人为良将:还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以实现秦晋之好.后向西发展,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谥号穆,葬于雍(今陕西宝鸡凤翔东南).中  文  名:嬴任好别 称:秦缪公所处时代:春秋时期(秦国)

秦穆公,嬴姓,赵氏,名任好。他是秦德公少子,秦宣公和秦成公之弟,还是缪氏先祖。被史家之绝唱—《史记》认定其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国、芮国、滑国等。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人为良将;还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以实现秦晋之好。后向西发展,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谥号穆,葬于雍(今陕西宝鸡凤翔东南)。

中  文  名:嬴任好

别  称:秦缪公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秦国)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时间:公元前682年

去世时间:公元前621年

主要成就: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称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谥  号:穆公

秦穆公夫人,原是晋国的公主,还是第一个公主,晋献公的长女,被称为穆姬。她的一生较为短暂,她和秦穆公的婚姻其实才是秦晋之好的起源。当时穆公还未成君主,穆姬的后母嫉妒她的美貌,特地将其远嫁到秦国。穆姬嫁与秦穆公倒也是相安无事,为其生儿育女。但晋国在穆姬下嫁之后发生很大的内乱,首先穆姬之弟晋国太子被后母骊姬冤枉,为证明自己的清白自杀而亡。而穆姬的两个弟弟生怕自己受到牵连,连夜逃出晋国,以图活命。

夷吾为国君后,忘记了曾经帮助过他的穆公的恩惠。见利忘义,派兵攻打秦国,但最后却因三百勇士而被穆公活着,穆公为解气,决定当众处决夷吾。穆姬脱下华服,带着子女下跪向穆公乞求饶其弟夷吾一命。秦穆公大义,受不得妻子的苦苦哀求,于是白辛苦一场,硬是将夷吾放回了晋国,此举真可谓妇人之仁,败事有余。

秦穆公在秦朝历史上的诸位国君里,算是比较长命的,在位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他的子孙也是比较多的,据非官方统计,秦穆公的子嗣达10余位。但太子只有一位,继承人也只有一位,那边是公子罃,他的生母是穆姬。公子罃在秦穆公死后即君主位,史称秦康公,与其父亲的行事作风没有半点相似之处。

秦康公的为人无勇无谋,登上国君位后,只顾自己享乐,丝毫没有将民生疾苦放在心上,也没有说想去任用贤臣谋士去发展秦国的事业,光大其父的业绩,他只是一味的享乐,为了达到自己享乐目的,居然劳财伤民,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建好自己的香榭亭台,以供自己游乐,结果导致民心充满了怨愤。

秦穆公时期有一个十分疼爱和宠溺的小女儿怀赢,但这并没有让怀赢摆脱沦为棋子的命运。这个美其名是作为一个公主的责任:你既然身为一国的公主,那么在享受优越条件的同时,是一定要为国家贡献出力所能及的力量的。怀赢没有大智谋,但却是一位妙女子,据传她身材婀娜、貌美如花、并且精通音律。

但怀赢的一生经历却极其波折,她的第一任丈夫并非是晋文公重耳,而是重耳的侄子公子圉,后因公子圉逃回晋国抛弃了怀赢,秦穆公最终下定决心帮助重耳重夺政权,为了拉拢人心,才有了将怀赢二次改嫁的事情。秦穆公的女儿的婚姻也是我们所耳熟能详的,是秦晋之好的真实案例。

从人物性格来谈,秦穆公一个不计较小利,是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对下属对百姓极为关注,他觉得做君主,民心最重要,而且他有一种北方男儿那种不认输,不服输的个性,对晋国,屡败屡战,最终多次的失败让秦穆公总结出不可多得的经验,终于打败了晋国。秦穆公还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也是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有担当有魄力。

正因为秦穆公有野心,所以才会有秦朝称霸西戎,当时攻打晋朝无望,秦穆公便想到往西出征,一口气攻打20多个西戎小国,在军事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不得不提,秦穆公的武力也是不逊色的。整体来说,秦穆公是一个正面形象外示于人的,他视百姓疾苦为自己的过错,责备自己为何不能将国家治理的更好,让百姓们不再流离失所,可以不再和丈夫、和儿子分散。于是,他将这些作为自我鞭策,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壮,让秦国变得更为强大。

秦穆公,本命任好,一个好字代表了他的一生的运气好,人品好,机遇好。首先来谈谈穆公的好运,他运气好这点充分体现在他的继承皇位的过程上,首先秦穆公并非是皇室一族中的嫡子长孙,就连其父亲也不是那是指定的继承人之一,所以秦穆公的继位并不是从父亲那里继承的,而是因为他两个哥哥宣公、成公的早亡,使得他接过了命运之旗,在秦国振兴的大路上奔跑着。

穆公的人品好,是说的他对下属礼贤下士,没有因为自己当上了皇帝就变的不可一世,相反的,他为人十分之谦虚,对待下属亲和有礼,如果有错首先从自己身上检查,是不是因为自己导致了下属的过失,这些品质在君主的身上是极为难得的。机遇好,则是他的一生中遇到了不少的贤臣,并且贤臣愿意为他所用,誓死忠心于他,不可不说秦穆公的机遇好。秦穆公有三好,何愁不能继位,何愁不能将秦国发展壮大。

商鞅是秦国时代中非常重要的一代谋臣,从秦朝制度上进行根本性的变更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是推动秦国向前发展的重要助力,有些人可能并不清楚他效忠的君主是哪位,甚至有些人误认为商鞅的君主是秦穆公。

然而,秦穆公时代的谋臣并没有商鞅,商鞅出生时,早已不是秦穆公时代,准确来说,那时的秦穆公早已成为亡魂了,当然商鞅是辅助了秦国的两代君主的,这点是肯定的,这两代君主分别是秦孝公和秦惠文王。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是一个古代的关于秦朝君主秦穆公的小故事。那时候秦国君主秦穆公十分爱马,很珍惜自己的坐骑,曾经找过伯乐孙阳让他为其相马,最终由孙阳举荐的人才帮他找到了一匹好马。所以对于此马,穆公是十分看重的。一天这匹爱马走失了,他独自一人出外寻找爱马,慢慢的与跟随的人分开了,越走越远。最后发现有一群人围火而炉,走近一看,才发现那群人吃的正是自己的马。

秦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马,当这些人知道穆公身份后,纷纷惊恐无比,以为穆公必定会将他们处死。但没想到穆公却说,吃肉一定要配好酒,我给你们弄点酒好了。过了几年,秦国和晋国大战,秦穆公被晋国逼入死角,随时可能会殒命。当穆公已经做好就义的准备时,突然发现不知从何处冲出来一群人。这群人将晋国军队重重包围,将秦国的必败占据扭败为胜,并杀死了当时的晋惠公,最终秦国此战役取得大胜。

其实原本秦穆公与重耳之间并没有什么关联的,只是起初秦穆公打算借助晋国的力量来强大自己。所以一直想跟秦国联盟,但是当时的晋国君主晋献公太荒淫而且有不讲信用结果还与秦国交恶,所以秦穆公就只能转而选择晋献公的儿子夷吾。晋献公死后,秦穆公扶持夷吾即位,哪知道夷吾也是个忘恩负义之人。

秦穆公的目的还是没能达到,所以在夷吾死后又扶持夷吾的儿子圉即位,可是悲剧再一次上演。最后,秦穆公在把希望放在了守信的晋文公重耳身上,当年,晋文公在外逃亡,最后逃到秦国,秦穆公盛情款待晋文公,并安排人马护送晋文公回国,并将扶持晋文公即位,发展到这里晋文公与秦穆公的关系已经是非常复杂微妙了,所以两个人都相互扶持,最终形成秦晋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