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简述 三家分晋之前晋国有多强大?

2018-1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所谓[晋国]其实是一个需要拆分成不同维度来看的政治体,因为这个政治体并不是一个处于稳定态下的政治体,而是一个在[周制]与[汉制]间过渡的政治体.换言之,我们可以把[西周]政权视为一个可以被衡量综合国力强大与否的政治体,我们也可以把[秦汉]政权视为一个可以被衡量综合国力强大与否的政治体,因为它们的政治结构是上.中.下层可通联的,不分层的,是一个可以被凝合的整体.三家分晋简述 三家分晋之前晋国有多强大?但[春秋晋国]就不是如此了,它在卿权强盛之时其实很像门阀强盛之[东晋],是[变态]的,是[非常态]

所谓【晋国】其实是一个需要拆分成不同维度来看的政治体,因为这个政治体并不是一个处于稳定态下的政治体,而是一个在【周制】与【汉制】间过渡的政治体。换言之,我们可以把【西周】政权视为一个可以被衡量综合国力强大与否的政治体,我们也可以把【秦汉】政权视为一个可以被衡量综合国力强大与否的政治体,因为它们的政治结构是上、中、下层可通联的,不分层的,是一个可以被凝合的整体。

三家分晋简述 三家分晋之前晋国有多强大?

但【春秋晋国】就不是如此了,它在卿权强盛之时其实很像门阀强盛之【东晋】,是【变态】的,是【非常态】的,是从一个稳态走向另一稳态时期下的产物:如果说东晋处于从汉到唐的过渡期前期,那么春秋晋国也正处于从周到汉的过渡前期,套用阎步克先生的【波峰波谷】模型,这俩【晋】都处于中央权势的下行波段。

三家分晋简述 三家分晋之前晋国有多强大?

那么,对于三家分晋前的【晋国】乃至整个【晋国】我们要怎么看呢?分成三个层次:

从晋国君的角度看,晋君的君权实际上在晋献公以来发生了一个先升后降并且不断反复的总趋势,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晋国军政制度依旧是从【周制】改良而来的,基本逻辑不过是:彻底削除【近亲】大夫的权势、逐渐抬高【远亲】大夫甚至【外姓】大夫的权势,骨子里其实还是分封制模式下的层层代理。

三家分晋简述 三家分晋之前晋国有多强大?

只不过,【远亲】早已分宗别氏、【外姓】本就不在宗谱,【君位继承权】与【远亲】【外姓】毫无关系,两者都无法依托【近亲公族】所拥有的【君位继承权】而在短时间内团成一股抱有拥立目的的政治集团,不足以在春秋前期形成足以抗衡君权的力量,这是晋国在春秋前期君权上升的原因。

但,君主难免幼弱,这就为刚好出现的【势卿】提供了提升卿权的机会,“炎阳”赵盾时代便是卿权的第一次扩张与“跋扈”,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赵盾推出的【拟制公族】政策,这一政策使得诸卿嫡子(未来的族长)获得了【公族】的身份,诸卿其他儿子也获得了【余子】【公行】的地位,这就使得诸卿族在赵盾以后,成为【准公族】,政治地位是得到保障的。

其后,虽然经历了晋景公时期的【下宫之难】,对赵氏嫡系进行了摧毁(赵同、赵括被除)与改易(赵武得存),终止了赵系执政的时代(可以看做是晋君对晋灵公被弑的一次反扑),但也开启了栾郤执政的时代。日后晋厉公在削除栾郤的过程中被同归于尽,上台的晋悼公便不得不采取更为妥协的政策,通过容许既有卿权格局,来获得复霸地位。

可见,晋国的君权在灵成景厉悼时期的强弱摇摆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两次弑君与三次灭卿,直到晋悼公时期实现最终的妥协,而后便再也见不到强势的晋君,可以说,晋悼公以后,晋国的君权是彻底弱势了,以至于我们都不需要了解悼公以后的晋君作为,直接了解执政中军将的作为便可。

晋国是一个军政合一的政治体,掌握了军职便掌握了政权,再加上晋国依旧实行的分封制。晋卿很容易通过如此体制逐渐实现【鸠占鹊巢】式地坐大,起初的晋君还能通过频频【蒐礼】改动编制,来实现君权对于军权的控制。春秋晋国一共进行了九次【蒐礼】(文公2次、襄公2次、灵公1次、景公1次、厉公1次、悼公2次),算上晋献公的军制改革,一共就有10次有记录的重大军制改革。

我们可以看到,10次军改全数发生在强势晋君(襄公有点借文公余威的感觉)任期之内。悼公之后则再也没有发生。

到了春秋晋国中期,晋君先后遭到了赵盾、栾书两大权卿的弑君冲击,必须用上诛除势卿这种激烈手段来维持君权,比如【下宫之难】、【诛除三郤】、【栾氏灭族】。可以说,从赵盾专政到悼公复霸之间,晋国处于卿权与君权的你争我夺过程中。

春秋晋国的后期,则是卿权完胜君权,并且撂下晋君,互相兼并,晋卿之间的斗争甚至还会与整个黄河下游诸夏产生联动,形成晋卿与诸国之间的纵横捭阖。晋卿在此时已然可以视为一个个半独立的政治体,甚至可以抵得上一个中等春秋国家的规模。

晋国自晋文公以来,凡是在外战争霸上取得重大胜利成果的,都是晋君能够有效联结驾驭晋卿、或者晋卿之间能够相互配合所致,君卿一心实现胜利主要体现在悼公以前的春秋晋国中前期,晋卿互相配合实现胜利主要体现在悼公以后的春秋晋国后期以及战国初期的三晋联合时期。

一旦晋国处于君卿不睦或卿族内讧之时,则原本占据优势的版图、人口、军备,都会因为统治阶层的“人心不齐”而瞬间跌落,为楚、吴、越的争霸创造良机。晋国的这一特质完全符合克莱因的综合国力公式:PP=(C E M)×(S W)

综上,具体到三家分晋以前的晋国,我们只能总结出这样的一个分成三个层面的“强弱论”:

下面是寒鲲关于春秋晋国的一篇老回答,与本题相关,放在这里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