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大刀王五 长篇评书大刀王五

2019-06-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于枢海:(1921--1988)原名于德祥,1944年拜师马轸华先生,按当时评书界的门规排辈是"枢"字辈,得艺名"于枢海",以马轸华亲传的<沽上英雄谱>在天津塘沽,一炮打响获得"小马轸华"的美誉.在19世纪40年代末,已成为枢字辈中的佼佼者,名满津门.评书大刀王五 长篇评书大刀王五于枢海先生常和蒋轸庭.陈士和以及其他成名大家一起探讨艺术,集百家之长为一身,使自身的书艺自成一派,独具风格,他的表演爆.脆.快.帅,声重字清,沉着稳健,注重

于枢海:(1921--1988)原名于德祥,1944年拜师马轸华先生,按当时评书界的门规排辈是"枢"字辈,得艺名“于枢海”,以马轸华亲传的《沽上英雄谱》在天津塘沽,一炮打响获得“小马轸华”的美誉。在19世纪40年代末,已成为枢字辈中的佼佼者,名满津门。

评书大刀王五 长篇评书大刀王五

于枢海先生常和蒋轸庭、陈士和以及其他成名大家一起探讨艺术,集百家之长为一身,使自身的书艺自成一派,独具风格,他的表演爆、脆、快、帅,声重字清,沉着稳健,注重表演,形神兼备,武术招式真实合理,表演流畅、收放自如,深受观众欢迎。

评书大刀王五 长篇评书大刀王五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曲艺团体,于枢海加入了红桥区曲艺团,是团里的主要演员,期间收徒:李鸣岐、贾鸣宵,后来又收徒郝鸣山、张鸣有,自成一派。

1953年,于枢海改说新书,先后改编并表演过《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新儿女英雄传》,期间去天穆村体验生活,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编写出抗日战争时期,战斗在天津周围的地下党组织的系列故事,全书共50万字,命名 --《战斗在天穆村》。

评书大刀王五 长篇评书大刀王五

1957年于枢海先生参加天津市第一届曲艺杂技汇演大会获得一等奖。

1961年,于枢海在广播电台录制了很多肃反小段,其中有《孤坟鬼影》《电侦盘上的蓝点》《国家机密》《无尖的钢笔》《103烟头》,以及解放天津的片段《活捉陈常杰》。曲艺理论研究家倪中之先生在发言中提到:“于枢海改编的新书很多,小说、话剧甚至报告文学都是他创作的素材。”1964年,于枢海应邀参加了珠江电影制片拍摄的影片,《大浪淘沙》扮演一个日本商人。

1979年文化市场开放了,于枢海重新登台,在红桥区文化馆四百八十人的剧场座无虚席。《三侠五义》、《雍正剑侠图》、《小五义》是他这个时期演说的主要书目。同年年加入中国曲艺家协会。1982年,天津举办津门曲艺汇演,于枢海参加演出并获一等奖,之后在多次评书汇演中均获得一等奖。

在这一时期里于枢海搜集大量的资料,又创作出《大刀王五》,在天津广播电台高级编缉张庆常的协助下于一九八四年成功播出,反响极大,全国多家电台来信、来人邀请去录音。

倪中之先生盛赞《大刀王五》堪与高尔基的《夜店》媲美,这部书充分展示了清朝末年中国各阶层的真实面貌,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录制《大刀王五》时于枢海先生已身患绝症,这他是唯一保留完整的录音,各家电台的邀请都未能如愿。

于枢海在病床整理改编《清宫十三朝》、《李自成》、《方腊传》,归纳《剑侠图》、《三侠五义》手稿,并有《雍正剑侠图》片段“五鞭会蟠龙”录音传世。于枢海先生于1988年2月6日上午9点因病去世,享年68岁。张庆长老先生谈起此事感慨万千:“空前绝后,天津评书界短打书独占鳌头!论书艺,论艺德,哎……多少人痛悼斯人难再得,书坛上最伤此匠不复登!”