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马加爵 李玫瑾教授:如何看待女儿数学常常不及格?

2018-09-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玫瑾教授:如何看待女儿数学常常不及格?原标题--"心理抚养"有多重要?朴槿惠就是最佳"教案"李玫瑾3月31日,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朴槿惠被韩国检方逮捕,成为阶下囚.从去年被披露的"闺蜜门"事件起,朴槿惠带给了世界众多震惊和匪夷所思.这位曾说"我没有父母.丈夫.子女,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而被称为"嫁"给国家的女强人何以落得如此的结局?从不同的视角会有诸多不同的解读,朴槿惠的"殒落&quo

李玫瑾教授:如何看待女儿数学常常不及格?

原标题——“心理抚养”有多重要?

朴槿惠就是最佳“教案”

李玫瑾3月31日,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朴槿惠被韩国检方逮捕,成为阶下囚。

从去年被披露的“闺蜜门”事件起,朴槿惠带给了世界众多震惊和匪夷所思。这位曾说“我没有父母、丈夫、子女,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而被称为“嫁”给国家的女强人何以落得如此的结局?从不同的视角会有诸多不同的解读,朴槿惠的“殒落”倒是可以从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近日举办的一场家庭教育讲座中寻找源头。

李玫瑾马加爵 李玫瑾教授:如何看待女儿数学常常不及格?

“人的问题来源于早年,来源于家庭”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李玫瑾教授,被誉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李教授在讲座中分享了一个她研究了几十年的成果:人的问题来源于早年,而早年问题又来源于家庭。成功如朴槿惠,也依然难逃这一心理学上的“因果规律”。

李玫瑾马加爵 李玫瑾教授:如何看待女儿数学常常不及格?

那么,朴槿惠有着怎样的早年呢?在《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中,她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但母亲却每天从早忙到晚,一刻也不得空闲。当时还年幼的我们,常常会因为和母亲的相处时间被剥夺而哭闹……忙碌的父亲经常不在家,这也是我的一大不满。

李玫瑾马加爵 李玫瑾教授:如何看待女儿数学常常不及格?

”此后朴槿惠和妹妹因为上学问题被送到外婆家,与父母分居直至中学。进入青瓦台生活后,朴槿惠说:“对小时候的我们而言,青瓦台反而是一个处处充满限制的痛苦地方。”这些话表明朴槿惠的童年幸福感颇低。

无论是名人大家还是普通人家,在李教授看来,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来说比任何物质的赋予更有价值。这“陪伴”可不仅是给孩子多少玩具,教他认了多少字,学会了多少规矩,而是父母日复一日地在日常生活中关爱着孩子,与孩子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而小朴槿惠显然因为父母的特殊身份,没有得到一个人童年时应该得到的充足情感滋养。在经历父母前后被害、弟弟妹妹疏离后,没有婚姻、没有家庭、没有来自亲人的温暖和抚慰的她,在坚毅的外表下始终还跳动着一颗孤独无助、需要关爱的小女孩的心,因此留给崔顺实和其父亲趁虚而入的空间,导致了后来荒诞的“闺蜜门”事件。

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在成年人外壳里,一般都潜伏着一个受伤的小孩。李玫瑾也曾通过对黄勇(河南平与县杀17名少年的主犯)、马加爵(云南大学杀4人的主犯)等曾经震惊四野的案件主犯进行心理分析,得出了一个共性:这些人都缺乏良好的早期“心理抚养”。

当然,犯罪只是最为极端的后期反映,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因为父母没有做好早期的“心理抚养”,很多孩子会在以后学习、工作、生活中感受不到幸福、快乐和满足,甚至会用反向的行为来呼唤父母的爱与关注,比如厌学、孤僻、网瘾、打架、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

其他观点

在这场主题为《家庭中的心理抚养》的讲座中,李玫瑾主要阐述了“人性的养育重于智力的教育”“良好的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孩子的命运”这两个家庭教育观点。

A、生命教育不能留白

不要让孩子成为“空心人”

李玫瑾建议:初中生的家长要多多帮助孩子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领导。

李玫瑾老师有关家庭教育的第一个观点就是,每个孩子的生命发展都是有迹可循的,人的心理问题常常是一种滞后状态。在她看到过的各类犯罪案件中,她发现那些出了大问题的孩子往往从小在家庭教育里就缺少正常的爱和养分。

开场,李老师就剖析了一个案例,是2007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的恶性校园枪击案。枪击造成33人死亡,枪手本人开枪自尽,这是一个23岁的韩国大学生。这个学生从不与同学交流,也从无笑容,他的英语老师反映:这个学生曾经写了许多非常暴力和变态的作文。

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是,他们一家是在他8岁时从韩国移民到美国的,爸爸妈妈从一无所有到在美国当地拥有一家洗衣店,但是8岁的小孩子却在一夜之间面临家庭、语言、邻居、学校和社区的转换,所以,李老师推断这起枪杀案的主角是一个内心充满恐惧感的人。

因为这种恐惧在很小的时候被播种,并且没有得到释放,所以有了后面悲剧的发生。父母想要解决的是贫穷问题,而孩子却需要温暖和感情。如果家庭教育的早期没有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那么孩子在青春期之后容易成为“空心人”。

李老师说,像药家鑫案件、复旦的林森浩投毒案件,孩子的智商和学习能力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们都是“空心人”。所以,李老师提倡初中生的家长要多多帮助孩子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要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理解孩子,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领导。

孩子在18岁之前,家长对孩子还是十分有影响力的。家长真正做到了理解孩子,和孩子有好的感情沟通,多和孩子交流人生的意义,孩子才能在精神能量上得到充足,成为一个情感发育健全的人。

B、性格是后天形成的 爱孩子需要良好的陪伴和理解

李玫瑾建议:0~6岁阶段有着特别多的身心变化,家长亲自抚养的过程其实是在给自己“存钱”。

李玫瑾老师说,未成年人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成的。抚养人对被抚养人有生命决定权、物质提供权、照顾程度权和个性决定权。所以,孩子的性格完全和家长的养育有关,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和语言类似。智力和学历固然重要,但是真正幸福的人都拥有好的性格,比如会合作、负责任、能自制、肯付出。

这些是从孩子生下来和家长的关系决定的。李老师说,亲自抚养孩子尤为重要,尤其是0~6岁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孩子从乳儿到婴儿到幼儿,有着人生中特别多的身心变化。

这个阶段家长亲自抚养,就像是在给自己“存钱”。只有和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孩子才能真正地接受你的教育。因为有太多的问题,就是在小时候种下的因,但是会在青春期和成年期出现问题。因此,有很多话都要早早和孩子说,因为6岁之前你说的话对孩子来讲是黄金,12岁之后你说的话可能就是垃圾。

好的陪伴是怎样的呢?李老师也有很经典的论述。她说,爱孩子但不是宠孩子,不是把孩子当成小狗小猫一样去“可爱”一下,而是真诚地陪伴和理解他:成功的时候为他骄傲,失败的时候陪他度过。和家庭有着良好关系的孩子,才是一个身心健康,走上社会后不会去违法的人,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人生。

李老师在讲课现场更是现身说法。她自己 的女儿读书时, 数学总是 不及格,最后,她和女儿沟通确定了选择音乐专业。现在,李老师 的女儿已是北京一所中学很受欢迎的音乐老师。所以,对家长来说,重要的并不完全是孩子的分 数和学历,而是这一段陪着孩子成长,并且和孩子一起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这是 李玫瑾教授送给所有为人父母的话,而朴槿惠则用跌宕起伏的人生给世人一个深刻的“教案”:哪怕在外部世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个人终其一生仍然会寻找弥补因童年缺爱留下的情感空洞,因此对于父母来说,衣食住行之外,提供良好的“心理抚养”,决定着孩子将来能走多远,以及能不能“幸福地行走着”。

家庭教育的热点难点

一一来破解

问:啥时候给孩子立规矩最管用?

答:性格的培养取决于6岁前的有意而为。李老师说,3岁之前的孩子需要妈妈无条件去满足他,但是当孩子3~6岁时就一定要给他立规则。抑制孩子的任性,需要家长在3岁的时候对孩子说“不行”。在他大哭大闹的时候,不走开不骂他,让孩子知道如果他无理取闹,做妈妈的是不心疼的。

在孩子3~6岁时,家长还应该多鼓励多沟通,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理由,并且学会倾听别人的理由,防止孩子成为自私的人。在这一年龄段,就是要让孩子学会分享。防止孩子脆弱,就要在生命早期给孩子培养一定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在爸爸的带领下,跑步、游泳和打球,是最佳的亲子沟通方式。

问:孩子网络成瘾,家长该怎么做?

答:家长应该对孩子的兴趣表示肯定,并要求他教会你,你们可以共同进步。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讨论他感兴趣的内容,也包括游戏。只有与他同时感知,才会发现问题所在。孩子迷上网络,家长能做的还有一点就是鼓励并且拓展他,让孩子发展其他有益的兴趣,包括音乐、下棋、运动、设计等。这样,他就不会那么沉迷于网络游戏了。

问:当发现孩子早恋时该怎么办?

答:发现孩子早恋了,最好的办法还是给孩子写一封信,祝贺孩子长大了,有很好的社会性发展了,同时告诉孩子你自己的恋爱开始于何时、有何感想,告诉孩子真正的爱是什么,其中的道理和责任在哪里……给孩子充分的信任,让他自己去把握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