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孚怎么死的 颇有其兄之风的司马孚

2018-11-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今天我们要讲的历史人物是司马防的第三子,也就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让我们来一起看看他的一生都有哪些经历吧.<晋书>里记载:及明帝嗣位,欲用孚,问左右曰:"有兄风不?"答云:"似兄."天子曰:"吾得司马懿二人,复何忧哉!"这句话即是说魏明帝曹叡继位后,想用司马孚,问左右大臣说,司马孚有他兄长的风范吗,众人都说很像他的兄长,曹叡于是很高兴的说:"我有两个司马懿,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司马孚怎么死的 颇有其兄之风的司马孚"

今天我们要讲的历史人物是司马防的第三子,也就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让我们来一起看看他的一生都有哪些经历吧。

《晋书》里记载:及明帝嗣位,欲用孚,问左右曰:”有兄风不?”答云:“似兄。”天子曰:“吾得司马懿二人,复何忧哉!”这句话即是说魏明帝曹叡继位后,想用司马孚,问左右大臣说,司马孚有他兄长的风范吗,众人都说很像他的兄长,曹叡于是很高兴的说:”我有两个司马懿,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司马孚怎么死的 颇有其兄之风的司马孚

”可见,在朝堂之上,司马孚的能力是很被人认可的。或许是因为他的兄长司马懿的光环太过耀眼,司马孚给后世的印象并不深刻,但是司马家族能够政变成功,大权在握,无论如何也少不了司马孚的功劳。

司马孚怎么死的 颇有其兄之风的司马孚

司马孚最早出仕是任曹植的文学掾,而当时司马懿也已经被曹操强行征召,与曹丕交好。司马家不想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两人分别侍奉曹丕和曹植,无论谁成为曹操的继承人,司马家都能够保全。司马孚看到了曹植性格上的缺陷后劝谏无用,于是果断辞职离去,曹植也果因他爱纵酒乱为这一点失去了太子之位,曹丕被立为太子之后,司马孚升任太子中庶子和他的哥哥一起辅佐曹丕。

司马孚怎么死的 颇有其兄之风的司马孚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曹操死在洛阳,而曹丕身在邺城,曹操去世的消息传到邺城,曹丕和群臣只顾哭泣,只有司马孚说道:“今大行晏驾,天下震动,当早拜嗣君,以镇海内,而但哭邪。”事实证明司马孚之言并非危言耸听,曹操临死前召见了曹彰,于是“曹操要曹彰辅佐曹植继位”的言论甚嚣尘上,不管曹操只是临死想见儿子一面还是别有深意,事实上曹彰已经带兵从长安赶到洛阳,并且逼问贾逵国玺何在。

所以当此生死存亡之际,司马孚劝曹丕止住哭泣,早即大位,安抚四方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齐王曹芳继位。曹叡临死之前定下两位辅政大臣:曹爽和司马懿。此后十年之间,曹爽与司马懿不断进行着争权斗争,最后曹爽完全架空了司马懿一派的政治权力。司马家族可谓遭到了空前的危机,司马孚时任尚书令,不管杂事,只端正自己的行为与品德。

而司马家族的领头羊:司马懿,在暗中不断积蓄力量图谋政变,于是装病卧床不起,借此来麻痹敌人。按照《晋书》中的说法,参与谋划高平陵政变的只有司马懿与司马师,连司马昭都是前一天才被告知,想来司马孚也是临时被告知这次行动,或许出于看不惯曹爽专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司马孚便同意了帮助司马懿进行政变。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司马孚同司马师一起屯兵司马门,控制京师,司马懿亲自去攻占武库,司马昭则被派去监视太后。由此可见,司马孚在这次行动中的重要性是很高的。政变之后,司马孚以功进爵长社县侯,加侍中。

高平陵政变之后,司马懿权倾朝野,变得残暴不仁,先是违背誓言,诛杀曹爽一家老小,夷灭三族。又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的党羽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之后又故技重施,先赦免王凌,发誓不会杀他,然而不仅杀了王凌,还把参与王凌之谋的人全部抓起来诛灭三族,一时血流成河,尸骨漫野。

或许正是因为对自己的兄长感到失望,司马孚开始有意的避免参与朝政,逐渐隐退,后来司马氏的几次废立皇帝,他也并未参与谋划。曹髦被杀之后,百官忌惮司马昭的权势,不敢奔赴,只有司马孚痛哭流涕,来到曹髦尸体旁边,首枕其股,说:“让陛下被杀是为臣的罪过。”直至公元265年时,魏国最后一位皇帝曹奂被废,司马炎称帝。司马孚拉着曹奂的手,泪流满面的说:“臣到死都是魏国之臣。”

之后司马孚安享晚年,终于在公元272年去世,享年93岁,死后以葬礼规格参照东汉平献王刘苍的旧例。

司马孚的一生,大多数时候都在司马家族的利益和魏国的利益之间徘徊挣扎。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说他是司马家唯一的忠纯之士也不为过,或许在他心里,司马家能和曹家和平共处,好好地治理国家,才是他的追求吧。只不过这个目标早在他和他的两个哥哥入仕之时,便已经不可能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