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顺口溜 肖群忠:用信仰的态度来解释对《二十四孝》的认同

2018-08-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百善孝为先.孝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16年1月10日,"孝善传统美德·丹青颂中华"--"中华传统美德·二十四孝"学术研讨会在中央党校举行.图为,中国理论学研究中心肖群忠主任发言.新华网发 张斌 摄二十四孝顺口溜 肖群忠:用信仰的态度来解释对<二十四孝>的认同以下为文字实录:肖群忠:今天我讲的主题是,中华孝道信仰的全民无意识认同,<二十四孝>文本的一个新解释.第一点,简单说一下我对孝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的认识和当前弘孝运动这

百善孝为先。孝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016年1月10日,“孝善传统美德·丹青颂中华”——“中华传统美德·二十四孝”学术研讨会在中央党校举行。图为,中国理论学研究中心肖群忠主任发言。新华网发 张斌 摄

二十四孝顺口溜 肖群忠:用信仰的态度来解释对《二十四孝》的认同

以下为文字实录:

肖群忠:今天我讲的主题是,中华孝道信仰的全民无意识认同,《二十四孝》文本的一个新解释。第一点,简单说一下我对孝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的认识和当前弘孝运动这样一个认识;第二点想讲一下《二十四孝》文本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点是一个结论,对《二十四孝》文本的新的解释,这个解释可以弥合一些争议,甚至我个人以前思想上的一些困惑。

首先孝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原发性、综合性的一个文化观念和首要的道德义务,这个重要性自不必说。所以我们经过五四运动、百年仁学文化的批判到上世纪90年代传统文化热以后,民间的传统文化如火如荼,很多人想不到仁,想不到义,首先想到孝。

孝道是一个家的伦理,按目前来讲,家和国不完全一样,所以孝在官方文件里面才十年时间不到。官方和民间认识不一样,总而言之,孝概括起来就是,得之本也,天经地义,本身是阴阳家或者宗教的形而上学的论证。

第二个问题,《二十四孝》文本在中国孝文化市场的传播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比较系统地一个孝顺的文本是《孝经》,它是最小的一部经,但是对中国的影响很大,有12个皇帝亲自著孝经,在中国孝文化市场最重要的两个文本是《孝经》和《二十四孝》,《孝经》是比较浅显的,但是对中国人影响比较大的。

《二十四孝》我们当时知道它形成于元代,但是它实际上故事叙述是一个历史叙述,早起于尧舜,然后孔子的学生有三个,皇帝有汉文帝,宋明以后的文学有大量通俗化的现象,出现了大量的通俗化的文本,儒学出现不仅有通俗化的文本,好多读书人念四书五经,就通过一些通俗的文本。

所以《二十四孝》成立以后对中国元代以后的历史,鲁迅先生虽然是批判《二十四孝》图的,但是《二十四孝》图里面有一句话倒是说了《二十四孝》的一个地位,妇孺皆知、家喻户晓。这个描写了民初《二十四孝》经过这样一个传播实际的地位和影响。

当然,在孝道的通俗文本里面还有后《二十四孝》,还有三十六孝,还有民初清末的一个百孝图说,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对儒家义理的一个扩充,包括叙事。包括国民党的立委也编了孝的图谱。包括古代的巴德故事,孝的故事得有几百个,但是都没有取代《二十四孝》,因为这个最经典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现在年轻一代的说不出几个《二十四孝》故事了,但是过去老一辈的人对这个都是非常熟悉的。《二十四孝》的文本的特点,文图并茂,而且是故事叙述,《二十四孝》诗词的特性,五言琅琅上口。这个故事之所以传播,这个故事在民间影响这么大,就是因为诗、文、图三者合一。

第三点说说怎么看待《二十四孝》文本。现在国学一复兴,很多地方15年前、20年前,南方已经把《二十四孝》的雕塑树起来了,山东很多地方的孝道园都看过。我是学者,保持中立态度,我觉得这个要谨慎,因为从内容上来讲,的确鲁迅先生是一个启蒙主义西化的学者,把这个批判了,感觉从今天理性主义角度来说,埋儿侍母,不符合孝道的意义。

把儿子埋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是更大的不孝。现代人都是科学主义、理性主义为特征,如果以科学主义、理性主义来看,很多东西都不能用了。

那民间为什么有宣传呢?前年我自己主持了一个孝道的国际会,一个美国的汉学家50来岁了,一个外国人研究孝道,我问了他一本英文的著作,他把这个问题来回答了,理性和信仰是没有边界的,对孝的价值的崇尚变成中国人一个无意识的信仰,不能用理性来琢磨情节这个是合理还是不合理了,天之道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你不能怀疑这个事儿了,人做不好这个就不是人了。

所以用信仰的态度来说,都把这个事情解释了。

我把肉割了给爸妈,爸妈的病就能好起来了,这不是科学的态度了,这是一种信仰了。胡适先生也认为孝文化是中国的人文教训。黑格尔讲中华民族建立在一个孝的基础上,如果以信仰的态度来解释,这个《二十四孝》就全解释通了。所以我的题目叫做中华孝道信仰的集体无意识认同,它已经不再有争论了,已经是无意识对孝道价值的一种认同,这是对《二十四孝》文本的一个心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