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迪艾伦 伍迪·艾伦式的《咖啡公社》

2017-10-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对于伍迪·艾伦的影迷来说,每年等待他的电影成了一种习惯.不似电影节的那种隆重,而像是朋友间的一个约定,每年在夏季看一部电影,听着片中主角唠唠叨叨,让那些幽默而精巧的台词引你发笑.<咖啡公社>在戛纳亮相之初就吊足了影迷观众的胃口.最近,影片资源在网络流传,内地观众得以观看.画面精美而故事简单,甚至有点俗套?轻故事,重情怀?伍迪·艾伦这部新作再度引发热议.撰文/毛珺琳<咖啡公社>影片讲述的是,上世纪30年代,鲍比·多尔夫曼前来好莱坞试试运气,他的叔叔菲尔是一位有名的明星经纪人,同意为他

对于伍迪·艾伦的影迷来说,每年等待他的电影成了一种习惯。不似电影节的那种隆重,而像是朋友间的一个约定,每年在夏季看一部电影,听着片中主角唠唠叨叨,让那些幽默而精巧的台词引你发笑。《咖啡公社》在戛纳亮相之初就吊足了影迷观众的胃口。最近,影片资源在网络流传,内地观众得以观看。画面精美而故事简单,甚至有点俗套?轻故事,重情怀?伍迪·艾伦这部新作再度引发热议。

撰文/毛珺琳

《咖啡公社》

影片讲述的是,上世纪30年代,鲍比·多尔夫曼前来好莱坞试试运气,他的叔叔菲尔是一位有名的明星经纪人,同意为他提供一份工作。在好莱坞,鲍比很快坠入爱河,但心爱的女孩瓦妮却已经有男友。一天,女孩突然来到他家,说她已经与男友分手。突然之间,爱情仿佛唾手可及……

这是伍迪·艾伦的第46部长片作品,也是继《好莱坞式结局》《午夜巴黎》之后第三次为戛纳开幕。伍迪·艾伦始终拒绝参赛电影节,“我只相信在体育领域的竞赛,艺术作品是无法竞赛的。”

贝托鲁奇的御用摄影维托里奥·斯托拉罗为本片掌镜,斯托拉罗此前已斩获三座奥斯卡,代表作有《现代启示录》《末代皇帝》等。

□整体风格

非常伍迪·艾伦该有的一个不少

今年夏天,作为戛纳开幕电影的《咖啡公社》似乎并没有收获很高的评价,媒体英国卫报和BBC都给出三星评价。在观众的评价中,这部电影似乎只是水准之中的作品。在美国烂番茄和IMdb上的得分分别为71和64分。这些评价似乎都表明这并不是伍迪·艾伦的上佳之作。相对于《安妮·霍尔》《蓝色茉莉》《午夜巴塞罗那》这样的作品,《咖啡公社》确实只能算作伍迪·艾伦长长的电影名单中的一个普通作品。

《咖啡公社》有着伍迪·艾伦一贯的风格与元素,以及似曾相识的观影感受。电影的确非常“伍迪·艾伦”,该有的东西一个都不少,犯罪、出轨、心机十足的女人,一一都在电影中展现。而似曾相识,则不仅仅指和伍迪·艾伦曾经的电影相似,而是与其他很多电影相比较而言,拥有同样的母题。

你可以说这是一个“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故事,也可以说是一个纽约和洛杉矶的“双城记”。其实,在他的电影中,重复的主题和情节是家常便饭,《无理之人》和《赛末点》的人物与情节就极为相似。要求一位导演高产不重复,可能并不太容易。

伍迪·艾伦的这部“爱情小品”,充满着浓浓的怀旧气氛以及淡淡的人文情怀,依旧试图揭示生活的真相,人生的真相。但相比起早年间的创作,少了对经典电影的戏仿和社会现实露骨的讽刺,现在的他越来越云淡风轻,更投入于对生活本质的剖析,这也是他一直在精心刻画并想要展示给观众的。

而这部《咖啡公社》告诉观众的现实就是,我们都活成了当初我们讨厌的那个样子,不过又有什么关系,而且我们似乎还爱着对方,只是都已经回不去了。听起来很像某种青春片的调调?不过老爷子讲述的是一个波澜不惊的故事,没有争吵,没有悔恨,真相不过是“生活就像一个有施虐倾向的作家笔下的喜剧”。是不是这样的故事要高明太多?

□意外惊喜

他找了像自己年轻时的男主角

虽然这次的电影稍显平淡,但却被“贝托鲁奇”式的摄影弥补了叙事上的遗憾。当然能够接受伍迪·艾伦风格的人,还是会一路看下去,毕竟这部电影很“伍迪·艾伦”。只是新一代的“缪斯”变成了杰西·艾森伯格和斯图尔特。最大的惊喜应该就是看到杰西的表演,伍迪·艾伦那特有的啰嗦、不得志的小人物形象,被杰西演绎得惟妙惟肖,神似伍迪·艾伦本人,让人不禁觉得伍迪·艾伦的传记片有了合适人选。

电影是标准的三段式好莱坞电影,扫了扫面上的美国上世纪30年代上流社会风土人情,领略了那个年代的纸醉金迷。纽约的美再次让观众领略到了伍迪·艾伦对这个城市爱的深沉。导演还捎带描写了普通犹太家庭的生活,也算是他犹太人身份的一种情结。或许导演到了这样的年纪,怀旧成为了更擅长或者更愿意去做的事情,至少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这么清晰地看到。

□怀旧气息

亲身上阵依旧话痨

让人没想到的是,除了背景爵士乐之外,最有怀旧气息的竟然是伍迪·艾伦的旁白,这位所谓“段子手”出身的导演,生生将话痨般的电影对白变成了自我特点。而这次,伍迪·艾伦把自己的话痨本质借由旁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80多岁的纽约客娓娓道来。

说到伍迪·艾伦电影中该有的笑料,《咖啡公社》显得含蓄了许多。例如还有两个维罗妮卡的台词,一时间都要让人穿越到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双生维罗妮卡》。当然,这只是这个纽约客开的一个玩笑,作为一个笑点并不是那么强有力,更多的是会心一笑。

没错,会心一笑这个词在这部电影中尤其适用,并没有太多激烈的冲突和感情,让主角变得机械性的好笑。除了开头叫应召女之外,最黑色幽默的应该就是当杰西饰演的鲍比蒙在鼓中,暗地里当了叔叔和瓦妮的传信人。还有奇葩的犹太家庭,容纳了伍迪·艾伦一贯的人物设置和笑点。

□影片背后

伍迪·艾伦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从导演本身来说,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一直是伍迪·艾伦隐藏在电影中的一条线索。伍迪·艾伦不喜欢上层建筑和物质生活,他并不喜欢这样的环境,认为物质化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他的态度确实模棱两可,既借人物说出不爱这样的纸醉金迷,却又实实在在不遗余力地表现了好莱坞黄金时代的金碧辉煌。让人不禁遐想,这究竟是向往还是调笑。

模棱两可的还有他对知识分子的态度,电影评论家和观众也评价他的电影充满哲学命题和观念,法国人也称他为“美国电影界唯一的知识分子”,但事实上,他对所谓“哲学”的戏谑一直存在。还有所谓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一直以来在他电影中的讽刺对象,在《咖啡公社》中是男主角的姐夫,满口哲学道理,秩序与法律的卫道士,却连向邻居表现不满都唯唯诺诺。

在2002年的《好莱坞式结局》中,伍迪·艾伦用情节作为讽刺式回应,一位美国导演因为压力大而失明,在眼盲的情况下“瞎拍”一部电影,就是这样一部在美国惨败的电影,却在法国得到了艺术贡献奖。不仅如此,他甚至在颁奖典礼上这样自嘲:“法国人总是犯两个大错误,首先因为我戴眼镜的关系,他们认为是知识分子,然后因为我的影片老是票房失利,他们认为我是艺术家。”这种悲观和虚无的态度正是造就其独特电影风格的重要原因。

□一家之言

也许不该要求更多

有很多总结老爷子电影特点的文章,也总结得相当准确。当一个人在持续不断地拍电影,这种总结性质的文字是容易被写就的,相信伍迪·艾伦尤其不会反对这样的做法。

其实大师的厉害不一定在于不断地自我突破,像伍迪·艾伦这样能一直保持风格,也同样是成就大师的一种方式。如此高产并基本保证质量的导演,我们也许不应该再要求更多。至少,老爷子还没真正“掉过链子”,就像有人评价的“《咖啡公社》很伍迪·艾伦,但没有超越伍迪·艾伦。”

不用苛求,每年跟着老爷子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听听他“老生常谈”发一通牢骚就好。就像电影中说,有人不喜欢爵士吗?这句话也可以送给伍迪·艾伦的影迷,“有人不喜欢伍迪·艾伦的电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