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源与苏州 李根源先生在苏州

2017-08-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少年时就投身革命,在西南边陲的云南树起辛亥革命的大旗,称得上热血沸腾.壮怀激烈.但在二十多年的浴血戎马生涯中,他终于看清了吴佩孚.曹锟之流军阀们以革命的名义进行争权夺利的混战的真面目,一腔义愤,拂袖而去,隐身吴中.其实,李根源先生在这段隐居生活中,为姑苏的文化事业孜孜以求.贡献卓著,苏州的老百姓应该永志不忘的.          提起李根源先生,现在苏州的年轻人恐怕知之甚少.我也是苏州人,在大学读书时,从步李根源先生后尘来发展苏州文化教育事业的柴德赓老师那里,对这位老人

    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少年时就投身革命,在西南边陲的云南树起辛亥革命的大旗,称得上热血沸腾、壮怀激烈。但在二十多年的浴血戎马生涯中,他终于看清了吴佩孚、曹锟之流军阀们以革命的名义进行争权夺利的混战的真面目,一腔义愤,拂袖而去,隐身吴中。

其实,李根源先生在这段隐居生活中,为姑苏的文化事业孜孜以求、贡献卓著,苏州的老百姓应该永志不忘的。          提起李根源先生,现在苏州的年轻人恐怕知之甚少。

我也是苏州人,在大学读书时,从步李根源先生后尘来发展苏州文化教育事业的柴德赓老师那里,对这位老人由了解而生发敬仰之情。

         老根老底九十岁左右的老苏州,或许还会记得抗日战争中,苏州有件轰动社会的爱国义举。

那是1932年,驻淞沪十九路军与第五军并肩英勇抵抗突袭之日军,伤亡惨重。当时寓居吴中的李根源先生,集阵亡将士遗骸78具,在苏州善人桥马冈山麓建“英雄塜”。营葬之日,他与当地名士张一麐等披麻戴孝、亲自执绋,吴人闻风而来送葬者逾万人。

对此,先生有诗见证:“霜冷灵岩路,披麻送国殇。万人争负土,烈骨满山香。”数年后,徐悲鸿先生名画《国殇图》即由此诗引发,图中李根源先生画像尤其传神。          在苏州市中心北局广场,有一座“林公则徐纪念碑”(附图),碑身虽不高,却朴质凝重。

林则徐的英名当然由他的浩然正气铸就,但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真正为他立传树碑的地方却并不多见。

那么缘何苏州会有这座林公纪念碑?谁又为林公书碑勒石?林则徐早年曾先后任过江苏按察使、布政司、江苏巡抚,在江苏任职八年,治水利、赈灾民、办漕运、举吏治、改良农业等方方面面都有政绩,急民之所急,为黎民百姓做过不少好事,姑苏后人是一直怀念在心的,只是缺少一个为他树碑的发起人。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前夕,在民族危亡之际,当年隐退在苏的爱国名士李根源先生为激励苏州民众伸张民族气节,当仁不让地当了这个发起人,他奋书“林公则徐纪念碑”以志纪念。

李根源的爱国思想也称得上是与林公精神一脉相承,“往昔去思碑尚在”,林公碑,正是苏州文化精神中的一份丰厚遗产。

         近些年,苏州人正在花大力气对老祖宗的遗产进行盘点与修缮。说到发掘苏州文化遗产,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李根源先生就曾作过一番详细的“盘点”。

有两项重要举措:第一、他与苏州名士吴荫培等人创立以保存名贤古墓为宗旨的“吴中保墓会”;第二、著述《吴郡西山访古记》,此书是一部实地考察、记述详细的访古调查报告。

1926年春上,他亲自携仆从二人,买小舟一叶西行,或徒步于近郊,或翻山越岭于西部诸山,调查历代名人墓葬、石刻、古建筑等文物,日行六七十里,夜跼促舟中篝灯记录白天考察资料至三鼓,历时二十余日。

在进行搜访中考核、驳正,态度极为严肃,如在《虎丘金石经眼录》一卷中,计得刻石二百五十余件,有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刻一、宋刻三十有四、元刻一、明刻六十有五、清刻一百五十六,比前人所著《虎阜志金石》《虎阜石刻仅存录》所记多至百件。

对每一刻石的记载,除题名、书体外,还丈量尺寸,记方位,又亲自抄录文字或摩拓。为观察悬崖之上淹隐不清处,必披藤萝、剔苔藓,有一次观察宋刻黄安仁等题记,其中二行十字外露,还有八个字在二仙亭下,为亭簷柱石压蔽,他亲自凿孔,看到全部,且见“绍圣四年”(1097年)纪年,欣喜之余,却看到手指受伤、血流如注,竟不知疼楚。

为了考核剑池西壁古刻,架梯临绝壁,搜遍全壁,终无古残字发现,从而得知西壁古刻乃被后人为了刻上自己题诗而磨毁全壁古刻,此乃清人佟彭年(康熙二年任江苏布政司)和浙人王成瑞(光绪年间)所为,探源定谳,他感到十分痛心,在卷中记述下此等罪魁。

这种行为,恰似现今拆毁古建、破坏文化遗物而名为建设改造的劣迹一样。          为寻访清代经学家吴派经学奠基人惠定宇(1697-1758年)之墓地,他两次入光福,不得,又通过求访苏州惠氏后代惠溶(字豳士),从其家藏谱牒、传本中考核惠氏三世(祖周惕、父士奇及定宇)相传经学。

其实开先者还有曾祖惠朴庵。然后再开舟在光福倪家巷找到惠氏墓地。

说来也契巧,我借读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吴郡西山访古记》一书,就是李根源赠惠溶(豳士)题签的本子,封面有“豳士兄存正根源戊辰(1928年)十月”的签字。          李根源先生的访古记述,都是有情有节。

当时在苏州西部诸山中保存明人墓葬颇多,大体上墓前都有石标、翁仲、石马、石羊、石狮、石虎。在木渎,访韩世忠墓,在神道碑西首尚存宋刻石六、明刻三、清刻四。

韩祠享堂中还有林则徐书楹联。在观看木渎堞楼建筑中,记叙明朝苏州人抗倭,歼日本兵数千于此的事迹。三月初一日,上穹窿山,适逢香期,上山烧香者二三千人,他打听到上真观设醮坛,每六十人一组,每坛收费二百四十元,日有四坛。

留下的这份记录,也可以作为后人研究佛门经济史的一份资料。在访问光福贤首教寺(古铜寺)时,除了记述唐、宋遗物外,还看到寺僧保存的本观镇山翰墨二卷,有寺图、佛像,更有明、清两代名士疏跋,又有近人翁同龢、洪钧等题跋,李氏在其卷末也题了观款,当然也是一件珍贵文物,不知此卷是否存世,值得“盘点”。

李根源写就这本《吴郡西山访古记》,当时就有人称道:“胸中掌故比吴郡诸宿尤为翔实”。

         李根源(1879-1964年)字印泉,又字养溪、雪生,云南腾冲人,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创办人(朱老总一生尊其为老师,直到亲自为他送终,也是师生情谊的一段佳话)。

1922年至1923年先后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和代总理。因反对曹锟贿选,愤而辞职,隐息于苏州。按理他生活在这座风景秀美、名胜古迹著称的城市,闲时出行,浏览山水,实亦平常事。

但是他却专注于访古,热衷于吴中文物的调查,宣传保护文物。他珍爱文物、尤其是对古代碑石的搜集,苦心寻找,兴味之浓,亦不亚于三原于右任先生。

1932年初,他从苏州赴洛阳,应邀出席国民党政府召开的国难会议时,明察到主政者并无抗日之决心,忿然离会。而后他在洛阳之近郊北邙参观正在发掘的唐代墓葬群,出土唐代墓志甚多,他以银洋二千购得唐志九十三石,租赁车皮一辆,运抵苏州后,在葑门住宅内建《曲石精庐藏九十三唐志室》,室额为章太炎先生所书。

他又将所得唐志编成《曲石唐志目》,从而发现其中若干墓志具有唐代重要史料。1937年,抗战爆发,日本侵略军逼近苏州,深恐唐志沦于敌手,连夜将唐志在宅前码头上船,运至小王山,沉入山麓关帝庙前小池中保存了这批历史文物。

解放初,李根源先生将苏州寓所所藏书画与金石文物(包括唐志)全部捐赠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该会派人将唐志从池中取出,运回苏城存放。

后来这批唐墓志中的王之涣墓志已调运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其他名石则调运南京博物院。          笔者曾受李根源先生孙女李成粹女士之托,在苏州踏访李根源先生故居。

葑门内十全街111号,弄堂口墙上有“李根源故居”的标志。但宅院前后都已改建,只保存着中部三开间硬山顶两层楼房一座,破旧不堪,有好几家住户。

去年秋天,应苏州大学之邀,参加已故历史系主任柴德赓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会议休息间,约南京大学卞孝萱、邓瑞教授等再次访李根源故居,见到在改建平房的庭园里,墙面上还砌有“且住轩”刻石,记载着李根源先生自“癸亥政变”(曹锟贿选)后,在苏州辟地建宅退隐时与他的老师赵樾村、孙光庭的往来。

还有“岁寒松柏庐”的石刻题额。记得十余年前,李成粹女士由美国回北京探亲,特地到苏州小王山祭祖茔,我曾陪同前往。

在山上走了一路,见部分刻石已损,但大部分保存尚可,山脚下李根源先生陈列室,显得比较冷落。但这几年,随着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物古迹的保护也有长足进步,苏州西郊小王山李根源先生的坟茔及故居都修葺一新,小王山摩崖石刻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都是可以告慰李根源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