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高适 《别董大》:论赠别诗 我只服高适

2019-04-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边塞茫茫一片,其中活跃着很多著名的"边塞诗人",大家或许会想起高适与岑参.其中的高适的影响力更为广泛,开封的禹王台五贤祠就是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的,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高适在唐代文坛的重要地位.下面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他.别董大高适 <别董大>:论赠别诗 我只服高适高适,字达夫.仲武,他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人称他为高常侍.他笔力雄健的诗歌可以说是洋溢着盛唐时期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边塞茫茫一片,其中活跃着很多著名的“边塞诗人”,大家或许会想起高适与岑参。其中的高适的影响力更为广泛,开封的禹王台五贤祠就是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的,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高适在唐代文坛的重要地位。下面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他。

别董大高适 《别董大》:论赠别诗 我只服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他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人称他为高常侍。他笔力雄健的诗歌可以说是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因此在那个时代里更多能代表盛唐的气象。

别董大高适 《别董大》:论赠别诗 我只服高适

事实上,出生于武则天为帝时期的高适的仕途并不是非常顺利平稳--在唐朝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三十五岁的高适应征赶赴长安,却不幸落第。一直到了唐朝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四十六岁的他终于得到贵人睢阳太守张九皋举荐,方才进入仕途。然后第二年,他第一次出塞,到了辽阔空远的边塞使得自己的境界得到了开拓。

别董大高适 《别董大》:论赠别诗 我只服高适

到了唐朝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这年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一年,胸怀家国之思的他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辅佐哥舒翰守卫潼关。也就是在哥舒翰帐下,高适开始了自己真正的军旅生涯--他曾多次到过边关,他两次出塞,去过辽阳,到过河西。

因此他对边塞生活有着较深的体验,内心的一份豪情也在这辽阔的地方进一步得到张扬。也是在哥舒翰的麾下,他的很多才能得到了开发,不仅是边塞诗写得更加炉火纯青,而且在军事才能上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在接下来的一年--也就是唐朝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他在安禄山的叛军攻陷潼关后,追随唐玄宗并且被升官为谏议大夫,而且受到玄宗的重用率兵去讨伐谋反的永王璘。并且在唐朝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受命参与讨伐安史叛军,并且曾经解救睢阳之围,从这些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他展现出了极大军事才能。

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巨大军事才能,应该一方面得益于他在边塞地区受到的熏染与陶冶。在边塞的广阔天地之中他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美,一种超越儿女柔情的力量。同时边塞地区的自然风物以及人情世故都给他深刻印象。从下面这首诗歌,我们或许能够从中体会到他的独特心境以及边塞的独特风光给他带来的豪迈: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代 高适 《别董大》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因为开元年间的边塞受到重视,所以盛唐时盛行胡乐,但是曲高和寡的是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下面的场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这里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这里也是作者送别友人董庭兰时的周围的环境,空远辽阔,茫茫一片。

紧接着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则进入直抒胸臆的抒情之中--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可以相知的知己友人,天下哪个人不知道你董庭兰啊!当然这里有一定的夸张,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这里在对友人的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这里作者用豪迈的语言激励作者不要惧怕前程的渺茫,要抖擞精神,振奋起来。

可见在边塞之中,作者能够摆脱那种文人墨客的儿女情长,不再是受到那些阴柔婉约的情结的约束与限制,而是能够保持男儿的一份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