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恺城市设计 崔愷的城市规划观:“蔓藤城市”丨为城市而设计

2018-02-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UED:结合案例(例如贵州万峰林规划)发现您的"蔓藤城市"理论中蕴含着山水写意,城景共融的特点,能否把这个案例的某些特点和元素提取到城市中,您觉得有可能实现吗?崔:万峰林新区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根据特定的发展需求提出来的,不仅是一种规划形式,也是一种策略,一种理念和一种模式.但从具体的来讲,模拟蔓藤的组团式发展是否能适合所有的地区和城市,我个人不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但我认为其中主要的理念倒可以延伸去思考,比如说在城市的边缘组团上,是不是可以让城市的街区和自然景观和

UED:结合案例(例如贵州万峰林规划)发现您的”蔓藤城市”理论中蕴含着山水写意,城景共融的特点,能否把这个案例的某些特点和元素提取到城市中,您觉得有可能实现吗?

崔:万峰林新区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根据特定的发展需求提出来的,不仅是一种规划形式,也是一种策略,一种理念和一种模式。但从具体的来讲,模拟蔓藤的组团式发展是否能适合所有的地区和城市,我个人不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但我认为其中主要的理念倒可以延伸去思考,比如说在城市的边缘组团上,是不是可以让城市的街区和自然景观和农田有更多的交错穿插?现在我发现,包括北京的城市疏解当中,要解决城边村的环境和产业发展问题,不能都置换成建设用地大搞开发,又变成围城了,越围越死,肯定要考虑它的开放性、田园化。

像成都,田园城市的大策略已经形成了,从城市的中心区向外走的时候通常会让出很多绿化田园景观,再外侧的发展可能会顺着交通的系统形成组团化或者是线性的的发展,不再是环状的发展了。这些和万峰新区的规划都有些相似,或者说我们也借鉴和学习了国内外田园城市的范例和理念,就是在城市的外围开始用田园城市的理念,用建筑、城市跟环境、自然相融合的理念来去做,但结构系统根据每个城市的地理、环境和区域规划体系的特质,它也会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UED:“蔓藤城市”理论是一种可持续思想,实际项目中,您会应用一些绿色技术吗?

崔:是的,在实施中我们一定会因地制宜地采用一些绿色技术,如海绵城市的技术,绿色建筑技术,生态环保的技术等,但一定是适宜的,可实施的,有经济性的。不会采用那些昂贵的,标榜式的所谓绿色的技术集成。另外,我还特别想说的是,以往规划的方法是以道路系统优先,场地上打上方格路网,然后建设用地逐一出让,分别建设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整体的板块,但真正呈现出来的发展时序是很难控制的,就像以往开发区一样到处都是零散的建筑,要使它变成真正有质量的城市要很多年,而过程不可控,也没法看,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

所以我们在万峰新区规划中也特别警惕这个问题。这个地区经济总量及产业吸引力实际上还是很有限的,虽然它的自然环境很好,所以我们不能指望大量的产业会迅速在短时间内能填满新区。我们采用的策略就是,一片叶子一片叶子,一个组团一个组团的发展。

我一直也是建议政府千万别把路一下全修完,就一个组团修完了,它就闭合了,跟现状的主要干道连起来它就能用了,然后等你这一组团基本盖完了,再去启动下一组村庄拆迁也一个个来,就地改造,就地安置,成本不高,社会矛盾也不会太大,可操作性高。

不需要完全铺开做。可是听说贵州的贵安新区就是追求大动作大开发,我怀疑这样的大规划会带来很多的问题,拆迁量很大,成本非常高,尺度也巨大,提供的建设用地过于宽泛,其实短期内很难形成城市。我真是特别担心,当时我曾经也参加过讨论会,当时我就说一定要结合贵州的山水环境,把它变成组团化,千万别铺开弄。

UED:人的行为已经渐渐从大众统一化变得小众个性化,那么对建筑的功能需求也发生变化,“蔓藤城市”的理念研究环境可持续方面,是否也会从研究行为可持续方面做些延伸?

崔:对,比如说如何规划适合步行的城市。人的步行距离是有一个尺度的。我们以往太偏重车行城市,一做都是几路几环,实际上人的行走范围大概就是几公里之内的步行圈。所以回到以人为本,真正以人为本的规划,特别应该关注在城市当中形成的步行环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件事还是挺有意思的,它是一种不同的规划方法。

像小时候我是在北京东城长大的,那时候我就是在北京东城这一片,当时觉得西城都是比较远的。即便现在,小孩也好,老人也好,大量的居家人群依赖于的城市日常生活圈是步行范围之内的,是比较稳定的一种生活状态,他们通常对城市的观察是来自于步行所能触及到的边界上。

所以我觉得应该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更重视重新建立这样一种步行城市生活环境,现在这一部分应该说还是比较差,在城中心区,离开主要干道,往里走马上就是一些特别糟糕的环境,没有质量,没人管理维护,而这又是老百姓最常接触的地方,所以这实际上是一个挺大的问题,缺乏真正对城市民生活的这种微观的关注。我觉得这是下一步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是城市织补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