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纵横家 联盟与拆台:纵横家崛起与先秦的国际战略走势

2019-11-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兵家的孙膑.庞涓和田忌在群雄逐鹿舞台上精彩亮相,接下来就轮到纵横家们粉墨登场.其中的代表就是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的张仪.公孙衍和陈轸等人.其实,远交近攻的外交思路在春秋时代已多次上演.但在齐魏争霸后,随着地缘格局和各国国力的变法,这种外交家代表的学派受到了更大的重视.最早的纵横家 联盟与拆台:纵横家崛起与先秦的国际战略走势1 纵横家的登场纵横家最初就是为了外交和礼仪接待而设立的纵横家最早出自周代的"行人"这一官职,主要负责外交和接待宾客.这就需要行人具有必要的礼仪和人文地理知识,以便更

当兵家的孙膑、庞涓和田忌在群雄逐鹿舞台上精彩亮相,接下来就轮到纵横家们粉墨登场。其中的代表就是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的张仪、公孙衍和陈轸等人。其实,远交近攻的外交思路在春秋时代已多次上演。但在齐魏争霸后,随着地缘格局和各国国力的变法,这种外交家代表的学派受到了更大的重视。

最早的纵横家 联盟与拆台:纵横家崛起与先秦的国际战略走势

1 纵横家的登场

纵横家最初就是为了外交和礼仪接待而设立的

纵横家最早出自周代的“行人”这一官职,主要负责外交和接待宾客。这就需要行人具有必要的礼仪和人文地理知识,以便更好地履行职责。

最早的纵横家 联盟与拆台:纵横家崛起与先秦的国际战略走势

在出身方面,《战国策》中以魏国和周国的纵横策士数量最多。这是因为魏国本身就用轻视周礼,重视人才的实际才华。所以较早地限制了王公子弟的无功受禄,对各种布衣将相比较友好。而周国的洛阳城,要接受天下诸侯的述职觐见,诸侯们会从各地带来自己封地的情况报告。

最早的纵横家 联盟与拆台:纵横家崛起与先秦的国际战略走势

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也让这里成为商旅趋之若鹜的贸易中心。加上有神圣的九鼎作为王城的护身符,让所有强国都不敢轻易吞并这片土地。南来北往的人流不仅让周人变得乐于经商、视野开阔,而且让洛阳成为了天下的情报集散地。这就是苏秦、张仪和公孙衍等人的出生在周国和魏国的背景。得天独厚的优势,很容易让他们成为具备各方面知识的人才。

洛阳作为天下要冲 出产了很多纵横家

在身份认同上,魏国向来对于士人来去自由的宽容态度,让纵横策士们大胆选择自己愿意效忠的势力服务。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出生地并没有绝对的依附观念。在他们的心中,诸夏世界远比自己的母国重要,而个人的成就又比诸夏世界重要。

因此可以算是一群锋芒毕露、功利心重且极端自我的人。这就是他们为什么敢于同时在多国任职,而且被君王派到他国为相的原因。因为出国任官,既是作为人质,也可以打入敌国朝堂。从敌营内部获得情报,并影响敌国的内政决策。这比在战场上的厮杀更为重要。

至于知识背景,由于三晋民风尚武好战和魏国的军国化改革,所以对于士人的军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魏国的很多名士不仅仅是嘴炮高手,而且还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卫鞅、张仪、吴起和公孙衍都是如此。

吴起如果不是军事才能出众 也可能成为纵横家

在政治主张上,纵横家们虽然知兵但反而不主张滥用武力,只将其作为最后手段。这是因为随着各国动员能力和军队规模的提升,诸侯们可以征调数目巨大的粮草和兵力,并用更高的运输效率支持长途奔袭和跨过远征。战争时间从春秋时代的几天,延长至后来的数个月。

对于进攻者和防御者而言,长时间的战斗无疑都意味着巨大的损耗。特别是防守方的国土和田野,会受到敌军更加残酷的破坏。所以在开战之前都需要更加谨慎,小心布局。一旦启动战争机器,战争就会按照自己的逻辑运作,把所有人都卷入深渊。

地缘上,各大国之间都没有缓冲区。在剩下不多的中等诸侯国里,宋国和中山国都有不俗的防御能力,能抵御周边强权的侵扰。也就是说各大势力需要直面彼此,少有回旋的余地。在这样的环境下开战,不得不慎之又慎。否则很可能让国家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诸侯们清晰地看到,魏惠王盲目发动大规模战争不仅没有达到压制对手的目的,反而导致了自身的衰败。

战争烈度的加强 让所有人对开战抱以谨慎态度

2 七国的地理格局

七雄之中 以韩魏两国的地缘情况最为糟糕

位于天下之中的魏国,因为与秦韩赵楚四面接壤,所以很容易陷入多面作战的不利态势。和三晋率先开始变法一样,魏国开始谋划用外交攻势破局。后来被列国运用的纵横之术也就此诞生。但在操纵和执行上,连横的秦国比玩合纵的六国具有更大的优势与主动性。

连横的意思是秦国沿着东西方向开展外交攻势,联合东方的诸侯讨伐其他国家。而合纵的意思是面对秦国向东的俯冲,各国结成南北走向的防线限制秦人的东出。这样的谋略其实也和天下的地理格局有关系。从各国的自然地理,人文传统和政治诉求的角度看,连横比合纵有天然的优势。

地缘形式让秦国的连横优势远大于合纵

秦人的连横之策,是从西向东进发。沿着西周统治天下的中枢,东出崤山-函谷关,直面秦国的是韩国和周国。相比于关东诸侯,秦国的核心地带关中有四座关塞防御,四周都是险峻山地。只要控制住几座主要关口,就是进可攻,退可守。

因为国土孤悬于诸夏西陲,秦国强大时可以自成一极,衰败时可以偏安于西部以自保。这给了秦国以更加充足的回旋余地。这样的地理优势,其实为秦国的多次变法运动提供了保护。在对外政策上,秦人进退道路明确,而且战略目标比较清晰。所以外交策略显得更加灵活。从第二级地理阶梯向下前进,有着俯冲的态势。

横在秦人东出的道路上的,首先是渭河平原西北方的运城盆地。这些先后属于晋国和魏国,位于黄河大拐弯的东边,所魏国被称之为河东地区。黄河西岸的土地被称之为河西地区。渭河平原和运城盆地,仅仅有黄河和少量山地相隔,彼此近在咫尺。黄河以西秦国的动静,魏国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打听到,反之亦然。除此之外,魏国的上郡连接北方的戎狄,是与义渠国进行交通的通道。也可以从北方包抄秦国。

春秋的晋国曾经长期深入河西压制秦国

秦人很清楚的意识到了西周崛起的这一地理优势。于是也为自己造势,秦献公借周朝太史之口宣布:周原来与秦国由合而分,分后五百年再合为一体,合后秦国将会有霸主崛起。

所以秦国东出的主要阻碍,就是打通连接关中到洛阳的崤函通道。在晋国和魏国最强大时,晋军一度越过黄河,将秦国领土压缩至洛水流域。但是从秦献公时代起,秦军开始奋力扭转这一不利态势。他发动发动石门之战和少梁之战,试图逐渐扳回局面。

函谷关既是秦国的门户 又是秦国的前进基地

相比之下,连横的天然劣势在于山东六国因为国力强弱,历史视野不同。再加上缺乏共同的经济利益,所以联合其实非常困难。

魏国的兴衰和河西的得失几乎是同步的。而位于中原地区的河内,则是魏国向东争霸中原的战略基地。但两片领土之间夹着韩国,只有狭窄通道相连,彼此驰援非常不利。随着魏齐争霸的失败,魏国在河西和上郡的领土逐渐被秦人掠夺,所以魏国的核心地带反而变成了以大梁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正如张仪所言,魏国的大梁到韩国的新郑和楚国的陈县都是一马平川,敌人急行军就可以赶到。

魏国的河外与河内地区

控制河西地区后,韩国的杠铃形领土也暴露在了秦国兵锋之下。韩国土地贫瘠险恶,农作物产出有限,国库中的存粮难以支撑两年。一旦一年欠收,全国都要遭受饥荒。在国土形状上,韩国的领地大致分为山地地区的上党郡和与周王室接壤的三川郡。

两片国土也是难以互相驰援。而周天子近在咫尺,是不能轻易动兵征服的领土。这样的地缘限制了韩国的硬实力。所以韩国的可战之兵远远少于魏国。到了战国中后期,秦国几乎每隔几年就能从韩国掠夺土地。

总体上看,韩国和魏国的国土相互嵌套,犬牙交错。而且两国都曾对郑国、宋国、卫国等中原小国扩张领土,也获得了他们四战之地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战国时代的中心之国。如果自身国力不强,他们就只能选择依附于四周的大强国。相比之下,魏国国力较强,尚且有自主选择战争与结盟的能力,而韩国就只有永久性地依附于秦国、魏国或者楚国。韩魏的男丁大都是与秦国作战的士卒的后裔,对于秦人带来的杀戮都很得咬牙切齿。

相对安逸的燕国 总是容易慢人半拍

在北方的周边国家中,燕国因为地理位置偏僻,南下中原的道路被齐国和赵国长期封堵。再加上春秋初年险些被山戎灭国,所以只能专注于对草原之敌的防御和扩张。燕国地跨燕山南北,东临渤海湾,盛产鱼、盐、枣、栗、桑、蓟等特产,能从渤海湾煮盐。所以即使地理条件不利于农耕,但也号称“天府”。再加上长期没有大规模战事困扰,所以也有相当数量的粟米储备。

虽然燕国免于中原争霸的烽火涂炭而最为安逸。但是燕国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防御南方的齐国过于强大,所以和中原沟通的交通要道被齐国阻断。这让燕国长期成为文化和人才洼地,思想体系跟不上变革。在列国推行变法时还在坚守周礼,相比于时代慢了半拍。齐国和赵国的封堵,导致了燕国与二者的长期矛盾。特别是姜姓齐国的霸业,无疑让地位高贵但是实力薄弱的燕国君主心生不满。

齐国一直被燕国视为最大威胁

相比于远方的楚国和秦国,齐国和赵国才是长期以来的燕国之敌。燕国甚至成为了秦国的远方盟友,结成了联姻关系。这样的眼界,肯定会限制燕国全身心地参与到合纵中。慷慨悲歌的燕国,一旦积蓄起足够的实力,就会将怒火对着赵国和齐国发泄。

北方的赵国领土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占据着山西北部的太原盆地、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以及太行山要道,还有华北平原上的部分土地。两土分别以晋阳和邯郸为中心。虽然和燕国一样农业条件不好,但是在黄土高原上有太行山和吕梁山保护,地理形势易守难攻。只是北方的娄烦和林胡的威胁不时存在。

赵国与中山国也是一对生死冤家

但位于赵国心腹位置的中山国,已经建立了中原诸侯的体制,而且有不错的军事征战能力。晋国和魏国的屡次讨伐都没有让他们灭亡,是齐国和魏国制衡赵国的棋子。相比之下,赵国处于齐-秦国-韩国-国等势力的包围之中。在击败各色戎狄之前,也是一个“中央之国”,地缘局势比较紧张。

虽然赵国位于曾经的白狄和赤狄故土,但是在军事改革前,这一军事潜力难以被彻底释放。所以赵国在赵雍手下韬光养晦了相当长的时间。他们的主要地缘诉求,前期是摆脱魏国的控制,后期是防御秦国和中山国的入侵。相比之下秦国并不是最主要的对手。

作为胡化赵国的反面,方圆500里的诸夏化白狄--中山国。他们面对东方,背对太行山区,控制了太行山进入平原的要道。在地区争霸中也是大有作用。

齐国是边缘大国中地缘形式最差的一个

相比之下,此时最有潜力和余地与秦国争雄的,主要是东方和南方的两个边缘大国:齐国和楚国。

齐国的地缘诉求是在坐保本土的基础上,向北防御垂垂老矣的燕国,向南与楚国争夺淮泗流域的十二个小诸侯。随着魏国东迁,魏国会和齐国争夺卫国和宋国的领土。但对于秦国和燕国一样,齐国没有直接的厉害关系。在田氏代齐之后,齐国也不再是周王室在东方的藩臣,成为一个颠覆传统分封秩序的大国。他们开始谋求恢复齐桓公时代的霸业。

田氏代齐后已经成为了周朝体系的解构者

南方的楚国凭借着吴起变法后的短暂雄起,成为了山东六国能左右天下局势的强大力量。在魏武侯时代,楚军曾在吴起的带领下于公元前383年越过黄河北伐,切断了魏国河东和河内两块的联系,险些腰斩了强盛期的魏国。

经过楚肃王时代的缓冲后,楚国再度成为了一流大国。凭借着广大的国土和春秋以来的历史眼光,楚国和秦国一样是有志取代周王室的强大诸侯。此时楚国的主要敌人除了齐国,就是威胁南阳盆地的韩国,还有淮泗流域的魏国。这算是晋楚争霸与齐楚争霸的延续。楚国和秦国此时是松散的同盟关系。对于北方的赵国,楚国一直是它对抗魏国的同盟者。在吴起北伐魏国时,赵国还曾南下出兵响应。桂陵之战时,楚国也是赵国的求救对象之一。

北上的楚军 险些提前将魏国的霸业击落

由此可见,合纵列国因为地理位置和历史眼光的差异,对于秦国的态度不尽相同。燕国和韩国因为实力较弱,是战略上的近视眼。齐国和楚国因为实力较强,属于典型的远视眼。而魏国因为首当其冲,而被迫表现得特别灵活。

此外,六国之间没有共同的经济利益作为连接彼此的纽带,所以合纵联盟很难以持久。因为彼此并非利益攸关,联合出兵抗秦在很多时候只是一句空话。

楚是战国前期地缘形式仅次于秦的大国

3 合纵的开始

秦国的步步紧逼 迫使魏国开始搞合纵

公元前341年,魏国在马陵之战惨败。同时遭到秦国、齐国、赵国和楚国的四面围攻。其中,秦国的攻略方向就是魏国的西部疆土,以求打通秦国东进的通道。魏惠王曾经亲自挂帅反击河西的秦军,但却被卫鞅击败。第二年,卫鞅以摆鸿门宴的形式,将魏国将领公子卬俘获,再次击败魏军。公元前338年,秦军进攻山西河津的岸门,魏国再次丧师失地。

为了扭转自马陵之战以来的不利局面,魏国相国惠施向建议带着附属的小国君主,换上臣子之服朝拜齐威侯。魏国在没有天然屏障用于防御的情况下,就只有想办法分散自己承受的火力。但南方的楚国非常重视自己称王的地位,认为自己是除了周天子之外唯一的王。所以魏国想用齐国和魏国互相称王的方式,表面上满足齐国的虚荣心和成就感,其实是想把齐魏绑在一起。进而借刀杀人,报复齐国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给魏国的打击。

受到魏国拉拢的齐威王

于是在公元前336--335年,魏国和齐国君主两次互相尊对方为王。这一行为刺激了已经称王的楚国,而且让齐国和魏国之间的赵国警觉起来。于是楚威王亲自带兵围攻齐国的徐州,在当地打败齐军。与此同时,北方的边缘国家赵国也与楚国联合起来,发兵攻击魏国的黄城。虽然这一番操作分担了魏国东线的压力,但是秦国在西线对魏国的攻势依旧没有减轻。

公元前333年,秦惠文王启用魏国的阴晋人公孙衍为大良造,谋划进一步打击魏国。魏惠王顺势将阴晋(陕西华阴以东)送给了秦国,表示讨好,秦国将之改名为宁秦。

先后为秦魏两国服务的公孙衍

这是山东六国向秦国割地求和的起点,也是苏洵《六国论》中的历史背景。但用象征着硬实力的土地,换取秦人的暂缓攻击,从长远看是助长了秦国的国力和气焰。只是因为当时的魏国还有足够的领土和财富供魏惠王挥霍。

公元前332年,秦人的口味被公孙衍吊大。他们攻陷了魏国上郡的雕阴(陕西甘泉县),俘虏了负责修建魏国长城的龙贾,杀死魏军8万人。这些人也是魏国在西线的最后后备队,一旦被消耗完,政权的根基就会随之动摇。

秦国的军事优势 压迫着魏国逐渐向东撤退

4 魏国的屈服

曾在楚国受过侮辱的张仪

与此同时,秦军开始攻击黄河大拐弯以南的魏国领地,汾阴和皮氏先后沦陷。在这一时期,出身魏国王族旁支的张仪在楚国和魏国等国漂泊后,选择入秦谋求发展。此前,张仪前往楚国令尹家中饮酒。但因为被怀疑偷窃,遭到一顿暴打。经过这件事情,张仪对楚人傲慢自大但情报不甚灵敏的本质,有了深刻认识。也为他日后报复楚国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329年,楚威王出兵伐魏国和齐国。张仪认为魏国领土没有天险可供防御,魏王将兵力均匀得部署在边境上,其实没有防御重点。就算魏国击败了楚国,秦国也可以趁着两败俱伤之际夺取领地。如果魏国战败,秦国也可以趁虚而入。但魏国的军功爵制度还是比较有韧性的,每次秦魏开战,秦军死伤也不在少数。所以张仪决定做个“顺水人情”。

秦人用征服的魏国遗民部队 增援魏国本部

在他的建议下,秦国从新征服的魏国皮氏征调了10000名魏人和百乘战车,发兵帮助魏国抗楚。虽然楚国一开始打得很顺利,但是在秦国征调的魏人的帮助下被击败。魏国也在战争中付出了极大代价。

作为回报,张仪趁机要求魏国割地作为回报,否则秦国会趁虚而入。魏惠王只好将上郡的15县献给秦国。这番操作让秦国不费本国的一兵一卒就获得了上郡土地,完全是净赚。这样一来,魏国无法从西北方包抄秦国。而秦国也斩断了魏国和义渠相互勾连的通道,并在河西地区也有了屏障。随后秦军再接再厉,攻陷了赵国的蔺、离石和魏国的蒲阳,从西北南三面包围了魏国领地。

依靠秦国的国力 张仪成为了诸夏外交舞台上的明星

为了防止楚国进一步做大,张仪让说客陈轸去游说楚国大司马昭阳弃了伐齐的念头。楚国的扩张就暂时被遏制住。也说明楚国此时对于秦国的威胁还没有直观感受。

此时秦国的目的不是打死魏国,而是将魏国由齐魏联盟拉到自己的这一边。所以在轮番取胜之后,秦国将曲沃、焦、皮氏等地还给魏国。其目的是收复魏国加入秦国这一边,让其他诸侯国效仿之,进而一步步地蚕食其他诸侯的领土。

秦国的连横战略的目的就是一路东进

公元前326年,秦公赢驷前往新获得的上郡戎狄之地,进行冬季腊祭。这一举动是招抚戎狄部落,意思是秦国已经放弃了之前的戎狄化政策。秦人将在戎狄面前以诸夏自居。另一方面是为进一步安定大后方,为进一步东征铺路。

到了次年,秦国邀请韩魏的国君前来觐见。秦公像魏惠王在徐州称王时那样,乘夏车-称夏王,意思是自己是诸夏之王。很多戎狄酋长也应邀前来咸阳朝拜秦王,意思是想重申穆公称霸西戎的霸业,在成为诸夏之王的同时兼任西戎霸主。秦国和韩魏两国的互相称王,标志着秦国东进天下的合纵迈出了第一步。

从赢驷开始 秦国君主以“夏王”自居

5 魏国的摇摆

魏惠王转而寻求同时与齐国和楚国联盟

在秦国发动合纵战略的同时,魏国也在寻求破局的思路。魏惠王作为曾经的霸主,不甘心就此失去霸权,而公孙衍也因为受到张仪的排挤回到了魏国,并在魏国成为了领军大将。

在外交上,魏国太子去齐国做人质,并让公子高去楚国做人质。依托两国作为自己的后盾,来应对秦国的压力。凭借着之前的齐魏联盟大破赵国。但是齐国和楚国都远离秦国,当魏国受到侵略时,他们几乎不会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三门峡的“峡”就是细长山谷的意思

因为看准了这一点,张仪指挥秦军再次伐魏,攻陷了魏国的陕地(河南陕县)。陕西的陕字,本身就是山地包围着一个人的意思,描述的是三门峡险要的地貌。此地位于黄河要冲三门峡附近,扼守着从关中平原到洛阳盆地的要道。秦国趁着魏国在东线作战的机会,又把领土往东推进了一步。

次年,为了巩固战胜的成果,也为了切断魏国的外援,张仪前往东方与齐楚两大国的大臣会盟。以图在外交上孤立魏国,破坏魏楚齐的联盟。因为齐国和楚国在战略上的选择余地更大,可以自由地决定战争。所以也乐意对日益衰败的魏国继续落井下石。

失去大国支持的魏惠王又转而建立五国联盟

在看到依托大国不可靠后,公孙衍以魏国牵头,于公元前323年发动了著名的“五国相王”。魏国邀请燕国、韩国、赵国,还有位于赵国腹心之地的中山国一起称王,结成一条东北-西南向的战略联盟。联盟的版图北边是赵国和燕国边境,背对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勉强获得了边缘国家的地位。

但是各国受到秦-齐国-楚三国的威胁程度各不相同。不大不小的中山国,向来是外敌制衡赵国的棋子。燕国的世仇不是秦国,反而是近在咫尺的齐国。真正受到秦国威胁的,还是首当其冲的韩魏。而且魏国动了属于齐国势力范围的中山国。很明显是希望用亲魏国的中山国威胁赵国,并使其摆脱齐国影响。

为了回应魏国的挖墙角,齐王首先从最薄弱环节发难。于是想强迫韩魏废除中山国的王号,否则就会武力讨伐。中山国自己左右逢源,用两头讨好的形式免过一劫。但这无疑破坏了联盟内部的信任。

实力最弱的中山国 被作为破局对象针对

看到联盟并非铁板一块,楚国想从联盟的发起人魏国入手进行破坏。此时出身楚王族的芈八子正是秦惠文王的宠姬之一,秦楚两国依旧是名义上的盟友。楚国打着帮助魏国公子魏高回国继承王位为由,出兵北伐。最后在襄陵打败魏军,并夺取了魏国的8个邑。

魏国在东方活动受阻后,秦军继续东进,于公元前322年占领了曲沃和平周。在秦国的威逼利诱下,张仪怂恿魏惠王驱逐丞相惠施,将他流放到宋国。张仪开始兼任两国丞相,代表秦惠文王近距离监督魏惠王,和秦军一起讨伐齐楚。而公孙衍则选择以退为进,暂时承认张仪的魏相地位,但实际上依旧执掌魏国的军权和民心导向。他决定借力打力,利用张仪联魏伐齐的谋略,扳回局势。

张仪建立的新联盟最终被人暗算而破

6 失败的第一次合纵

匡章的齐军一直对秦军动向是了如指掌

收服魏国后,张仪开始联合韩魏讨伐齐国。秦军的动向和兵力部署已经被韩魏秘密泄露给齐国,后勤补给线也都捏在魏国手中。这算是公孙衍对于张仪夺走自己地位的报复。

秦军行至齐宋边界处的桑丘,与匡章率领的齐军主力相遇。由于秦军是孤军深入,又必须顾及到后方,惟恐韩、魏二国在后图谋。所以秦军只是虚张声势威胁向齐出兵,实际上却犹疑不定不敢进攻。

看似强大的秦军实际上进退两难

匡章充分利用了秦军进退不能的矛盾心理,在开战前让双方使者多次互相来往。自己借机变更了部分齐军的旗帜标记,诈降到秦军之中,等待配合齐国的主攻部队破敌。期间朝廷大臣多次污蔑匡章要降秦,但齐威王拒不接纳。不久,匡章的战术大获成功,秦军被混进军营的齐军士兵和匡章的大部队内外夹攻,原本战意就不甚坚决的秦军一触即溃。

借着战胜的余威,秦国遣使向齐国赔罪。齐国顺势要求魏国驱逐亲秦国的相国张仪,并要求公孙衍和惠施上台。看到秦国退缩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公孙衍顺势用齐国的胜利,将燕赵韩魏楚组织起来,讨伐秦国。这就是第一次合纵攻秦,也是著名的“五国伐秦”。

公孙衍组织了关东国家对秦国的首次联合攻伐

公元前318年,公孙衍以楚怀王为合纵长,组织三晋和燕楚两国出兵攻秦。同时公孙衍还秘密邀请义渠国君来到魏国,与之商议东西加攻秦国的事宜。按照约定,等到秦人向义渠遣使求和时,说明关中兵力空虚,义渠就要出兵东征了。

但是真正受到秦国威胁的是三晋,燕国和楚国对于秦国的威胁没有直接的感知。更何况此时楚燕两国都和秦国有联姻关系,成了秦人外交联盟的对象。最后,向着函谷关前进的仅仅是三晋的人马,楚国和燕国将盟友们放了鸽子。

结果秦军从函谷关口杀出,两次击败了底气不足的三晋联军。随后,赵国因为不愿意向秦国低头而再次遭到秦军的直接攻击,在本土损失了8万军队。

实际出兵的三晋在函谷关附近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