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移居二首 陶渊明的真诚 才是田间最美的风景

2018-09-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这样的乱世,道德是不值钱的,人人只想着自身的利益.文人士大夫浮华奔竞,廉耻扫地是病态,却也是在那个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常态,官场的黑暗可借此想象一二.且不论那时士族门阀制度达到了顶峰,"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贵族阶级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寒门的有志之士想要有出头之日难于上青天.陶渊明移居二首 陶渊明的真诚 才是田间最美的风景即便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曾立下显赫军功,但毕竟不是望族,在他死后没有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庇佑后代,家道中落是很正常的.因此,少时有一番志向的陶

在这样的乱世,道德是不值钱的,人人只想着自身的利益。文人士大夫浮华奔竞,廉耻扫地是病态,却也是在那个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常态,官场的黑暗可借此想象一二。且不论那时士族门阀制度达到了顶峰,“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贵族阶级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寒门的有志之士想要有出头之日难于上青天。

陶渊明移居二首 陶渊明的真诚 才是田间最美的风景

即便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曾立下显赫军功,但毕竟不是望族,在他死后没有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庇佑后代,家道中落是很正常的。因此,少时有一番志向的陶渊明在那个时代根本没有机会去实现。

作为“古今隐逸之宗”,陶渊明却不是天生就是这么平淡。且看“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少年时代的陶渊明,即便没有什么特别高兴的事也会很开心。

陶渊明移居二首 陶渊明的真诚 才是田间最美的风景

那时心有理想,想像大鹏一样展翅高飞。出现这样的诗句并非偶然,试看:“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十六),这里的六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乐记》《周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儒家是要人出仕施展抱负的,可见陶渊明曾经有用世之心;再看:“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其八),年少时期的陶渊明,不仅学到了知识,亦具备非凡的胆识。

陶渊明移居二首 陶渊明的真诚 才是田间最美的风景

——这就是陶渊明的真诚,他从不掩饰自己的初心。

即便到晚年,他依然有“猛志固常在”之类的作品。他理想中的社会是这样的——“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桃花源诗》),但这样的理想只能是空想。现实却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他曾经纠结过很长的一段时间,从五次反复出仕、辞官中可见一斑。

在他出仕的岁月里,一共做了5次官。除了第一次做江州祭酒的时间不可考,且看一组简单的数据:(第二次)加入桓玄的幕僚,历时3年;(第三次)做刘裕的镇军参军,历时1年;(第四次)做建威参军,时长5个月;(第五次)做彭泽县令,时长不到3个月。

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做官在任的时间越来越短,也许是他的思想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第一次辞官是因为“不堪吏职”,官场的繁琐让陶渊明无所适从;第二次远离桓玄是因为母亲仙逝,此后桓玄叛乱,如若不是奔丧,陶渊明面临的不仅是失节的危险,更有性命之忧,“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也许在当时陶渊明就为自己的后半生画好了蓝图;第三次在刘裕手下做镇军参军,最终发现刘裕的手段不过是要巩固自己的权利;紧接着改成做建威参军,不久辞官是为远离政治漩涡;最后一次辞官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并且写下《归去来兮辞》彻底与官场决裂。

此后至死,陶渊明再也没有踏进官场一步。

反反复复出仕、归隐固然有他的犹豫,但是他的真诚是贯穿始终的。做官的陶渊明,是很真诚的:他的真诚在于,他从不避讳自己想要出去做官。虽然每次做官的时间都不算长,但也都是“师出有因”。29岁第一次去做江州祭酒,为的是奉养老母亲;最后一次做彭泽县令,为的是能够养活幼儿小女。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他可以很坦然地说出出去做官就是为了拿俸禄填饱肚子。中间三次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无奈即便换了掌权者,官场本质依旧,陶渊明只能失望离开。

他的真诚还在于,做官时在其位一定要谋其职。做刘裕的参军时,他曾经提出了很多建议:严明吏治、惩处贪污、清查户籍、改革税制、禁止豪强霸占山林、取消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的赋税和劳役等等。

刘裕听了只是点头,就是不采纳实行,他心中想的不是为苍生谋福利,而只想牢固自己手中的权利。太多太多次了,他的治世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此真诚的陶渊明,官场于他,无异于是一个沉重的枷锁。看透了这一点,陶渊明对官场再无留恋。

他的心中另有一番风景——“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异乡的风景早已看腻,如果不能像鸟儿、鱼儿那样自由,那么,他宁愿回到茅草屋。

即便不做官,陶渊明依然真诚。这是他的天性,“颖脱不群,任真自得”萧统在为其做传时就已经明白了这一点。他的真诚在于,如果要隐逸,并不一定要去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于是乎,陶渊明走进了田园,和农夫们共享田园风光。

只有亲自躬耕的人知道,田园生活并不总是非常诗意的,田园生活其实很苦:首先,万事开头难,当他扛起锄头时,首先要开荒——“开荒南野际”,长年出仕在外,家中虽有僮仆帮忙,但无主要劳动力,田地早已荒芜,《归去来兮辞》“田园将芜胡不归”也表明了这一点。

其次,在当时没有大机器的情况下,种田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表明作为一个读书人,陶渊明种田是非常吃力的——早出晚归,还是免不了豆苗没有杂草长得旺。

最后,以当时的生产力,种地养活一家老小显然是有难度的。“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收获之秋还没到来,夏天就已经在忍饥挨饿,到了冬天棉被也不暖和。

即便生活如此艰难,晚年受征聘时陶渊明还是拒绝了。陶渊明的真诚也在于敢于提出和主流不符的思想。在劳动过程中,陶渊明想明白了很多事。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想让人民安居乐业应该重视农业,可是当时的士大夫是看不起所有的劳动者的,包括农民。

所以,陶渊明写下了《劝农》诗:“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智巧既萌,资待靡因。谁其赡之,实赖哲人。”从上古以来,农耕自足一直是很朴素的传统,并没有什么不合理之处。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董乐琴书,田园不履。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敛衽,敬赞德美。”孔子瞧不起向他讨教农事的樊须,董仲舒一生都没有踏入过田间,但那是圣人的作为,如果不能超脱世俗外,那么还是应该对于农耕有恭敬之心的。

陶渊明的真诚还在于对“善意的提醒”会委婉拒绝。邻居田父深感陶渊明种田太可惜,说“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人人都在污泥中,先生怎么就不能和他们一样呢?对此,陶渊明回答说:“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您说得有道理,但是我的心意已决,不说这些了,先痛快喝酒吧。刘宋元嘉三年遇到一场天灾,陶渊明病卧床榻,挨饿多日。

江州刺史檀道济带着酒肉前去探望。“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此情此景,檀道济忍不住劝他说:“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陶渊明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要知道,出去做官的话,不论官位大小,总会比平头百姓生活得好一些,但是陶渊明还是拒绝了。新的刘宋王朝虽然看似稳定了,但官场依然凶险。檀道济最终因为战功显赫被新主忌惮而处死,他以为的“文明之世”最终将他反噬。

不过,檀道济遭受横祸是在陶渊明死后的事了,陶渊明是断然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只是,陶渊明明白,在乱世无论怎样都不会有很好的结局,那么他宁愿选择在田间孤老。说他任性也好,纠结也罢,他只是想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当他的思想终于成熟以后,便一往无前地奔向田园,在田园里,他爱酒爱菊又爱闲,无比的真诚——“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头号粉丝苏东坡如是说。唐宋以后,特别是到了苏东坡,文人们逐渐发现了陶渊明这个“宝藏诗人”。后来又很多人像苏东坡那样“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模仿出了很多《和陶诗》,只是,陶渊明写诗的时候很纯粹,就像弹奏无弦琴一样,只是为了自娱。

他们没有陶渊明的那份真诚,因此多写不出像陶诗的那种韵味。真诚如陶渊明,断然没有想到自己身后会这么火。我想,如果今天陶渊明还有他的意义,那么也许可以是:如果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就努力一把,不让这个世界改变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