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家书名言 专访丨徐志频:以家书为媒 与左宗棠“神交”

2019-05-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瀚潞 实习生 瞿晨烨从"湘上农人"到封疆大吏,从兴办洋务到克复新疆.左宗棠,科场的失意者,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晚清的"中兴名臣".他的人生历程已被大众熟知,但在复杂的官场.历史的漩涡中,他有过怎样的挣扎和思考?在面对家庭.教育子女的时候,他又怀抱着怎样的感情和期望?左宗棠家书名言 专访丨徐志频:以家书为媒 与左宗棠"神交"12月15日,作家徐志频携带新书<左宗棠:家书抵万金>来到长沙,与读者朋友分享和交流左宗棠的思想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瀚潞 实习生 瞿晨烨

从“湘上农人”到封疆大吏,从兴办洋务到克复新疆。左宗棠,科场的失意者,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晚清的“中兴名臣”。他的人生历程已被大众熟知,但在复杂的官场、历史的漩涡中,他有过怎样的挣扎和思考?在面对家庭、教育子女的时候,他又怀抱着怎样的感情和期望?

左宗棠家书名言 专访丨徐志频:以家书为媒 与左宗棠“神交”

12月15日,作家徐志频携带新书《左宗棠:家书抵万金》来到长沙,与读者朋友分享和交流左宗棠的思想形成和家教家风。

徐志频,作家,左宗棠研究者。从2007年第一次走近左宗棠,徐志频已完成了3部以左宗棠为主题的作品。

左宗棠家书名言 专访丨徐志频:以家书为媒 与左宗棠“神交”

此次,徐志频的新作《左宗棠:家书抵万金》收录了从咸丰二年到光绪九年的32年间,左宗棠和家人通信的160封家书和其玄孙提供的大量独家珍贵图片。左宗棠作为晚清历史的重要见证者和参与者,读者在书中可以看到晚清历史的一个侧面。

左宗棠家书名言 专访丨徐志频:以家书为媒 与左宗棠“神交”

更重要的是,徐志频对左宗棠家书的深度解读,展示了左宗棠为人、为学、治国、治军、治家等重要思想及形成过程,让读者能够多方面地了解和吸收左宗棠思想的养分,与这位百年前的优秀湖南人“神交”。

以家书为媒介,读者可以与左宗棠展开对话

记者:您的新书《左宗棠:家书抵万金》中,详细解读了左宗棠和家人通信的160封家书。这些家书的价值在哪里?

徐志频:这本书里有很多内容是关于左宗棠的家庭、家教和家风,但绝不仅限于此,还包含了左宗棠为人、为学、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的重要思想。这160封家书是在外为官的左宗棠与家人的重要沟通平台。其中绝大部分是他写给儿子的,起通信和教育作用。家书中若有一字之差,就有误导儿子的风险。所以这些家书都是字字斟酌、准确真实,传授了他多年来实践所悟出的真理,倾注了一个父亲最真实的期望和想法。

虽然正史中有许多关于左宗棠的文献记载,但是它较为官方,一些细节的表述方式也较为隐晦。读者很难从字面上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真正走进左宗棠。而通过家书,读者可以与左宗棠展开对话,真正剖析和理解他的所思所想。

记者:说到左宗棠,难免会想到同时代的曾国藩。这两位湖湘名人,同为晚清重臣,都留下了传世家书。那么,左宗棠家书与曾国藩家书有什么不同呢?

徐志频:曾国藩传世的家书有近一千五百封,左宗棠传世的家书则只有一百六十余封。这反映出来的不仅是数量上的差距,也是两人写家书出发点的不同。曾国藩作家书,是经过规划的,是为了传世而作。而左宗棠的家书则是具体的就事论事,以他每个阶段里所经历的事件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悟。因此,左宗棠的家书相比曾国藩的家书更显真实。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曾左两人的哲学观念不同。曾国藩沿袭的是理学思想,他的家书反映了他希望成为圣贤的愿望,以及他办事从上而下的方式。而左宗棠融合了传统儒学和经世致用思想,他的家书反映了他注重实际办事能力的想法,以及办事从下而上的方式。简而言之,左宗棠确立家风的理论基础是儒学的“心安”价值观,建立家教的方法论是儒学的“中庸”原则。

“神交古人”是以代入的方式去经历书中的故事

记者:在左宗棠的家书里,我们观察到他教导长子孝威和孙子的方式有所不同。他对儿子的教育比较严格,对孙子的教育方式却较为缓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徐志频:想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我们要明确古人的家庭教育观念。在中国古代,家里有个最高的家长,叫“家君”,长子是“家督”。在左宗棠的家庭里,他是“家君”,长子孝威是“家督”。在家庭教育中,“家君”会把“家督”孝威当做重点的教育对象,其他的孩子则以他为榜样和楷模,向他学习父亲的教诲。既然是榜样和楷模,理所当然地接受了左宗棠更为严格的教育。

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结果是怎样的?虽然孝威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但是他成年之后,依然出现了叛逆的行为。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孝威在父亲处于战场危地、母亲重病在床之时,不顾及家庭稳定,悄悄进京赶考的事情。左宗棠在家书中指责他是“天下有父履危地母在床而其犹从容就试者乎?汝安则为之!”也正是因为孝威的叛逆行为的出现,左宗棠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了反思,在教育孙子时便稍微松缓,给予了他发展自由个性的空间。

记者:左宗棠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您如何理解这句话?它对我们有何启发?

徐志频:这句话体现了左宗棠的读书方法。有些人猜测,左宗棠读书是“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读,我认为不是。左宗棠的读书方法其实与现代很接近,那就是“悦读”。

左宗棠认为,久坐伤血,久读伤气。久坐则气血不通,这很容易理解。久读伤气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古代人读书是吟诵,讲究头脑和身体一起运动,这需要耗费很多的气力。若读书时间过于长久,则体力跟不上思维,人就会阴阳失衡,伤害精气神。

而左宗棠推崇的“悦读”,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悦读”的精髓在于带着疑问去阅读,将自己代入书中的人物角色,即“神交古人”。比如,阅读《三国演义》时,代入诸葛亮的角色,思考面对不同的情境时,应该怎么做。正是这种读书方法培养了左宗棠的实干能力,才能让没有实操经验的他,在四十岁初次出山时依然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危机。

如今,我们在读书中多是采用泛读法,缺乏代入式的悦读。这使得读书远不如亲身经历那样真实和深刻。“神交古人”就是在读书中高度专注、保持敬畏感,以代入的方式去经历书中的故事。这样,除了能收获书中的故事,得到娱乐消遣,还能理解书中更重要的内核精神。

这个时代给予了我们俯视左宗棠的资本

记者:在很多历史人物为题材的创作中,作者都会呈现出仰视历史人物的姿态。而在你的书中,让人感觉你是在俯视左宗棠。你在后记中也写道“如果作者不能站到比写作对象更高的层面或境界中去俯视,则只能叫学习,不可能做到通透。”请问,你如何有底气去俯视这样一位湖湘名人?

徐志频:首先,我认为我的个人经历与左宗棠颇具相似之处。这使得我能与他心意相通,较为通透地理解他不被人理解的行为。比如,很多人将左宗棠在用人上“不用进士而用举人”的行为误解为学历歧视。其实只是因为左宗棠深知衡量一个人除了道德,还有实干能力。故而,他不会单纯以道德高低评价人才,对举人和进士一视同仁。

另外,我在写作和研究左宗棠时,写作的出发点使得我能够冷静客观地去俯视他的人生。我写左宗棠并不是为了歌颂赞美他,我不用放低自己的姿态,对他的一切行为都褒奖。我是要研究他的经历和思想,从中挖掘他对当代人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最后,这个时代也给予了我们俯视左宗棠的资本。从左宗棠出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206年。这两百年间,我们的世界日新月异。在我们的前面,研究左宗棠的人由于时代背景和资料文献的关系,可能无法全面地看到左宗棠的每个方面,故而以前人对他的各个头衔和标签为基准,产生了仰视的感觉。而我有幸生于这个年代,可以站到比他更高的层面或境界中,去俯视他。

记者:这十年间,你一直围绕着左宗棠进行创作。你创作第一部作品时,还是一位青年。如今你也已步入中年,与左宗棠出山时年龄相仿。如今,你再来了解左宗棠,在思想上有变化吗?

徐志频:我最开始写左宗棠时,单纯是因为觉得自己很能理解他。我一看到他的经历和事迹,便有一种亲切的熟悉感。当时我的写作内容聚焦于左宗棠事功的方面,这部分内容也比较容易把握。当时我的写作目标也主要是把他写准确、还原历史上的他。

四十岁那年起,我无来由地读完了禅宗著述《六祖坛经》,之后又系统地读了一遍《论语》以及左宗棠当年借鉴最多的《孟子》,再用笔记加诠释的方式,通读了曾国藩推崇的《老子》,以及左宗棠毕生借鉴践行的《庄子》,再回到左宗棠当年最擅长的儒家经典《易经》,这样整体系统通读下来,我尝试将儒释道三家在比较中贯通,那些曾经困扰自己的不少问题,都有了心中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